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穩中求進每月看|做好“加減乘除”穩住市場主體——當前優化營商環境觀察

發布時間:2022-04-29 10:0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題:做好“加減乘除”穩住市場主體(ti) ——當前優(you) 化營商環境觀察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申铖、鄒多為(wei) 、劉紅霞

  優(you) 化營商環境、穩住市場主體(ti) ,是在戰“疫”中穩住經濟大盤、穩住市場預期最重要的事。連日來,新華社記者走進工廠車間、物流園區、辦事大廳、商鋪門店,深入經濟一線看企業(ye) 生產(chan) 、察市場冷暖,發現從(cong) 中央到地方,正在用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加減乘除”,為(wei) 市場主體(ti) 紓困解難、促進健康發展。

  加:加密政策、加大力度

  當下,各部門各地正加力施策。聚焦於(yu) 保供穩產(chan) 的“組合拳”加速推出。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派出前方工作組靠前指揮,“一企一策”為(wei) 重點企業(ye) 製定複工複產(chan) 流程;成立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工作組,快速推動企業(ye) 訴求辦理解決(jue) ;長三角三省一市將進一步優(you) 化供應鏈保供“白名單”,推動跨省市名單共享和雙向互認……

  機器手焊接,火光四射;零部件組裝,高效有序……春末的上海臨(lin) 港,被按下“暫停鍵”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逐步恢複生產(chan) 活力。

  看著一台台整車重新下線,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如釋重負:多個(ge) 政府部門幾乎日夜不休地幫助,才讓企業(ye) 得以在短時間內(nei) “重啟”,100多家零部件生產(chan) 商正協同複產(chan) 。“雖然眼前困難不小,相信很快就能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我們(men) 對此抱有信心。”

  眼下,上海正不斷推進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在全國各地,助力企業(ye) 保供穩產(chan) 的政策加密,以點帶鏈,全力幫助企業(ye) 把耽誤的進度奪回來。

  山東(dong) “一企一策”建立清單和問題台賬;福建泉州通過組建涉企微信群等方式,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開辟快速服務通道……

  “此前封控之時,城市一度靜下來,衛星生產(chan) 運營卻不能停止,研發人員更是不能少。”吉林長光衛星黨(dang) 委書(shu) 記賈宏光說,隨著長春市陸續複工複產(chan) ,公司第一時間提交了140人“白名單”。政府部門提供防疫物資,專(zhuan) 人駐企保障核酸檢測,多方協調下,公司成為(wei) 長春新區首批複產(chan) 企業(ye) 。

  優(you) 化服務,對各類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扶上馬、送一程”的力度同樣在加大。

  “蒸汽一冒,新的一天就是新的希望。”在深圳市茶光村經營包子鋪的賴林遠日前收到2500元租金補貼。

  受疫情影響,包子鋪的經營一度難以持續。賴林遠在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zhong) 號留言求助,迅速獲得政府部門回應。此後,社區工作者、周邊居民、網友展開“接力救援”式購買(mai) ,小店的訂單一度飽和。

  保住這一縷煙火氣,用心嗬護市場暖意。各地相關(guan) 部門主動將服務延伸到企業(ye) “家門口”:

  昆明市市場監管係統各單位推出“一把手走流程”,各部門“一把手”化身“政務服務體(ti) 驗員”,以體(ti) 驗促改革提效能;湖北當好“金牌店小二”,在土地保障、用工用能、行政審批等方麵加強協調;新疆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hui) 成立人才服務、企業(ye) 服務、矛盾化解、金融保障等專(zhuan) 班,針對性解決(jue) 企業(ye) 困難……

  4月8日,深圳推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ti) “30條”,針對六類不同市場主體(ti) ,量身定製全鏈條服務機製。從(cong) 加強資源要素保障、激發創新創業(ye) 活力、優(you) 化市場經營活力等方麵為(wei) 市場主體(ti) 壯大做“加法”。

  從(cong) 鞏固提升製造業(ye) ,啟動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項目,到設立總額度為(wei) 2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專(zhuan) 項再貸款,再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ye) 3000家以上……一係列政策“加法”,目的就是激發市場主體(ti) 創新創造能力,鍛造核心競爭(zheng) 力。

  4月2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十一次會(hui) 議,對全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全麵部署。

  “這是為(wei) 市場主體(ti) 提質升級提供的堅實支撐。”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誌勇看來,通過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不僅(jin) 能優(you) 化供給結構、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還將為(wei) 市場主體(ti) 提供大量的投資機遇,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減:減掉負擔、減少成本

  越是壓力當前,越要想方設法幫助市場主體(ti) 降成本、減負擔、渡難關(guan) 。圍繞一個(ge) “減”字,一項項舉(ju) 措密集出台,努力為(wei) 億(yi) 萬(wan) 主體(ti) 當前運轉“卸包袱”,為(wei) 長遠發展“添底氣”。

  4月11日,一筆24.75萬(wan) 元的留抵退稅到賬,讓江西省金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魏仁忠鬆了口氣。企業(ye) 生產(chan) 鋰電池正極材料,留抵退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鋰價(jia) 上漲帶來的資金壓力。“退稅款雪中送炭,讓我們(men) 有更充足的資金和信心應對變化。”

  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到位早一點,企業(ye) 的生機與(yu) 活力就多一分。

  延續實施扶持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並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範圍;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優(you) 先安排小微企業(ye) ,對小微企業(ye) 的存量留抵稅額於(yu) 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增量留抵稅額足額退還;社保繳費延緩、房屋租金減免、平台傭(yong) 金減免……

  梳理今年“減稅費”政策,不難發現,這裏既有階段性措施,也有製度性安排;既有普惠性政策,也有特定領域幫扶舉(ju) 措;減稅、降費、緩稅等多種方式組合,中央和地方協同,形成合力,提升效能。

  靠前發力,加速“落袋”。今年,我國退稅減稅規模預計約達2.5萬(wan) 億(yi) 元。截至4月20日,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已為(wei) 企業(ye) 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1萬(wan) 億(yi) 元以上。

  55萬(wan) 美元應急融資貸款到手,浙江紹興(xing) 嬡侖(lun) 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幸鋒頓感輕鬆不少。“利率綜合下來隻有2.7%不到,結匯後可以立即使用。”他說,企業(ye) 及時采購原材料,正常安排生產(chan) ,暢通了資金渠道,可以重新輕裝上陣。

  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引導市場利率不斷下行,帶動一季度企業(ye) 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21個(ge) 百分點至4.4%,為(wei) 有統計以來的低點。

  4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yi) 元……貨幣政策頻頻發力,推動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

  除了看得見、算得清的“賬麵”,企業(ye) 往往還需要承擔難以計算的製度性交易成本。準入、審批、認證、監管……做對減法企業(ye) 才能輕裝上陣、活躍發展。

  刪“繁”就簡。這既包括“減”支出、“減”門檻、“減”流程,更要做到“減”負擔。

  堅決(jue) 查處亂(luan) 收費、亂(luan) 罰款、亂(luan) 攤派!針對涉企收費,專(zhuan) 項治理、持續推進。“這幾年連續部署涉企收費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到現在已退還企業(ye) 54.5億(yi) 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說。

  持續壓減涉企審批手續和辦理時限。數據顯示,全國企業(ye) 平均開辦時間已經壓縮到4個(ge) 工作日以內(nei) ,北京為(wei) 0.5個(ge) 工作日。

  清理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jia) ,支持地方對特殊困難行業(ye) 用電實行階段性優(you) 惠政策。近日,深圳已明確將對全市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2022年4月、5月應繳交電費給予10%的補貼。

  主動作為(wei) ,各地著力為(wei) 市場主體(ti) 多幫一把、多扶一程:湖南出台優(you) 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到2024年實現全省企業(ye) 開辦1個(ge) 工作日內(nei) 辦;西安、武漢等多地探索實施“拿地即開工”政策,幫助企業(ye) 縮短建設周期;“天津15條”“陝西24條”“上海21條”“江西28條”“廣東(dong) 47條”……

  以“減負”實現“加力”,統籌放與(yu) 管、堅持紓困與(yu) 培優(you) ,政府部門和市場主體(ti) 一起,努力促發展。

  乘:乘出活力、乘出動力

  市場主體(ti) 的活力,是在良好營商環境中持續迸發出來的。以改革做乘法,帶來的將是活力、動力的幾何級增長。

  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從(cong) 建設市場設施聯通的“硬環境”,到統一市場運行的製度規則“軟環境”,意見明確六個(ge) 方麵重點任務,全麵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

  建設一個(ge) 什麽(me) 樣的大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經濟的未來麵貌。

  “除了短期內(nei) 綜合運用各種政策手段和工具,更要發揮好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激勵機製和作用,用製度穩定預期,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ti) 活力。”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權衡說。

  圍繞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zheng) ,中央作出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部署。

  “反壟斷法進入到全國人大修訂議程中,今年有望出台。”甘霖說,《關(guan) 於(yu) 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zheng) 政策實施的意見》通過,形成公平競爭(zheng) 頂層政策框架。一係列規定為(wei) 塑造線上線下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生態充實製度保障。

  增長19.3%!市場主體(ti) 登記管理條例今年3月1日起施行,施行首月,全國新設市場主體(ti) 295萬(wan) 戶。

  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落實好外資企業(ye) 國民待遇……從(cong) 中央到地方,一係列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舉(ju) 措不斷推進。

  “中國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麵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優(you) 化外資促進服務,增設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博鼇亞(ya) 洲論壇2022年年會(hui) 開幕式上,世界再次聆聽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強音。

  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跨境電商綜試區再擴圍至全國132個(ge) 城市和地區……對各類市場主體(ti) 一視同仁,諸多政策舉(ju) 措積極發力。

  今年一季度,中國實際使用外資3798.7億(yi) 元,同比增長25.6%。高技術產(chan) 業(ye) 引資同比增長超50%。

  一天內(nei) 即可辦理所得稅遞延納稅和商事登記變更等手續,並實現2.6億(yi) 元外資到資。這樣的效率,讓港資企業(ye) 昌富利(廈門)有限公司負責人很振奮,“廈門自貿委、稅務等部門主動對接,讓我們(men) 及時享受到稅收政策紅利”。

  華南美國商會(hui) 近期報告顯示,超九成受訪企業(ye) 選擇中國作為(wei) 投資目的地之一,過半專(zhuan) 業(ye) 服務企業(ye) 將中國列為(wei) 投資首選地。

  除:除掉物流堵點、除去政策卡點

  不論是市場主體(ti) 麵臨(lin) 的產(chan) 業(ye) 鏈、物流成本等壓力,還是經濟運行中的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解決(jue) 起來都要在“暢通”上下功夫。

  針對一段時間以來的疫情多發、物流不暢問題,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hui) 議明確要求,要改善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工作生活條件並給予延期還貸等金融支持,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核酸檢測結果48小時內(nei) 全國互認,實行“即采即走即追”閉環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結果為(wei) 由限製通行。逐個(ge) 攻關(guan) 解決(jue) 重點地區突出問題。著力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

  暢通供應有時是“路”的事,有時是“物”的事,有時是“人”的事,必須分類施策、精準治理。

  編號尾數:0001,目的地: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

  4月16日16時,福建省寧德市青拓集團冷軋物流組員工黃軍(jun) 校,通過福建省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網上辦理平台,申領到第一張統一格式、全國互認的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跑外省方便了,網上申報、網上審核,很快就通過了!”黃軍(jun) 校說。

  從(cong) 公布全國統一式樣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切實保障重點物資和郵政快遞通行,到建立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白名單”製度……一係列部署努力為(wei) 保運保供保鏈掃除障礙。

  華潤微電子重慶園區,每天有數百萬(wan) 顆集成電路芯片產(chan) 出。公司副總經理莊恒前說,企業(ye) 大量原材料來自長三角地區。政府部門幫助納入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白名單”後,不僅(jin) 企業(ye) 生產(chan) 有保障,在長三角的供應商也運轉正常。“目前,我們(men) 正加緊建設12英寸先進功率半導體(ti) 晶圓生產(chan) 線。”

  截至4月25日,北京、天津、山西等23個(ge) 省份已無臨(lin) 時關(guan) 閉(關(guan) 停)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和服務區。25日當天,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量環比上升7.72%。當前,幹線公路大動脈基本打通,重點產(chan) 業(ye) 鏈運行總體(ti) 穩定。

  暢通經濟循環,不隻在產(chan) 業(ye) 間、物流間,更在供需間、區域間。打通供給與(yu) 需求、聯通國內(nei) 與(yu) 國外,政策聚焦當下謀劃長遠。

  近日,《關(guan) 於(yu) 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意見》出台,5方麵20條政策舉(ju) 措,努力穩定當前消費,為(wei) 培育完整內(nei) 需體(ti) 係、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緊盯短期消費恢複增長和長期持續發展的痛點堵點,破除障礙壁壘;鼓勵發展反向定製和個(ge) 性化設計、柔性化生產(chan) ,加大企業(ye) 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力度……提升供需的適配性,推動市場主體(ti) “骨骼”更加強健。

  連著幾個(ge) 周末,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誌友召集技術骨幹“頭腦風暴”,這家主營摩托車出口的公司,正加快研發麵向國內(nei) 市場的產(chan) 品。

  “原來不是沒想過出口轉內(nei) 銷,但說實話各方麵限製不少。”袁誌友告訴記者,國家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促進內(nei) 外貿一體(ti) 化發展的意見》,從(cong) 規則對接到標準認證銜接,每條都是“幹貨”,打消企業(ye) “不想轉、不敢轉、不願轉”的顧慮。

  從(cong) 《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的指導意見》印發,到《“十四五”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規劃》發布,破除妨礙生產(chan) 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ti) 製機製障礙……今年以來,一係列疏通經脈的舉(ju) 措接連落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激活更多動力。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近期不少市場主體(ti) 承受較大壓力,麵臨(lin) 突出困難。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和市場逐步恢複,情況會(hui) 不斷改善。當前,要繼續加大力度做好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加減乘除”,努力讓市場主體(ti) “青山常在”、經濟發展“生機盎然”。

  科學有力應對疫情、加大力度助企紓困、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為(wei) 市場活力充分迸發創造良好環境,擁有超大規模體(ti) 量和市場的中國經濟,一定能克服眼前困難,行穩致遠。(參與(yu) 采寫(xie) 記者:黃興(xing) 、周蕊、孟含琪、林碧鋒、郝玉、侯文坤)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