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人都是漓江守護者——廣西桂林加強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發布時間:2022-04-29 10:1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瑾雯 周仕興(xing)

  “全中國、全世界就這麽(me) 個(ge) 寶貝,千萬(wan) 不要破壞。”“這是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一定要保護好,這是第一位的。”2021年4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西桂林考察漓江陽朔段時,非常關(guan) 心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綜合治理問題。

  時隔一年,漓江保護取得了哪些新進展?近日,記者從(cong) 桂林竹江碼頭乘船出發,順流而下,沿路探訪漓江保護及生態修複治理成果。

  把保護漓江作為(wei) “頭號工程”

  4月的漓江,風光旖旎,江麵奇峰倒影,碧水青山。曾因采石挖砂、亂(luan) 砍濫伐、餐館泛濫、禽畜養(yang) 殖汙水直排等遭到破壞的青山綠水,已然恢複如初。

  “我們(men) 堅定把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作為(wei) 第一位的政治責任和底線要求,開展保護漓江、保護桂林山水專(zhuan) 項監督;在全國率先建立健全公安係統生態環境保護機製,在市、縣、鄉(xiang) 分別成立公安局生態環境保護分局、大隊、中隊,每個(ge) 村配備一名輔警,專(zhuan) 職負責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漓江幹流水質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讓漓江與(yu) 人和諧共生,讓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寶地更加美麗(li) 。”桂林市委書(shu) 記周家斌介紹說。

  桂林市把保護漓江作為(wei) “頭號工程”,大力推進漓江支流綜合整治,完成漓江城區段10條支流“四亂(luan) 一髒”集中整治。

  雁山區草坪回族鄉(xiang) 地處漓江旅遊精華段,被譽為(wei) “青羅帶上的一顆明珠”。然而,這裏竹筏遊一度無序發展,給漓江環境保護帶來了隱患。為(wei) 保護漓江生態的原真性,桂林市大力整治竹筏遊亂(luan) 象,對竹筏實行總量控製,竹筏遊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我們(men) 通過放魚增殖、禁止開采挖砂等一係列措施,保護漓江的生態。”草坪回族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羅雲(yun) 說,該鄉(xiang) 依托景區優(you) 勢,建設了碧岩閣驛站、漓江綠道、桂北特色民居,提升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打造生態休閑小鎮,全鄉(xiang) 麵貌煥然一新。

  “保護漓江,任重道遠。”漓江風景名勝區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管委會(hui) 副主任秦榮軍(jun) 介紹,漓江綜合執法隊隊員采取“天未亮就上崗,天已黑才下班”的“兩(liang) 頭黑”工作模式,快艇來回巡航、關(guan) 鍵節點蹲守,全力為(wei) 漓江生態保駕護航,全麵清理了漓江沿岸違規照相點、攤位,拆除違章建築,整治亂(luan) 采、亂(luan) 挖、毀林等行為(wei) ,有效保護了漓江生態資源。

  “經過政府改造和引導,不管是竹筏還是江上行駛的船隻,都做到了垃圾和汙水零排放,現在的漓江已經像我小時候那般清澈了。”竹筏工白元林說。

  築牢漓江生態屏障

  2021年5月,廣西漓江生態環境司法保障服務聯動中心和廣西桂林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人民法庭揭牌。“行政權、司法權、執法權聯合發力,打好漓江司法保護組合拳,保障漓江綜合司法保護常態化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法院二級高級法官、環境資源庭庭長蔣太仁說。

  保護漓江,舉(ju) 措頻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法院、自治區檢察院聯合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桂林市政府,共同簽署漓江流域環境資源司法協作框架協議,堅持實施最嚴(yan) 格的執法管控措施,築牢漓江生態屏障,形成“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良好格局。

  桂林市委書(shu) 記、市長分別兼任漓江風景名勝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還擔任漓江城區段支流綜合整治指揮部指揮長。桂林市還印發實施《漓江城區段支流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全力推進漓江全流域水生態綜合整治。

  “我們(men) 堅持高標準、嚴(yan) 要求,確保漓江水質長期保持Ⅱ類水質標準。”秦榮軍(jun) 介紹。近年來,桂林市投入40多億(yi) 元完成城市段汙水集中治理,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從(cong) 2012年的90.5%提升到99%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ti) 消除比例保持100%。

  在有1700多年曆史的興(xing) 坪古鎮,古建築、古商道、古村落與(yu) 房屋亂(luan) 搭、電線亂(luan) 拉、汙水亂(luan) 排等現象一度形成強烈反差,被戲稱為(wei) “漂亮姑娘穿上破爛衣裳”。

  “必須徹底改變這種狀況。”興(xing) 坪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禮華介紹,興(xing) 坪對集鎮進行了綜合治理,累計投資6000多萬(wan) 元建成汙水處理廠和管網接駁工程,再現古鎮美麗(li) 容顏,引來眾(zhong) 多遊客參觀、客商洽談。

  目前,桂林已完成伏龍洲生態修複及螞蟥洲、大小洲截汙治理,根治建築雜亂(luan) 、汙水直排等問題;投入近5600萬(wan) 元,完成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生態修複,分三期修複岸線、邊坡、山體(ti) 等19處點位14.5萬(wan) 平方米;投入1200萬(wan) 元,完成城市岸線濕地生態修複約4.6萬(wan) 平方米、岸線護坡約1500米。

  漓江源頭、沿岸森林全麵納入生態公益林管理,開展漓江核心景區沿江可視範圍景觀林提升,完成植樹造林163.5萬(wan) 畝(mu) 。

  “隻此青綠”生態富民

  青山碧水,伏龍臥波。位於(yu) 伏波山還珠洞以北漓江河段的伏龍洲島,經過幾年的生態修複,如今鬱鬱蔥蔥、鳥語花香。

  “伏龍洲已變身為(wei) 生態公園。原來住在洲島上的居民全部搬遷上岸,開啟了新生活。”伏龍洲生態修複工程人員馬明說。

  隨著漓江生態環境的修複提升,漓江沿岸,以往靠種養(yang) 、捕魚維持生計的原住村民,紛紛吃上了“旅遊飯”。數據顯示,2021年,桂林接待國內(nei) 遊客達1.22億(yi) 人次,實現國內(nei) 旅遊總消費1501.79億(yi) 元。

  “我們(men) 為(wei) 漓江沿岸居民提供了1000多個(ge) 竹筏工崗位,每名竹筏工一年能增收兩(liang) 三萬(wan) 元。同時每年還會(hui) 將景區營業(ye) 收入的10%作為(wei) 生態分紅發放給沿江村民,其中2021年發放生態分紅778萬(wan) 元。”陽朔縣漓江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程說。

  “漓江更美了,遊客的遊江體(ti) 驗感越來越好,大家都說漓江的綠水青山讓人流連忘返。我們(men) 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幸福感越來越強。”興(xing) 坪村村民羅側(ce) 林滿臉笑容地說。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更是全人類共同的自然遺產(chan) 。”周家斌說,“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是每一個(ge) 桂林人應盡的責任和義(yi) 務。我們(men) 將自覺做保護漓江、保護環境的踐行者、守護者,持之以恒地科學保護好漓江,讓漓江之美‘美美與(yu) 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