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人民健康,托舉美好生活
【專(zhuan) 家點評】
作者:顧家山(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徽醫科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
今年是愛國衛生運動70周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愛國衛生工作,將愛國衛生運動作為(wei) 黨(dang) 中央治國理政的重要抓手,列入各級黨(dang) 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愛國衛生運動是黨(dang) 保障人民健康的成功實踐。縱覽黨(dang) 的百年奮鬥史,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成立之日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爭(zheng) 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事業(ye) 緊密聯係在一起。一切為(wei) 了人民的健康,這始終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組織和倡議愛國衛生運動的根本宗旨。在這場時間長、範圍廣、影響大的群眾(zhong) 性衛生運動中,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在衛生健康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2022年4月,全國愛衛辦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各地健康城市的綜合指數和分指數穩步提升,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的中位數達到79.40歲,嬰幼兒(er) 死亡率、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孕產(chan) 婦死亡率持續下降,達到或優(you) 於(yu) 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愛國衛生運動,這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群眾(zhong) 性運動,是黨(dang) 把群眾(zhong) 路線運用於(yu) 衛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實踐。70年來,黨(dang) 領導人民先後開展了“除四害”、“兩(liang) 管五改”、“五講四美三熱愛”、“三講一樹”、衛生城鎮創建和健康城鎮建設、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等群眾(zhong) 性愛國衛生運動,使我國城鄉(xiang) 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傳(chuan) 染病防控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先後授予中國政府“健康(衛生)城市特別獎”和“社會(hui) 健康治理傑出典範獎”,給予了“早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為(wei) 全球公共衛生界的口號前,中國就已經通過愛國衛生運動踐行著這一原則”的高度評價(jia) 。
愛國衛生運動是黨(dang) 執政為(wei) 民理念的生動實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把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應該是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必須牢牢樹立的一個(ge) 理念”“健康是1,其他都是後麵的0。1沒有了,什麽(me) 都沒有了”。
70年來,我們(men) 黨(dang)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整治環境、講究衛生、預防疾病抓起,從(cong) 嚴(yan) 抓實社會(hui) 健康治理工作,積極將愛國衛生運動貫穿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推進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之中。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愛國衛生運動開啟了從(cong) 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麵社會(hui) 健康管理工作的轉變,堅持健康優(you) 先發展戰略地位,從(cong) 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xi) 慣、社會(hui) 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ge) 方麵開展工作,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通過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形成了中國特色健康治理的典型經驗和做法。一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牢記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的初心使命。二是深入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領導、動員、組織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引導人民群眾(zhong)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三是弘揚愛國主義(yi) 和集體(ti) 主義(yi) 精神,推動黨(dang) 委、政府、社會(hui) 和家庭緊密組織起來,推進健康中國、健康社會(hui) 和健康家庭緊密結合起來。四是堅持係統思維,綜合整體(ti) 布局。我們(men) 黨(dang) 將愛國衛生運動與(yu) 健康中國、美麗(li) 中國、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等重大戰略相結合,將愛國衛生運動貫穿於(yu) 治國理政之中,走出了中國特色的衛生健康發展道路。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下,新時代的愛國衛生運動不僅(jin) 有力保障人民健康、全麵推進健康中國行動,而且把人民充分調動起來、組織起來、團結起來,源源不斷地匯聚起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創造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強大力量。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金振婭、張勝、陸健、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斌 謝尚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