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滬”日誌:涉疫垃圾閉環處置 守牢防疫“最後一公裏”
中新社上海4月25日電 (記者 李佳佳 張亨偉(wei) )在上海奉賢區垃圾焚燒廠,自3月實行封閉管理後,這裏的值班人員從(cong) 四班兩(liang) 倒調整為(wei) 三班兩(liang) 倒,處置團隊及協作單位100餘(yu) 人駐廠值守,24小時高效運轉,全天候作業(ye) 。
在負壓環境的卸料大廳,作業(ye) 人員身穿防護服、佩戴N95口罩,正在對垃圾收運車進行全麵消殺。而另一邊,在指定的卸料口坑底,運行人員早已墊好熟料,這些生活垃圾被傾(qing) 倒至固定區域,方便垃圾吊操作人員抓取,直接投爐焚燒。緊接著,垃圾收運車再次進行全麵消殺後離場,完整的閉環處置就是這樣形成的。
運行經理告訴記者,封閉管控區生活垃圾收運車按照“定人、定點、定車、定時、定線”抵達公司後,處置團隊會(hui) 實行“進廠消毒—卸料消毒—出廠消毒”的步驟進行作業(ye) ,確保封閉管控區垃圾全量即卸即燒。
針對封閉管控區生活垃圾的特點,在處置前,焚燒廠會(hui) 先確保爐膛溫度穩定達到850℃、煙氣停留時間2秒以上,保證垃圾充分烘幹燃燒。同時,提前控製料鬥保持低料位,減少生活垃圾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防止在垃圾坑內(nei) 造成擴散汙染。
奉賢區垃圾焚燒廠負責人介紹,“由於(yu) 封閉管控區生活垃圾的特殊性,我們(men) 會(hui) 提前加大輔料用量。比如在燃燒器試點的時候確認安環輔助設備正常使用,這樣能保證在處置過程中即便出現爐溫波動,也可提前介入調整,確保煙氣達標排放。”
今年3月疫情暴發至今,上海東(dong) 石塘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作為(wei) 上海城投上海環境所屬奉賢區垃圾焚燒廠已完成奉賢區共計1930餘(yu) 噸封閉管控區生活垃圾處置工作。
其實,在涉疫垃圾運往焚燒廠之前,早就有一群收運“大白”在為(wei) 清運涉疫垃圾而忙碌。
長寧區虹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了虹橋街道區域範圍內(nei) 7萬(wan) 餘(yu) 人的核酸篩查采樣任務。伴隨著每次的核酸篩查采樣,都會(hui) 產(chan) 生大量的社區醫廢,不當處置會(hui) 影響疫情防控。
作為(wei) 疫情防控保障中的重要一環,這裏的“大白”經實踐總結出了醫廢處理的全鏈條“三專(zhuan) ”,專(zhuan) 人定責、專(zhuan) 車收運、專(zhuan) 管消殺的虹橋模式,有效閉環管好社區醫廢。
而在虹口區一封控小區內(nei) ,天剛蒙蒙亮,當大多數人還處在睡夢中時,一位收運“大白”已經開始了涉疫垃圾清理行動。
一係列流程駕輕就熟。“大白”上門後,將陽性感染者的生活垃圾袋外麵再套上一個(ge) 黃色專(zhuan) 用醫廢垃圾袋,以後鵝頸式封紮,垃圾袋裏的垃圾不超過容積的3/4。封口後,用1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對垃圾袋表麵進行消殺,再由收運人員就近送入社區衛生中心或街道臨(lin) 時集中貯存點。
近期,上海陽性病例持續處於(yu) 高位,涉疫垃圾收運處置量也在不斷“爬升”。3月11日以來,上海的醫療廢物平均收運量已從(cong) 308噸/天,增長至1130噸/天。上海環境已累計處置醫療廢物26000餘(yu) 噸,全市近300輛醫廢收運車每天行駛裏程近6萬(wan) 公裏,相當於(yu) 繞著地球赤道跑了一圈半,守牢防疫“最後一公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