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加力護航實體經濟 多銀行降低撥備釋放信貸

發布時間:2022-05-12 14:46: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上市銀行一季報披露完畢。總的來看,銀行業(ye) 整體(ti) 業(ye) 績延續了增長態勢,但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有所回落。值得一提的是,與(yu) 大行和股份行相比,地方銀行表現更為(wei) 亮眼,農(nong) 商行中有6家維持了20%以上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在淨利潤向好的同時,銀行對實體(ti) 經濟信貸投放進一步增加,多家大行貸款增量創曆史新高,結構持續優(you) 化。

  近期,銀保監會(hui) 提出“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you) 質上市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釋放更多信貸資源”。事實上,此前已有銀行開始行動。今年一季度,共有10家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出現下降。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當前我國大型銀行撥備覆蓋率相對較高,預計後續下調空間更大。

  業(ye) 績整體(ti) 穩健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銀行中,40家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實現正增長,其中26家同比增速超10%。

  六大國有銀行中,除郵儲(chu) 銀行一季度淨利潤增速為(wei) 兩(liang) 位數外,其餘(yu) 淨利潤增速均為(wei) 個(ge) 位數。

  具體(ti) 來看,一季度,郵儲(chu) 銀行實現營業(ye) 收入851.70億(yi) 元,同比增長10.14%;歸母淨利潤249.77億(yi) 元,同比增長17.81%。工行實現歸母淨利潤906.33億(yi) 元,同比增長5.72%;實現營業(ye) 收入2268.58億(yi) 元,同比增長5.95%。

  農(nong) 行實現營業(ye) 收入2058.57億(yi) 元,同比增長5.84%;實現歸母淨利潤707.50億(yi) 元,同比增長7.42%。中行實現營業(ye) 收入1611.18億(yi) 元,同比增長2.07%;歸母淨利潤577.51億(yi) 元,同比增長6.97%。

  建行實現營業(ye) 收入2322.3億(yi) 元,同比增長7.25%;實現淨利潤878.18億(yi) 元,其中歸屬於(yu) 本行股東(dong) 的淨利潤887.41億(yi) 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78%和6.77%。

  交行實現淨經營收入737.17億(yi) 元,同比增7.76%;淨利潤233.36億(yi) 元,同比增6.33%。

  股份行中,僅(jin) 浦發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增速優(you) 於(yu) 去年,其餘(yu) 增速均有所回落。

  與(yu) 大行和股份行相比,地方銀行表現更為(wei) 亮眼,農(nong) 商行中有6家維持了20%以上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其中,蘭(lan) 州銀行的淨利潤增速最高,一季度實現營業(ye) 總收入17.86億(yi) 元,同比下降1.58%;淨利潤4.90億(yi) 元,同比增長94.05%。杭州銀行次之,1至3月,該行實現營業(ye) 收入87.69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73%;實現歸屬於(yu) 公司股東(dong) 淨利潤33.09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39%。

  華西證券分析師劉誌平表示, 綜合上市銀行一季報業(ye) 績特點來看,受宏觀經濟以及資本市場影響,一季度銀行營收和利潤增速均趨緩,結構上零售貸款投放以及財富業(ye) 務中間收入受到一定製約,部分銀行資產(chan) 質量方麵風險有所暴露。與(yu) 此同時,銀行紛紛積極作為(wei) ,一方麵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尤其是對公貸款投放,保障“以量補價(jia) ”,另一方麵財富業(ye) 務在客群、渠道等領域積極推進,為(wei) 後續發力做好鋪墊。

  10家銀行率先下調撥備

  銀保監會(hui) 日前召開的專(zhuan) 題會(hui) 議強調,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you) 質上市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釋放更多信貸資源。4月13日的國常會(hui) 也提到,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

  撥備計提的反哺作用主要源於(yu) 疫情影響和銀行業(ye) “以豐(feng) 補歉”的傳(chuan) 統。根據銀保監會(hui) 數據,2021年底,中國商業(ye) 銀行撥備覆蓋率為(wei) 197%,其中大型商業(ye) 銀行去年第四季度末撥備覆蓋率為(wei) 239%,相較於(yu) 上年末增加了23個(ge) 百分點,遠高於(yu) 120%至150%的標準。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此次鼓勵大型銀行合理下調撥備覆蓋率,屬於(yu) “增量”支持政策舉(ju) 措,但整體(ti) 上與(yu) 2020年的政策思路保持一致,也就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促進經濟穩步複蘇。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10家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出現下降,分別是寧波銀行、招商銀行、滬農(nong) 商行、郵儲(chu) 銀行、重慶銀行、貴陽銀行、青農(nong) 商行、西安銀行、民生銀行、蘭(lan) 州銀行。

  從(cong) 下降幅度來看,招商銀行撥備覆蓋率下降21.19個(ge) 百分點至462.68%,下降幅度最大。滬農(nong) 商行緊隨其後,下降12.21%,貴陽銀行下降10.78%,其餘(yu) 銀行下降幅度均為(wei) 個(ge) 位數。

  “下調撥備覆蓋率有助於(yu) 銀行釋放更多資金。”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這部分被釋放的資金既可用於(yu) 增加不良貸款核銷,也可用於(yu) 增加信貸投放,有助於(yu) 銀行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目前來看,大型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相對較高,預計後續下調空間更大,釋放的資金也會(hui) 更多。

  多行信貸投放增量創新高

  一季度,金融機構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進一步增加。央行數據顯示,一季度末,全國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20.7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4.6%,其中信用貸款占比18.9%。3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利率為(wei) 4.93%,比年初低17個(ge) 基點。

  央行稱,一季度對個(ge) 體(ti) 工商戶和小微企業(ye) 主貸款的同比增速為(wei) 21.3%,均比各項貸款增速高出10個(ge) 百分點以上。這些貸款的投放有力支持了對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紓困幫扶,有利於(yu) 穩住市場主體(ti) 。

  麵對經濟三重壓力,大行發揮“頭雁”效應,進一步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多大行貸款增量創曆史新高,結構也持續優(you) 化。例如,工行表示,一季度加大向實體(ti) 經濟融資投放,貸款同比多增約2500億(yi) 元,增量創曆史新高。其中,境內(nei) 分行人民幣貸款增加9263.05億(yi) 元,增長4.89%。從(cong) 貸款結構看,高新技術領域貸款餘(yu) 額超過1.1萬(wan) 億(yi) 元,比年初增長超過8%。服務工業(ye) 振興(xing) 方麵,圍繞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等領域,加大信貸投放,製造業(ye) 貸款餘(yu) 額近2.5萬(wan) 億(yi) 元,比年初增長約3100億(yi) 元,增速為(wei) 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的2.8倍。

  中行一季度境內(nei) 人民幣貸款新增超6000億(yi) 元,同比多增量創曆史同期新高。其中,普惠金融貸款餘(yu) 額突破萬(wan) 億(yi) 元,新增1314億(yi) 元,增長14.91%;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貸款新增1389億(yi) 元,增長27%。

  建行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末,建行製造業(ye) 貸款餘(yu) 額1.93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新增2356億(yi) 元,增幅13.94%,同比多增1805億(yi) 元;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7554億(yi) 元,較年初新增836億(yi) 元,增幅12.45%。綠色貸款餘(yu) 額為(wei) 2.26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末增加2972.22億(yi) 元,增長15.14%。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原曉惠表示,一季度銀行貸款投放增長有明顯的聚焦性和針對性,信貸結構優(you) 化較明顯,製造業(ye) 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增長速度較快,高技術產(chan) 業(ye) 貸款投放力度也比較大,進一步支持了實體(ti) 經濟的發展。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