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鄉村裏的“籃球旋風”

發布時間:2022-04-25 10:2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南寧4月23日電 鄉(xiang) 村裏的“籃球旋風”

  新華社記者覃星星

  夜幕降臨(lin) ,燈光亮起。在廣西南寧市邕寧區新江鎮屯亮村屯周坡,年齡都超過50歲的村民周啟萬(wan) 、周啟環吃過晚飯後就到籃球場打球,運球變向、急停跳投等動作有模有樣。而幾個(ge) 小時前,他們(men) 還在地裏忙著農(nong) 活兒(er) 。

  “這原來是一片坑窪之地,雜草叢(cong) 生。”村民周建瑞指著球場說,以前孩子們(men) 放學回來沒地方玩耍,大人們(men) 也喜歡打籃球,所以大家都希望有個(ge) 籃球場。於(yu) 是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村民自發捐款8萬(wan) 多元,並投工投勞建設球場。許多群眾(zhong) 拿著鋤頭、鏟子一起平整土地。去年11月,嶄新的籃球場完工。

  新江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林益林介紹,當地群眾(zhong) 打籃球氛圍濃厚,以往逢年過節,籃球比賽都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往往一個(ge) 村就有好幾支籃球隊。這對公共空間的需求較大,而黨(dang) 委政府積極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問題。“我們(men) 在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中,把籃球場的建設進行統籌考慮,給予政策、資金等幫扶,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

  周建瑞在老家承包魚塘,還在城區開辦了汽車和摩托車修理店。盡管很忙,但他對籃球場的施工進度格外關(guan) 心,球場四周預留觀眾(zhong) 席就來自他的建議。“記得去年球場剛硬化完,裝上夜燈後,大家就迫不及待進場打球了。”他說,現在村民搶抓農(nong) 時,忙著在地裏除草、采收辣椒等,事情不少。但不管白天農(nong) 活多忙,很多人晚上都會(hui) 去球場打籃球。老老少少都喜歡這項運動,出出汗感覺身體(ti) 很舒服,晚上睡覺睡得香。

  在這裏,由於(yu) 各村都有籃球隊,疫情發生以前村與(yu) 村之間常進行鄉(xiang) 村籃球賽,實行主客場製,今天是別村主場,過幾天回本村再切磋。“我在場上打中鋒位置較多,以前就是村裏的MVP(最有價(jia) 值球員)。”周建瑞說,現在歲數增長,年輕人已經頂上來,成為(wei) 新一代的MVP。

  村民眼中新一代的MVP是24歲的周增寧。由於(yu) 技術比較全麵,又可以打滿全場,他是球場上必不可少的主角。他平時在城區工作,隻要聽說村裏有籃球賽,就把手頭工作處理一下,然後開車半小時回村打球。“隻要有籃球,就不會(hui) 覺得路途辛苦。”周增寧說,母親(qin) 曾是村裏女子籃球隊的一員,自己從(cong) 小受其影響,酷愛籃球。初中二年級時,周增寧就代表村裏去鎮上比賽,雖然對方都是成年人,但他一點都不“慫”,最後幫助球隊獲得亞(ya) 軍(jun) 。

  村幹部何麗(li) 英說,有了嶄新球場,村民們(men) 的“朋友圈”基本都是它,婦女們(men) 也時常去球場打籃球鍛煉身體(ti) 。“小朋友的狀態也不一樣了。以前喜歡在家看電視、玩手機,現在放學回家後,一邊喊媽媽趕緊煮飯,一邊抓緊寫(xie) 作業(ye) ,吃完飯後就想去球場玩。籃球讓學生不再沉迷網絡遊戲,保持運動熱情和拚搏精神,有助於(yu) 他們(men) 健康快樂(le) 成長。”

  隨著體(ti) 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xiang) 村刮起“籃球旋風”。如今僅(jin) 在屯亮村,就有4個(ge) 籃球場。越來越多村民愛上籃球並加入籃球隊,希望未來有機會(hui) 去打更多比賽,為(wei) 本村贏得冠軍(jun) 。

  記者從(cong) 邕寧區文化廣電體(ti) 育和旅遊局了解到,2021年邕寧區新建全民健身路徑29條,燈光籃球場17個(ge) ,新增體(ti) 育場地麵積12221平方米,較2020年同比增長6.23%,經常參加體(ti) 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45%。下一步,當地將繼續加大公共體(ti) 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公共體(ti) 育設施覆蓋率和使用率,助力全民健身。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