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醫療器械行業規範健康發展(人民時評)
一鍵下單,送貨上門,方便、快捷是網絡購物的優(you) 勢所在。不過,如果打算在網上購買(mai) 醫療器械,需要更謹慎一些。最近,有消費者通過電商平台購買(mai) 醫療器械,因操作不當被送醫救治。類似事件在多地均有發生,反映了網售醫療器械存在風險隱患。
時下,醫療器械市場增速快、空間大,有很大發展潛力。一方麵,國產(chan) 醫療器械在創新研發、進口替代、技術攻關(guan) 等方麵進步明顯,發展態勢良好。另一方麵,在直播經濟、網紅經濟的加持下,家用醫療器械有了全新的銷售通路、多元的營銷途徑。數據顯示,全國進行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的備案數量從(cong) 2020年10月的2萬(wan) 個(ge) 升至2021年11月的7.3萬(wan) 個(ge) 。可以說,“觸網”新嚐試,正在打開醫療器械銷售的新空間。
市場欣欣向榮,但隨之而來的發展隱憂也不容忽視。現實中,一些網絡商家常以“操作便捷、安全有效”作為(wei) 家用醫療器械的賣點,利用信息不對稱,誘導消費者購買(mai) 存在一定風險的醫療器械。比如,部分銷售具有較高風險醫療器械的商家,不出示許可證明,或是沒有展示醫療器械的銷售資質。偷換概念,含糊其詞,刻意隱瞞……商家的種種不規範做法,容易讓消費者忽略醫療器械的使用風險。
醫療器械是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不管是在線上銷售還是在線下買(mai) 賣,經營主體(ti) 必須嚴(yan) 格遵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獲得相應的經營許可,將展示注冊(ce) 信息、備案信息的要求落實到位,把產(chan) 品的使用說明提示到位。這既是對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負責,也是對行業(ye) 自身發展的保護。應當看到,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管理法製體(ti) 係日趨完善,在醫療器械網絡交易行為(wei) 不斷規範的背景下,越是守規矩的企業(ye) ,越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和消費者的肯定。
從(cong) 平台層麵來看,對醫療器械企業(ye) 的監管,也要隨著管理需求的變化,及時進行動態調整。在去年底召開的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管工作交流會(hui) 上,幾家平台企業(ye) 交流了落實平台監管責任的經驗。有企業(ye) 與(yu) 藥監部門充分溝通,定期上報,快速對接,探索政企聯合共治的方式;有網站實行“智能核查+人工二次審核”的方式,對入駐的醫療器械企業(ye) 進行監督;有平台建立“商家學習(xi) 中心”,定期對入駐企業(ye) 進行普法教育。這些主動消除內(nei) 部風險的創新舉(ju) 措,有助於(yu) 增強企業(ye) 的守法意識,推動醫療器械行業(ye) 朝著規範、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消費者在網購醫療器械時,也有必要提前做好功課,謹慎購買(mai) 使用。對於(yu) 沒有提供醫療器械產(chan) 品證件或備案憑證、生產(chan) 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的商家,不可輕易采信。消費者主動提高防範意識,醫療器械經營主體(ti) 、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台進一步夯實主體(ti) 責任,相關(guan) 部門不斷做好網絡銷售監管工作,醫療器械行業(ye) 發展才能更加健康、更有前景、更可持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