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更多外匯紓困政策投向小微

發布時間:2022-04-25 10:35: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其中有6項涉及外匯金融服務的措施,以進一步加大對外貿外資領域的支持力度。

  為(wei) 更好服務外貿企業(ye) ,《通知》將優(you) 質企業(ye) 便利化政策擴大到全國,以便將更多企業(ye) 尤其是中小外貿企業(ye) 納入便利化政策範圍,助力外匯結算“秒申請、分鍾辦”。同時,進一步拓寬結算渠道,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支付機構和銀行,憑交易電子信息為(wei) 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ye) 態主體(ti) 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促進中小外貿企業(ye) 擴大出口。

  “這條政策的一大亮點就是,突出對中小企業(ye) 的支持,明確將中小外貿企業(ye) 納入便利化政策的紅利範疇。另外,對於(yu) 以中小企業(ye) 為(wei) 主的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ye) 態業(ye) 務,適應小額、海量、電子化的交易特點,進一步豐(feng) 富結算渠道,降低結算成本,促進外貿出口發展。”外匯局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已有21家支付機構和12家合格銀行可憑交易電子信息為(wei) 貿易新業(ye) 態提供跨境結算。下一步,將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支付機構和銀行開展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ye) 態結算業(ye) 務。

  關(guan) 於(yu) 便利企業(ye) 開展跨境融資,《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開展外債(zhai) 便利化額度試點;支持非金融企業(ye) 的多筆外債(zhai) 共用一個(ge) 外債(zhai) 賬戶;支持企業(ye) 以線上方式辦理外債(zhai) 登記。同時,進一步便利具有貿易出口背景的國內(nei) 外匯貸款結匯和購匯償(chang) 還。“這些舉(ju) 措主要是為(wei) 了降低外貿企業(ye) 融資成本,便於(yu) 外貿企業(ye) 充分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支持外貿企業(ye) 從(cong) 海外獲取低成本的融資。”該負責人對記者說,“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也是首次被納入試點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知》的另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是完善企業(ye) 匯率風險管理服務。“近年來,隨著匯率雙向波動成為(wei) 常態,如果不能堅持匯率風險中性原則,短期內(nei) 可能會(hui) 有收益,但往往是一單盈餘(yu) ,但下一單可能匯兌(dui) 損失更大。”外匯局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解釋。

  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多次通過季度新聞發布會(hui) 強調企業(ye) 要堅持匯率風險中性,做好匯率風險管理。在這方麵,一些大型企業(ye) 已經建立起完整的匯率避險流程,而中小微企業(ye) 由於(yu) 缺乏專(zhuan) 業(ye) 的金融人才,對匯率風險或認識不足,或不了解、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匯率避險工具,主動匯率避險意識或意願不高。

  “這就對銀行等機構在服務市場主體(ti) 方麵提出了更高要求。”外匯局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通知》提到要強化銀政企合作,就是通過銀行、政府、企業(ye) 合作的方式,進一步降低企業(ye) 參與(yu) 衍生品交易的成本。

  數據顯示,2021年7月至12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已減半收取中小微企業(ye) 外匯衍生品交易相關(guan) 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惠及50家金融機構服務的1.3萬(wan) 餘(yu) 家中小微企業(ye) ,減免手續費260多萬(wan) 元人民幣,對應1.07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外匯衍生品規模。據測算,2022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業(ye) 外匯衍生品交易相關(guan) 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預計超過1100萬(wan) 元人民幣。此舉(ju) 將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支持中小微企業(ye) 更好參與(yu) 匯率風險管理服務。

  除了直接的匯率避險工具外,出口信用保險有望發揮更大的增信保障作用。《通知》提出,要引導保險機構做好對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早在2021年5月,外匯局就會(hui) 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利用外匯局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合作推出“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平台以總對總方式接入信用保險保單等信息,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銀企間投保及質押物單證有效核驗、銀行間貿易融資信息實時互通機製,實現政、保、銀、企數據互聯互通,提升企業(ye) 融資信用,增強銀行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能力,降低融資業(ye) 務風險,有效增加融資供給,進一步發揮信保的融資促進作用。目前,該場景正在江蘇、山東(dong) 、廣東(dong) 等12個(ge) 地區開展試點。外匯局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表示,後續將持續擴大與(yu) 信保的合作範圍,拓展中小企業(ye) 綜合保險、小微信保易等險種融資支持,增加企業(ye) 融資受眾(zhong) 範圍,為(wei) 緩解企業(ye) 融資難問題提供更多途徑。(姚 進)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