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嚴懲行業內鬼和職業團夥 最高檢發布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犯罪典型案例
4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關(guan) 聯犯罪典型案例,並通報加強司法辦案、依法打擊犯罪,開展能動履職、協同推進網絡治理的相關(guan) 成效。
從(cong) 案件類型看,有5起典型案例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另5起是與(yu) 之關(guan) 聯的網絡黑產(chan) 犯罪,較為(wei) 全麵反映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態。
“公民個(ge) 人信息已經成為(wei)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基本物料’,犯罪分子或通過非法獲取的公民個(ge) 人信息注冊(ce) 手機卡、銀行卡,作為(wei) 詐騙犯罪的基礎工具;或利用這些信息對詐騙對象‘畫像’實施精準詐騙。”最高檢第四檢察廳負責人說,下一步,檢察機關(guan) 將把懲治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作為(wei) 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重點工作,將行業(ye) “內(nei) 鬼”和職業(ye) 團夥(huo) 作為(wei) 重點從(cong) 嚴(yan) 懲治。
深挖虛擬幣等虛假交易詐騙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被告人魏某雙、羅某俊、謝某林、劉某飛等人在黃某海(在逃)等人的糾集下,集中境外,以投資區塊鏈、歐洲平均工業(ye) 指數為(wei) 幌子,搭建虛假的交易平台,冒充專(zhuan) 業(ye) 指導老師誘使被害人在平台上開設賬戶並充值,被害人所充值錢款流入該團夥(huo) 實際控製的對公賬戶。被告人又通過事先掌握的虛擬貨幣或者歐洲平均工業(ye) 指數走勢,誘使被害人反向操作,製造虧(kui) 損假象,在被害人向平台申請“出款”時以各種事由推諉,非法占有被害人錢款,謀取非法利益。
經查,該團夥(huo) 騙取河北、內(nei) 蒙古、江蘇等地700餘(yu) 名被害人,共計人民幣1.2億(yi) 餘(yu) 元。
【檢察履職過程】公安機關(guan) 立案偵(zhen) 查後,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檢察院介入案件偵(zhen) 查,將詐騙金額從(cong) 最初認定的人民幣1200萬(wan) 餘(yu) 元提升到1.2億(yi) 餘(yu) 元。
公安機關(guan) 以魏某雙等60人涉嫌詐騙罪移送起訴。檢察機關(guan) 向公安機關(guan) 發出《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建議書(shu) 》《補充移送起訴通知書(shu) 》,追捕追訴32名犯罪團夥(huo) 成員(另案處理)。檢察機關(guan) 以詐騙罪對魏某雙等60人依法提起公訴。數名被告人均被法院以詐騙罪判刑。
針對本案所反映的金融投資詐騙犯罪高發、公眾(zhong) 防範意識不強等問題,檢察機關(guan) 與(yu) 公安機關(guan)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召開聯席會(hui) 議並會(hui) 簽協作文件,構建了打擊治理虛假金融投資詐騙犯罪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共同普法、社會(hui) 治理等8項機製,提升發現、查處、打擊這類違法犯罪的質效。檢察機關(guan) 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依托各類媒體(ti) 平台加大防範宣傳(chuan) 力度。
【典型意義(yi) 】依法從(cong) 嚴(yan) 追捕追訴,全麵追查犯罪資金,嚴(yan) 厲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加強以案釋法,引導社會(hui) 公眾(zhong) 提升投資風險防範意識。
從(cong) 嚴(yan) 打擊以“飯圈”消費為(wei) 名詐騙未成年人
被告人張某(大學專(zhuan) 科在讀學生)、易某、劉某甲單獨或合謀,購買(mai) 使用明星真實名字作為(wei) 昵稱、明星本人照片作為(wei) 頭像的QQ號,通過該QQ號之前組織的多個(ge) “明星粉絲(si) QQ群”添加被害人為(wei) 好友,在群裏虛構明星身份,以給明星投票的名義(yi) 騙取被害人錢款。2020年6月,被害人劉某乙(女,13歲,初中生)被騙以投票為(wei) 名轉賬人民幣10099元,後又被以退票為(wei) 名被騙轉賬1萬(wan) 餘(yu) 元。經查,張某、易某、劉某甲等人騙取5名被害人錢款共9萬(wan) 餘(yu) 元。其中,4名被害人係未成年人。
應張某等人要求,戴某主動聯係黃某俊、範某田,利用自己的收款二維碼,幫助張某等人轉移上述犯罪資金並收取傭(yong) 金。其間,因戴某、黃某俊、範某田收款二維碼被封控不能再進賬,他們(men) 又相繼利用家人收款二維碼繼續協助轉賬。
【檢察履職過程】檢察機關(guan) 以詐騙罪對張某、易某、劉某甲提起公訴;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對戴某、黃某俊、範某田提起公訴。張某、易某、劉某甲被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刑;戴某、黃某俊、範某田被法院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刑。
案發後,檢察機關(guan) 主動聯係教育部門,走進被害人所在學校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學生自覺抵製不良“飯圈”文化影響,理性對待明星打賞,提高網上識騙防騙的意識和能力。
【典型意義(yi) 】 依法從(cong) 嚴(yan) 打擊以“飯圈”消費為(wei) 名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的詐騙犯罪。
對於(yu) 利用個(ge) 人銀行卡和收款碼,幫助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轉移贓款的行為(wei) ,加強全鏈條打擊,可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論處。
擊破組建網遊情侶(lv) 騙局
被告人劉某峰,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招聘楊某明等36人從(cong) 事遊戲推廣工作,並指使楊某明等員工冒充年輕女性,在熱門網絡遊戲中發送“尋求男性遊戲玩家組建遊戲情侶(lv) ”的消息與(yu) 被害人取得聯係。
隨後他們(men) 向被害人發送鏈接,引誘被害人下載所推廣網絡遊戲。在遊戲中,被告人與(yu) 被害人組建遊戲情侶(lv) ,假意與(yu) 被害人發展戀愛關(guan) 係,通過發送虛假機票訂單截圖、共享位置截圖等方式騙取被害人的信任,誘騙被害人向遊戲賬號以明顯超過正常使用範圍的數額充值。部分被告人還以給付見麵誠意金、報銷飛機票等理由,短時間多次向被害人索要錢款,誘使被害人以向遊戲賬號充值的方式支付錢款。經查,劉某峰等人騙取209名被害人共189萬(wan) 餘(yu) 元。
【檢察履職過程】 檢察機關(guan) 以詐騙罪對劉某峰等37人提起公訴。劉某峰等37人分別被法院以詐騙罪判刑。
檢察機關(guan) 結合本案製作反詐宣傳(chuan) 視頻進行宣傳(chuan) ,警示遊戲玩家警惕“遊戲托”詐騙。深入遊戲研發企業(ye) 座談,提示法律風險,督促企業(ye) 規範產(chan) 品推廣,審慎審查合作方的推廣模式,加強風險管控。
【典型意義(yi) 】以遊戲充值方式騙取資金,在“遊戲托”詐騙中較為(wei) 常見,要準確認定其詐騙本質,依法從(cong) 嚴(yan) 懲治。廣大遊戲玩家應強化安全防範意識,提高自我防範能力。結合司法辦案,檢察機關(guan) 協同有關(guan) 部門要進一步規範網絡遊戲行業(ye) ,推動合規建設,促進網絡遊戲行業(ye) 規範健康發展。(記者張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