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統一大市場”理念完善民生保障

發布時間:2022-04-26 10:40: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作者:胡立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統一市場製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經濟循環關(guan) 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暢通流動等,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近期,我國經濟社會(hui) 運行中的一大任務,就是按照黨(dang) 中央的要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堅定信心,更加堅決(jue) 果斷,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ge) 環節。從(cong)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經驗看,建立全國統一的規則製度,對於(yu) 有效控製疫情擴散、盡快恢複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最初疫情發生後,我國在較短時間內(nei) 做到了全國行程碼、健康碼和核酸檢測報告互認。這套互認的統一規則,對防止疫情擴散、維護基本生產(chan) 生活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應看到,現在仍然存在“不統一”的問題,比如各地往(返)人員居家健康監測條件與(yu) 時間規定不一致,還有一些地方甚至以疫情防控為(wei) 由設置區域壁壘、限製商品流動,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帶來了阻礙。因此,按照《意見》要求,不斷提高政策的統一性、規則的一致性、執行的協同性,才有助於(yu) 穩定市場預期,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疫情防控統一規則的建立與(yu) 運行,應尊重醫學規律,遵從(cong) 公共管理理論。首先,要從(cong) 製度建設著眼,強化公平競爭(zheng) 市場規則的建立。2019年,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提出,“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根本製度、基本製度、重要製度”。可以說,近日發布的《意見》是貫徹落實《決(jue) 定》的又一重大舉(ju) 措,而疫情防控、保障民生方麵的統一規則,便是“重要製度”的有機組成部分。

  其次,要打通堵點卡點,拓展更廣闊的流通空間。要破除阻礙國內(nei) 大循環的各種體(ti) 製機製障礙,堅決(jue) 破除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著力消除市場壁壘。各地不能在國家有關(guan) 部門規定的標準之外層層加碼,而是要保證人員有序充分流動;也不能自行設置物流檢測、處置“新規則”,而是要讓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nei) 暢通流動。

  最後,疫情防控考驗國家治理效能。《意見》提出的“有效市場,有為(wei) 政府”等工作原則,對於(yu) 建立和完善保障民生的製度體(ti) 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yi) 。疫情防控中的一些流程、環節,可以在政府公益性政策的主導下,最大限度地引入企業(ye) 等第三方機構,以充分調動多方資源。而企業(ye) 的介入,則意味著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對此,可以從(cong) 企業(ye) 的需求出發,按照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要求,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nei) 暢通流動,從(cong) 而有效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和完善。

  此外,還需強調的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項係統性工程,既不會(hui) 一蹴而就,也不會(hui) 齊頭並進。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men) 也要抓好其他民生保障工程。要堅持問題導向,抓好重點任務,朝著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方向協同發力,不斷暢通經濟循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