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疫情衝擊下如何穩經濟?國常會做了這些部署

發布時間:2022-05-17 09:41:00來源: 人民網-強國論壇

  5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下文簡稱“國常會(hui) ”)指出,受新一輪疫情、國際局勢變化的超預期影響,4月份經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內(nei) 外部風險挑戰增多。這將如何影響全年經濟走勢?本次國常會(hui) 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做出了一些具體(ti) 部署安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總體(ti) 來看,國常會(hui) 部署安排的核心是針對短期因素衝(chong) 擊,從(cong) 多個(ge) 方麵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使就業(ye) 和基本民生獲得有效保障。

  穩市場主體(ti) 為(wei) 就業(ye) 兜底

  國常會(hui) 指出,財政、貨幣政策要以就業(ye) 優(you) 先為(wei) 導向,退減稅、緩繳社保費、降低融資成本等措施,都著力指向穩市場主體(ti) 穩崗位穩就業(ye) ,以保基本民生、穩增長、促消費。

  “針對當前短期因素衝(chong) 擊和新的下行壓力,財政、貨幣政策要在擴大內(nei) 需等方麵發揮更顯著的作用。”張立群表示,財政政策與(yu) 貨幣政策聚焦於(yu) 支持困難行業(ye) 、群體(ti) 係統發力,不僅(jin) 能夠幫助超1.5億(yi) 個(ge) 市場主體(ti) 提高抗風險能力,還有利於(yu) 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從(cong) 增加需求和保持供應鏈穩定等多個(ge) 方麵,全麵改善市場主體(ti) 生存和發展條件,使就業(ye) 獲得兜底性保障。

  實際上,我國減稅降費等政策正在發力。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1980億(yi) 元。今年前4個(ge) 月共有9248億(yi) 元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上,助企紓困的政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國常會(hui) 要求,對當前有困難的企業(ye) 和職工,給予住房公積金政策支持。今年底前企業(ye) 申請即可緩繳,職工正常提取公積金和申請公積金貸款不受影響,預計減緩企業(ye) 負擔900多億(yi) 元。

  “國常會(hui) 想企業(ye) 之所想、急企業(ye) 之所急,盡量為(wei) 市場主體(ti) 解決(jue) 短期困難提供幫扶。”張立群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很多企業(ye) 目前經營困難突出,國常會(hui) 針對企業(ye) 遇到的困難,及時做出有針對性的應急部署,十分有助於(yu) 市場主體(ti) 的穩定。

  穩物價(jia) 為(wei) 基本民生做保障

  國常會(hui) 指出,確保物價(jia) 穩定。我國基本民生需求品供應是充裕的,但不可掉以輕心。要抓實糧食生產(chan) ,確保糧食產(chan) 量和供應穩定,夯實穩物價(jia) 基礎。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穩物價(jia) 的供給基礎是比較可靠的。”張立群表示,短期內(nei) ,由於(yu) 各種因素疊加,對於(yu) 一些生活消費品供給衝(chong) 擊較為(wei) 明顯,但是基於(yu) 我國強大的生產(chan) 供給能力特別是糧食和能源的保障能力,物價(jia) 平穩運行的總趨勢不會(hui) 改變。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的核心CPI穩中有降,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ge) 百分點;全國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PPI)同比上漲8.0%,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ge) 百分點。保供穩價(jia) 政策效果繼續顯現,調查的40個(ge) 工業(ye) 行業(ye) 大類中,價(jia) 格漲幅回落的有22個(ge) ,比上月增加1個(ge) 。

  國常會(hui) 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進一步暢通物流特別是重點地區物流,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

  張立群認為(wei) ,在散發疫情衝(chong) 擊之下,我國局部地區出現了生產(chan) 、物流受阻的情況,這對相關(guan) 市場供給形成一定壓力。所以,在疫情防控中,如何確保生活消費品充足供給,是現在各級政府要著力做細做好的重要工作。

  穩能源供應避免“拉閘限電”

  國常會(hui) 要求,確保能源正常供應;要優(you) 化政策、強化協調,安全有序釋放先進煤炭產(chan) 能。決(jue) 不允許出現拉閘限電。

  “今年大概率將不再發生拉閘限電的情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能源與(yu) 低碳經濟學係副係主任董康銀認為(wei) ,當前我國能源供應總體(ti) 穩定,這是保障不再發生“拉閘限電”的關(guan) 鍵,並且吸取去年“拉閘限電”教訓,各地政府提前布局、謀劃和出台有序用電方案,能夠有效避免此類現象在今年再次發生。

  人民網“強觀察”欄目梳理發現,國常會(hui) 近期多次提及能源問題。4月20日的國常會(hui) 指出,要立足我國國情,應對外部環境新挑戰,抓住重點,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繆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開工建設,促進能源結構持續優(you) 化。

  “作為(wei) 能源消費大國,能源供給安全事關(guan) 經濟發展全局。”董康銀表示,國常會(hui) 多次提及穩能源供給,主要是因為(wei) 在全球能源供應格局顯著變化,不確定因素增多的當下,我國海外能源進口安全與(yu) 保障麵臨(lin) 挑戰。同時,大宗能源商品國際價(jia) 格持續高位震蕩,國內(nei) 麵臨(lin) 輸入型通脹壓力,穩能源供給也是穩國內(nei) 物價(jia) 的重要舉(ju) 措之一。

  國常會(hui) 指出,在前期向中央發電企業(ye) 撥付可再生能源補貼500億(yi) 元、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注資200億(yi) 元基礎上,再撥付500億(yi) 元補貼資金、注資100億(yi) 元,支持煤電企業(ye) 紓困和多發電。

  “本次補貼力度非常大。”董康銀表示,本次補貼不僅(jin) 能解決(jue) 部分發電企業(ye) 的現實困難,還能夠有力提升可再生能源補貼預期,強化市場預期和市場信心,加速中央發電企業(ye) 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方經綸)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