打通公路物流“腸梗阻”,讓流通更順暢
作者:柯銳
近期,受疫情影響,部分貨車司機在運輸過程中受阻被滯留在高速公路的新聞不時在各類媒體(ti) 出現,許多疫情地區的物流存在諸多瓶頸問題。特別是,受上海防控措施影響,一段時間以來上海物流業(ye) 務基本處於(yu) 停擺狀態,對各地物流帶來較大影響。
物流受阻的程度有多高呢?據媒體(ti) 報道,全國物流數據顯示,本輪疫情中心城市的貨運量不足疫情前的兩(liang) 成。另據不完全統計,前段時間全國先後有13個(ge) 省份因疫情防控關(guan) 閉了數十個(ge) 城市的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一些正常開放的高速公路口,則對貨車司機設置了重重限製。物流運力在受到抑製的情況下,再遇關(guan) 停嚴(yan) 控,陷入兩(liang) 難境地。
眼下,貨運物流的梗阻問題,已經傳(chuan) 導到了消費端,由此,物流受阻的煩惱已經直接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表麵看來,物流受阻是疫情下一些地方出於(yu) “謹慎”而關(guan) 閉公路道口等,背後卻可能有地方保護主義(yi) 、條塊分割等更深層次的問題。當前,在我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大背景下,物流受阻暴露出的這些問題,亟待引起重視。
公路交通,是貨運物流的主通道,承擔著全社會(hui) 70%以上的貨運量和客運量。然而,疫情之下,交通運輸“腸梗阻”在公路表現突出。一些防疫檢查站執行的政策不統一,甚至層層加碼,部分地方還簡單以貨車車籍地作為(wei) 限製通行的依據,對於(yu) 車籍地為(wei) 中高風險地區的貨車司機一律勸返,導致一些貨車通行受堵。可見,物流不暢通的根本原因在於(yu) ,各地在防控政策上層層加碼,各自封閉。此外,各地各自為(wei) 政,甚至演變為(wei) 地方保護之一,公路防疫檢查站成為(wei) 一些地方的“壁壘”。
4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上,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坦言,由於(yu) 各地疫情防控影響到交通通行,出現了車輛滯留、物流不暢等問題。其中,“層層加碼”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地區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貨車采取一律勸返“一刀切”的管控措施。另外,是一些地方擅自關(guan) 閉高速公路的收費站和服務區。
公路物流“腸梗阻”,影響的不僅(jin) 僅(jin) 是貨運企業(ye) 和從(cong) 業(ye) 人員,還會(hui) 影響到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整個(ge) 鏈條,造成各方麵生產(chan) 、生活物資供應短缺中斷,進而波及到廣大消費者。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提出我國將從(cong) 基礎製度建設、市場設施建設等方麵打造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可以說,建設全國一體(ti) 化市場,使各種商品、服務和生產(chan) 要素實現順暢的流通、實現更優(you) 的組合,是應有之義(yi) 。
因此,打通公路物流“腸梗阻”、暢通貨運物流,也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中亟待解決(jue) 的現實課題。公路貨運物流的梗阻,問題不僅(jin) 僅(jin) 在公路,是到了解決(jue) 的時候了。(柯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