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有本土確診病例呈下降趨勢
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
“當前,我國現有本土確診病例和正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近10天來持續波動下降,一些地區陸續實現社會(hui) 麵清零,恢複了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在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會(hui) 上表示,要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杜絕麻痹大意,嚴(yan) 防“跑冒滴漏”,管住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切斷疫情傳(chuan) 播鏈條。同時,也要防止政策執行極端化、機械化,防止層層加碼。
4月報告本土疫情的地市數較3月略有減少但仍處於(yu) 高位
國家衛健委提供的數據顯示,4月以來,全國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55.3萬(wan) 例,波及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
“總體(ti) 來看,近期全國疫情繼續呈現點多麵廣的態勢。4月全國共有261個(ge) 地市報告本土疫情,報告本土疫情的地市數較3月份略有減少,但仍處於(yu) 高位。”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介紹,全國疫情仍主要以上海市和吉林省兩(liang) 地的規模化疫情為(wei) 主,兩(liang) 地報告的感染者數占全國總數的95%以上。除西藏未報告病例,重慶、寧夏等少數省(區、市)僅(jin) 報告個(ge) 別散發病例外,其餘(yu) 省份均存在本土聚集性疫情。
吳良友介紹,現在多個(ge) 省份的疫情傳(chuan) 播鏈條多,既有外省溢入疫情,也有本地源頭不清的傳(chuan) 播疫情,增加了疫情防控的複雜性和艱巨性。目前,河北、江蘇、浙江、遼寧、安徽、江西、北京等省(區、市)疫情處置積極有效。吉林省疫情呈持續下降態勢,吉林市疫情已進入隔離點陽性清零階段,長春市疫情進入封控管控區清零階段。上海市疫情整體(ti) 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社會(hui) 麵疫情風險正逐步降低,但防控形勢依然嚴(yan) 峻,防反彈防外溢任務十分艱巨。
要對醫療機構做到“非必要不封控”
對於(yu)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急危重症患者的醫療需求,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zhuan) 員郭燕紅強調:“醫療機構要在急診、搶救室、手術室和病房設立緩衝(chong) 區域,對核酸結果不明的一些急危重症患者,要及時救治。”
她還指出,對於(yu) 血液透析患者、放化療的腫瘤患者,以及孕產(chan) 婦和新生兒(er) 等特殊群體(ti) ,要實施精細化分類服務,切實保障他們(men) 能夠得到常規和連續的醫療。需要長期藥物治療的慢性病患者,按照最長不超過12周的要求,延長處方量,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
郭燕紅表示,要加強醫療機構的科學精準防控,做到“非必要不封控”,不能因為(wei) 疫情的處置,對醫療機構一關(guan) 了之、一封了之。對確需采取封管控措施的醫療機構,要迅速啟動應急機製,切實保障急診、血液透析室、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分娩室等重點科室服務的連續性,盡最大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醫療機構正常診療服務的影響。
當前疫情形勢下,各醫療機構如何保障群眾(zhong) 在節假日期間的正常就醫需求呢?對此,郭燕紅表示,醫療機構要嚴(yan) 格落實假期期間的值班要求和領導代班製度,特別要保證急診24小時開放,不得出現停診和拒診的問題。同時,醫療機構要嚴(yan) 格落實首診負責製和急危重症搶救製度,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諉、拒絕和延誤診療,要確保需要緊急救治和常規接續治療的患者都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服務。
繼續落實跨省旅遊經營活動管理“熔斷”要求
“五一”期間還能出遊嗎?對此,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曉勇回應稱,旅行社要嚴(yan) 格執行《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不組團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旅遊,不承接中高風險地區旅遊團隊,不組織中高風險地區遊客外出旅遊。同時,嚴(yan) 格落實旅行社企業(ye) 暫停經營出入境團隊旅遊業(ye) 務、暫停經營進出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跨省團隊旅遊業(ye) 務,以及跨省旅遊經營活動管理“熔斷”的要求。
對於(yu) “五一”假期客流的問題,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副主任周旻表示:“受疫情形勢和各地防控政策影響,假期群眾(zhong) 旅遊半徑將較正常時期有明顯減小。預計假期全國客運量1億(yi) 人次,較2021年同期下降62%左右。”
如遇局部地區突發疫情,鐵路部門如何應對?國鐵集團客運部副主任朱文忠介紹,鐵路部門將根據地方政府的防控政策,及時調整列車開行方案。列車停運時,12306係統將向旅客發送短信提醒。同時,鐵路部門會(hui) 根據相關(guan) 政策,及時出台免收退票手續費的措施,並向社會(hui) 公告。旅客可以通過互聯網、自助票務終端、車站人工窗口等方式辦理退票,鐵路12306網站和手機客戶端將提供24小時退票服務。
不能把新冠肺炎視作“大號流感”來對待
從(cong) 近期死亡病例的報告來看,死亡病例呈現高齡且部分患者合並多種基礎疾病的特點。對此,郭燕紅表示,在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要特別重視基礎疾病的治療。
她指出,從(cong) 近期疫情死亡病例來看,不能把新冠肺炎等同於(yu) 普通流感或者視作“大號流感”。新冠肺炎對公眾(zhong) 尤其是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礎性疾病的脆弱人群,還會(hui) 帶來嚴(yan) 重的身體(ti) 危害。
那麽(me) ,老年人該如何應對?“一旦發生疫情,要盡可能讓老人居家,養(yang) 老機構要采取嚴(yan) 格的閉環管理。為(wei) 了避免重症和死亡,老年人更應當積極接種疫苗,同時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這些個(ge) 人防護的基本措施。”郭燕紅表示。
郭燕紅指出,將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來推動減少重症和死亡的發生——注重識別重症的高危因素,推動治療關(guan) 口前移,通過早期幹預和規範治療,減少輕症轉為(wei) 重症;加強定點醫院的建設,選定綜合能力強、救治水平高的醫院作為(wei) 定點醫院;積極推動多學科聯合查房,對重症患者實施清單式管理,實施一人一策的個(ge) 性化診療方案;嚴(yan) 格落實疑難病例討論和死亡病例討論的醫療安全管理製度,提高救治水平;強調疫苗接種,特別是要加強老年人的疫苗接種,同時要加快推進治療藥物的研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