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合力建設個人養老保障體係 激活養老需求市場

發布時間:2022-04-26 10:3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我國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製度的建立及改革已有十多年曆史,目前逐步形成了“社會(hui) 統籌與(yu) 個(ge) 人賬戶相結合”的籌資模式,建立起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我國養(yang) 老保險麵臨(lin) 覆蓋麵窄、統籌層次低、隱性債(zhai) 務和個(ge) 人空賬等諸多嚴(yan) 峻挑戰。因此,針對當前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實踐中出現的難點痛點,推出有針對性的改革與(yu) 完善措施,是健全社會(hui) 保障亟待解決(jue) 的核心問題。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動個(ge) 人養(yang) 老金發展的意見》發布,這是中央關(guan) 於(yu) 個(ge) 人養(yang) 老保險的又一重要政策。作為(wei) 頂層設計,《意見》明確了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的總體(ti) 要求、發展方向、長遠目標和實施路徑,將有效整合養(yang) 老保障資源,統籌全局,推動協調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推進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險製度進程。

  大格局已定,後續政策如何盡快落地,精準實施?這首先有賴於(yu) 相關(guan) 政府職能部門的響應速度和配合效率,即能否形成高質量的管理合力。從(cong) 《意見》的宏觀指導來看,涉及包括稅收優(you) 惠、養(yang) 老產(chan) 品設計運營、資金投資管理等多個(ge) 方麵。比如單是一個(ge) 養(yang) 老稅收政策如何製定才能更快牽引市場的問題,就需要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銀保監會(hui) 等數個(ge) 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合作完成。此外,提高稅收優(you) 惠額度,激發社會(hui) 對養(yang) 老產(chan) 品更廣泛購買(mai) 力的同時,風險如何管控,又將直接考驗政策執行監管各部門在創新過程中的聯合風險應對能力。從(cong) 目前情況看,我國個(ge) 人養(yang) 老領域雖然嚐試過一些稅收優(you) 惠試點,但區域覆蓋有限,效果不達預期。最大的問題是後續稅收優(you) 惠跟不上,出現了政策真空。這種有始無終的改革值得深思。

  推動個(ge) 人養(yang) 老金發展,政策層麵搭台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還得看金融機構的操作能力。從(cong) 規定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資金賬戶投資範圍看,包括銀行理財、儲(chu) 蓄存款、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領域還是比較寬泛的。但不可忘記的是,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的特性決(jue) 定了對風險的排斥,有追求穩定收益的明顯偏好。從(cong) 長期趨勢看,我國養(yang) 老金市場的資金無論存量還是增量,都會(hui) 越來越大,投資競爭(zheng) 也會(hui) 更加激烈。如何通過國內(nei) 投資,甚至是全球資源配置,讓中國人的養(yang) 老錢實現長期穩定的保值增值,對金融投資機構來說,將是一個(ge) 很大的挑戰。

  麵對養(yang) 老資金投資的“藍海”,金融機構該如何把握?毋庸置疑的是,高超的投資能力和優(you) 良的投資收益將是競爭(zheng) 的硬核。但要做到這一點,保持與(yu) 時俱進的創新能力最為(wei) 重要,包括能持續深度關(guan) 注市場需求的能力,保持投資產(chan) 品鮮明特色和差異化的能力等。不同的金融行業(ye) 應更注重本行業(ye) 的投資長項,比如保險產(chan) 品應偏重長期保障,銀行理財應注重穩健配置,基金投資組合強調的是市場敏感度,而券商資管則應更具專(zhuan) 業(ye) 投顧特色等。如此才能滿足多元化的社會(hui) 養(yang) 老需求,最終激活養(yang) 老需求市場。

  麵對新一輪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政策,各職能部門和金融投資機構是否真的準備好了、勁兒(er) 往一處使呢?(江 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