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後冬奧”時代,“Z世代”繼續綻放——北京冬奧青年奮鬥“不打烊”

發布時間:2022-05-05 10:1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北京冬奧會(hui) 上,新銳自信、朝氣蓬勃的中國“Z世代”青年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日前,記者回訪了一些為(wei) 冬奧貢獻青春力量的“小雪花”,聽一聽他們(men) 奮進“後冬奧”的成長新故事。

  場館運行“小雪花”:場館建得好更要運營好

  今年“五一”,戰“疫”成為(wei) 首都生活關(guan) 鍵詞。為(wei) 確保防疫安全,國家速滑館延期對外開放。這讓場館業(ye) 務主管劉源潔有更多時間完善服務細節,向公眾(zhong) 展示更美的“冰絲(si) 帶”。

  忙起來愛梳幹練的馬尾辮,待人接物有溫度,講話做事有章法……劉源潔的同事常說她“不像1994年出生的女孩,倒像場館運行的‘老兵’”。其實,“馬尾女孩”也有青澀一麵,但冬奧籌辦的曆練讓她加速成長。2018年,劉源潔讀研時就參與(yu) 到“冰絲(si) 帶”建設中,此後見證了場館從(cong) “編織天幕”到打造“最快的冰”“智慧的館”的全過程。

  “冰絲(si) 帶”賽時保障期間,劉源潔所在的場館運行中心是場館運行的“中樞大腦”,需要以體(ti) 育競賽為(wei) 核心,為(wei) 35個(ge) 業(ye) 務領域安排精確到“分鍾”的運行時刻表。回首那段歲月,她最難忘的就是保障中外健兒(er) 在“最快的冰”不斷刷新奧運紀錄和世界紀錄,那份榮耀和激動至今激勵著她。

  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後,“馬尾女孩”不用揚鞭自奮蹄,一邊整理賽時保障經驗,一邊全情投入場館開業(ye) 籌備。她負責的市場開發工作與(yu) 場館賽後利用密切相關(guan) ,要用好冬奧遺產(chan) 為(wei) 場館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隻有奮鬥過的人生才能留下最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記憶。這是北京冬奧會(hui) ‘教會(hui) 我的’。”劉源潔說,她還鉚著一股勁兒(er) ,要把“冰絲(si) 帶”打造成展示冰雪運動發展的靚麗(li) 名片,把“雪花的故事”講下去!

  誌願服務“小雪花”:組建宣講團分享冬奧夢

  “Love Is Here! Love Is Here! 燃燒的雪花。夢想照亮,天與(yu) 地,勇敢地出發!”冬奧閉幕時日有餘(yu) ,但舒婧焱仍時常唱起這首北京冬奧誌願者之歌。

  作為(wei)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讀本科生,2001年出生的舒婧焱以優(you) 異表現成為(wei)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時禮賓誌願者,重點服務國內(nei) 外貴賓。場館首個(ge) 比賽日,她就迎來“高光時刻”,作為(wei) 誌願者代表向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贈送帶有春節和冬奧元素的中國特色剪紙,並用德語送上新年祝福。

  盡管過去2個(ge) 多月了,舒婧焱仍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巴赫先生非常耐心地聽我解釋剪紙的含義(yi) ,表示非常喜愛,還對現場誌願者說,你們(men) 真的很棒!這將是你們(men) 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經曆,也正是因為(wei) 有了你們(men) ,這屆冬奧會(hui) 才變得更加成功。”

  巴赫的認可讓舒婧焱備受鼓舞,工作起來也更有信心。她先後接待國內(nei) 外貴賓2000餘(yu) 人,累計服務時長近450小時,不僅(jin) 圓滿完成冬奧和冬殘奧“兩(liang) 個(ge) 奧運”的誌願服務工作,也對工作職責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誌願服務很不簡單,誌願者不僅(jin) 是外界了解中國和北京冬奧會(hui) 的窗口,還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我們(men) 就代表著熱情、自信的中國。”

  這段時間,舒婧焱和冬奧小夥(huo) 伴組成北航“冬奧同行”宣講團,希望走進學校班級、周邊社區,繼續向師生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講述冬奧故事、普及冬奧知識、傳(chuan) 遞冬奧精神。舒婧焱說,冬奧之旅堅定了她畢業(ye) 後從(cong) 事外事外交工作的理想,她要把小海陀山上的“中國故事”繼續講下去。

  冰雪運動“小雪花”:農(nong) 民滑雪隊滑出中國“NTO”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期間,國內(nei) 技術官員(NTO)深度參與(yu) 各項目賽事運行和場地保障工作。他們(men) 是最懂運動員和競賽場地的一批人,也是中國繼續承辦國際大賽的一筆人才遺產(chan) 。謝曉宇很榮幸是其中一員。

  回想與(yu) 冬奧結緣的過程,謝曉宇連說3個(ge) “難以置信”,但他的經曆又讓人感覺“事出有因”。從(cong) 第一次接觸滑雪加入海陀農(nong) 民滑雪隊開始,這個(ge) 1996年出生的延慶小夥(huo) 兒(er) 就展現出一股不服輸的“闖勁兒(er) ”,不斷打磨精進自己的滑雪技術。

  2021年,“雪齡”不長的謝曉宇順利拿到國家職業(ye) 資格認證五級證書(shu) ,抱著“拚一把”的心態參加了北京冬奧會(hui) 高山滑雪項目國內(nei) 技術官員的選拔,經過幾輪培訓、考核,他終於(yu) 圓夢,站上了專(zhuan) 業(ye) 運動員都喊難的冬奧高山滑雪賽道。

  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他負責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道清理、旗門整理工作。“每天早上3點就起床,晚上五六點才撤下來,隻睡三四個(ge) 小時。現在回想感覺挺辛苦,但當時完全不覺得累!”謝曉宇說,看見團隊組長每天帶著他們(men) 在場地工作,快60歲還有使不完的勁兒(er) ,年輕人就更沒有理由叫苦,更應該把工作幹好。

  謝曉宇說,他希望在今年底的雪季回歸,成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滑雪教練。“‘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目標已經實現。冬奧過後,冰雪運動的普及度肯定越來越高,未來一定會(hui) 有更多人來我的家鄉(xiang) 滑雪。我想在家門口教滑雪,以後還想去東(dong) 北、去南方教滑雪。滑雪改變了我,我希望它能影響更多人。看見學員們(men) 滑得好,會(hui) 比我自己滑還開心!”他說。

    (據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記者張驍、李春宇、夏子麟)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