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服務鄉村振興持續發力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hui) 印發《關(guan) 於(yu) 2022年銀行業(ye) 保險業(ye) 服務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增強保險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功能作用。近年來,隨著保險業(ye) 風險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在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方麵持續發力。來自銀保監會(hui) 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業(ye) 總資產(chan) 25.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6%。2021年僅(jin) 農(nong) 業(ye) 保險就為(wei) 1.8億(yi) 戶次農(nong) 戶提供風險保障4.7萬(wan) 億(yi) 元。
化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風險
2021年,河南、浙江、新疆等省份先後遭遇洪水、台風、冰凍等自然災害影響。農(nong) 業(ye) 保險在防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風險、推動災後恢複生產(chan) 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中華保險集團總裁高興(xing) 華介紹,中華保險已開發報備農(nong) 業(ye) 保險產(chan) 品條款共計2751個(ge) ,覆蓋農(nong) 、林、牧、漁業(ye) 200餘(yu) 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品種。2021年,中華保險累計為(wei) 1885萬(wan) 戶農(nong) 戶提供了近4000億(yi) 元的農(nong) 業(ye) 風險保障,累計賠付91億(yi) 元。在應對重大災害方麵,全力支持新疆凍災、湖南病蟲害、“煙花”台風等災後恢複工作,全年農(nong) 險重大災害賠付14億(yi) 元。
《通知》提出,保險機構要提升農(nong) 業(ye) 保險保障水平,落實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chan) 省產(chan) 糧大縣全覆蓋,大力發展地方優(you) 勢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保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21年中華保險共為(wei) 1218萬(wan) 戶糧農(nong) 種植的1.3億(yi) 畝(mu) 糧田提供了605億(yi) 元的風險保障,助力提高糧食產(chan) 業(ye) 抗風險能力。截至目前,中華保險已在湖南、江蘇、四川、新疆、遼寧、廣東(dong) 、內(nei) 蒙古等多地,開展水稻、小麥、玉米主糧作物製(繁)種保險。與(yu) 此同時,中華保險積極推廣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與(yu) 種植收入保險試點,近3年累計為(wei) 227萬(wan) 戶糧農(nong) 種植的2013萬(wan) 畝(mu) 糧田提供了179億(yi) 元風險保障,穩定了糧農(nong) 收入。
農(nong) 產(chan) 品多是大田作物,種植仍然難以擺脫看天吃飯的命運。此外,供求變化、生產(chan) 成本、物流運輸狀況等都對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價(jia) 格產(chan) 生影響。麵對高風險損失,需要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攜手分擔風險。從(cong) 2014年開始,中國財產(chan) 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聯合23家國內(nei) 中資保險公司發起成立中國農(nong) 業(ye) 保險再保險共同體(ti) ,農(nong) 共體(ti) 每年可為(wei) 行業(ye) 提供50%以上的再保險保障。
中再產(chan) 險作為(wei) 農(nong) 共體(ti) 管理機構所在單位和主要再保人,平均為(wei) 其提供近80%的承保能力。“農(nong) 共體(ti) 運行期間,在我國農(nong) 業(ye) 再保險市場發揮主渠道作用,有效支持前端農(nong) 險發展和創新,對健全我國農(nong) 業(ye) 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製做了有益探索,使我國農(nong) 業(ye) 保險基礎能力建設水平得到提升。”中再產(chan) 險總經理張仁江說。
撬動產(chan) 業(ye) 發展
我國廣大農(nong) 村地區資源豐(feng) 富,區域特色顯著,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具有一定優(you) 勢,但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具有品種多、投入大、收益高、風險大等複合型特點。鑒於(yu) 此,保險業(ye) 通過引入保險機製抵禦產(chan) 業(ye) 風險,提供增信拓寬融資渠道等方式增強了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內(nei) 生動力。
據平安產(chan) 險總監薑華介紹,近年來,平安產(chan) 險打造助力產(chan) 業(ye) 發展的“振興(xing) 保”模式,從(cong) “產(chan) 前融資—產(chan) 中風控溯源—產(chan) 後平台協銷”全流程幫扶產(chan) 業(ye) ,與(yu) 政府一同打造出保險深度參與(yu) 、撬動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一方農(nong) 戶增收的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新模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平安產(chan) 險在甘肅慶陽通過“保險+期貨”“保險+農(nong) 擔”等多種方式為(wei) 農(nong) 戶融資。平安產(chan) 險通過肉牛大災保險兜底,聯動農(nong) 擔公司推動活體(ti) 抵押貸款落地,幫助肉牛龍頭企業(ye) 獲取融資授信,為(wei) 產(chan) 業(ye) 撬動1億(yi) 元發展資金。截至2021年底,平安產(chan) 險已帶動遼寧生豬、雲(yun) 南花卉、湖南黃花菜等15個(ge) 地方政府核心產(chan) 業(ye) 資金6.18億(yi) 元,惠及村民14萬(wan) ,帶動農(nong) 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累計為(wei) 高州荔枝、寧夏枸杞、陝西蘋果等超10萬(wan) 件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提供溯源保險保障。
此外,通過保險保單質押、貸款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產(chan) 品,保險公司客觀上為(wei) 農(nong) 戶和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信用增級,為(wei) 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引入銀行信貸等金融資源。如中華財險在廣東(dong) 肇慶首創了“生豬活體(ti) 抵押”,充分發揮銀行信貸、保險保障、畜牧監管等多方合力,更好滿足生豬產(chan) 業(ye) 融資需求,助力生豬穩產(chan) 保供。
興(xing) 業(ye) 期貨聯合太平洋財險和興(xing) 業(ye) 銀行在山東(dong) 省棲霞市落地蘋果“保險+期貨”項目,通過銀行提供資金支持、期貨市場調節供求、保險公司保障風險,進一步降低企業(ye) 和農(nong) 戶生產(chan) 成本,穩定市場價(jia) 格,在金融助力產(chan) 業(ye) 扶貧探索中實現了新突破,為(wei) 果農(nong) 辛勤的勞動成果保駕護航。
提升保障水平
隨著保險行業(ye) 深度和密度的提高,傳(chuan) 統的保險產(chan) 品已經不能滿足廣大農(nong) 民的生產(chan) 生活需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各地銀保監局針對所在地的實際情況,積極引導保險公司加大產(chan) 品和服務創新,不斷增強保險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能力。
據安徽銀保監局副局長袁成剛介紹,安徽保險業(ye) 目前已形成“特色農(nong) 業(ye) 、意外事故、民生保障”防返貧保險產(chan) 品體(ti) 係。針對中央財政補貼型農(nong) 險未能覆蓋、貧困戶自營增收的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提供風險保障,激活產(chan) 業(ye) 脫貧內(nei) 生動力、生產(chan) 信心。例如,在2020年洪澇災害中,“深貧保”累計支付賠款4121.9萬(wan) 元,受益人口6.2萬(wan) 戶次,有效化解因災致貧、返貧風險。2021年5月,安徽銀保監局將“深貧保”升級為(wei) “防貧保”,從(cong) 參保區域、保障對象、產(chan) 品組合及保費分攤等方麵進行調整優(you) 化。一是參保對象明確為(wei) 全省脫貧戶和監測幫扶對象,每年根據返貧致貧監測信息定期動態調整。二是2021年試點區域不低於(yu) 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市、區)的50%,2022年提高到80%,2023年實現全覆蓋。三是采用“3+N”一體(ti) 式綜合保障模式,即: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shang) 害險3個(ge) 必選項+若幹民生保障“菜單式”自選項。截至2021年底,安徽“防貧保”綜合保險已為(wei) 全省131.37萬(wan) 人次、34.11萬(wan) 戶次脫貧農(nong) 戶提供風險保障3113.38億(yi) 元。
在河北省邯鄲市,邯鄲銀保監分局指導轄區內(nei) 保險公司,落地多個(ge) 精準防返貧保險項目。例如,太平洋財險在魏縣創設“精準防貧保險”項目。項目聚焦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嚴(yan) 重突發困難戶。按照防貧預警線實時監測進行框定,通過大數據監測篩查,對農(nong) 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yu) 上年度國家農(nong) 村扶貧標準的1.5倍的納入防貧範圍,經調查確認符合救助條件的發放保險金。人保財險在曲周縣探索實施貧困預防預警處置工作,並於(yu) 2020年8月開辦貧困預防預警保險服務項目,設計出了包括農(nong) 業(ye) 自然災害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房屋及家庭財產(chan) 損失救助、重疾給付救助、慢性病救助以及兜底補充救助等在內(nei) 的綜合保障方案,將服務覆蓋人群擴展至城鄉(xiang) 低收入群體(ti) ,有效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
重大疾病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攔路虎。保險業(ye) 充分發揮大病保險在精準扶貧中的兜底作用,積極探索構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服務救助等多層次保障體(ti) 係。
多家保險機構參與(yu) 經辦大病保險業(ye) 務,實現社保與(yu) 商業(ye) 保險有效銜接。來自銀保監會(hui) 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18家保險機構在31個(ge) 省份開展了大病保險業(ye) 務,已完成續約的項目覆蓋了12.2億(yi) 城鄉(xiang) 居民。全國大病保險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療基礎上平均提升了10個(ge) 至15個(ge) 百分點,最高保險金額超過110萬(wan) 元,有效緩解了城鄉(xiang) 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由於(yu) 高海拔和高鹽飲食,青海省循化縣6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近100%。2021年6月,由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公司牽頭,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zhuan) 病醫聯體(ti) 指導、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支持,循化縣成為(wei)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共管首批示範區。中再壽險創新研發的慢病患者醫療費用保障保險產(chan) 品同時在示範區落地。首期“三高”共管項目覆蓋了縣域1500名建檔立卡的“三高”患者。據循化縣醫院院長馬學龍介紹,互聯網診療管理平台可以遠程實時監測患者身體(ti) 狀況,並為(wei) 每位患者匹配專(zhuan) 屬醫生團隊,提供遠程心血體(ti) 征監測、用藥指導和就近就醫住院等健康保障服務。目前,患者血壓達標率已提升到40%,顯著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此外,通過專(zhuan) 家係統培訓,基層醫生和醫院的診療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保險+醫療”的服務模式為(wei) 患者健康築起了安全保障。(於(yu) 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