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民間公益圖書館:用閱讀點亮城中村孩子前行的燈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日前,廈門實驗小學一年九班的同學們(men) 來到廈門高殿公益圖書(shu) 館,他們(men) 在這裏舉(ju) 行了捐贈儀(yi) 式,將145本童書(shu) 捐贈給圖書(shu) 館。同學們(men) 表示,要將學雷鋒、做好事的信念落實到行動中,為(wei) 公益事業(ye) 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段時間以來,廈門思明、湖裏、集美、同安等各區的城鄉(xiang) 接合部社區、城中村公益圖書(shu) 館蓬勃發展。這些公益圖書(shu) 館主要服務於(yu) 來廈務工人員子女,為(wei) 城中村的孩子創造了一個(ge) 良好的課外活動場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廈門多家民間公益團隊在各區的城鄉(xiang) 接合部社區、城中村創建30多家公益圖書(shu) 館,這些圖書(shu) 館不僅(jin) 為(wei) 孩子提供公共閱讀空間,還組織主題講座、心理輔導、誌願服務等,充分發揮公益平台的作用,用閱讀為(wei) 來廈務工人員子女點亮一盞前行的燈。
創建安全溫馨港灣
“許多來廈務工人員早出晚歸,無暇陪伴孩子,孩子一放學要麽(me) 在大街小巷溜達,要麽(me) 長時間在遊戲機前逗留,看了真是讓人心酸。”“鳥巢閱讀計劃”的發起人之一丁勇說,在孩子父母下班前的時間裏,孩子無論是一個(ge) 人在家,還是在街頭玩耍,他們(men) 的安全是沒有保障的。如果有一間家門口的圖書(shu) 館,孩子們(men) 放學後可以在這裏寫(xie) 作業(ye) 、看書(shu) ,等候著晚歸的父母,這對他們(men) 而言就是最好的安全港灣。
正是基於(yu) 這一想法,在政府和眾(zhong) 多社會(hui) 組織、愛心人士的支持下,“鳥巢閱讀計劃”在廈門島內(nei) 創建了安兜、西潘、高殿3家城中村公益圖書(shu) 館。
在高殿公益圖書(shu) 館,記者看到孩子有的埋頭認真做作業(ye) ,有的端坐在椅子上,或倚靠著書(shu) 架坐著,甚至幹脆趴在地上,聚精會(hui) 神地閱讀圖書(shu) 館裏的各種書(shu) 籍。
“以前放學後我不知道該去哪裏,就隻好瞎逛,逛到天黑才回家。現在一放學我就往這裏跑,隻想快點跑到這裏多看一會(hui) 兒(er) 書(shu) 。”陳國豪小朋友對記者說。
當天,陳國豪是值班的“小館長”。盡管隻有8歲,但他熟練地維護著圖書(shu) 館的秩序,不時提醒其他小朋友“佩戴好口罩”“保持安靜”,儼(yan) 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讀書(shu) 可以讓人提升素質、豐(feng) 富人生。”丁勇表示,希望通過推動公益圖書(shu) 館的建設,點亮孩子們(men) 的未來。
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圖書(shu) 館不僅(jin) 給孩子們(men) 提供一個(ge) 安全的地方,還會(hui) 帶給孩子們(men) 很多正向的、鼓勵性的東(dong) 西。”安兜圖書(shu) 館的專(zhuan) 職館長陳豔說,圖書(shu) 館應該成為(wei) 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一部分,給孩子以生命的滋養(yang) 。
有一天晚上,陳豔看到圖書(shu) 館裏有個(ge) 男孩神情十分沮喪(sang) ,行為(wei) 有些異常,通過交談發現,這個(ge) 男孩因為(wei) 手機的問題與(yu) 母親(qin) 發生衝(chong) 突,被他母親(qin) 趕了出來,已在外麵遊蕩了一天,沒去上學,也沒吃飯。陳豔一邊趕緊為(wei) 男孩買(mai) 來晚餐,一邊聯係男孩的母親(qin) 。除了當晚跟母子二人交談,陳豔還特意約男孩第二天來圖書(shu) 館對他進行開導。心結解開後,男孩高高興(xing) 興(xing) 回學校上學。從(cong) 此,男孩對陳豔十分信任,有什麽(me) 心裏話都願意找她說。
安兜圖書(shu) 館所在的安兜社區,是廈門島內(nei) 幾個(ge) 超大型流動人口聚集的城中村之一。在陳豔眼裏,安兜圖書(shu) 館有著與(yu) 眾(zhong) 不同之處:除了擁有圖書(shu) 館靜態、簡單的這一麵之外,這裏還與(yu) 城中村的孩子、家長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鏈接。
施善圖書(shu) 館出資人陳莉女士也認為(wei) ,圖書(shu) 館既要為(wei) 孩子們(men) 提供一個(ge) 安全有愛的環境,也要能陪伴孩子們(men) 全麵發展。
陳莉不僅(jin) 在圖書(shu) 館陪孩子們(men) 學習(xi) ,還在圖書(shu) 館旁邊建立了施善生態園,和孩子們(men) 一起回歸自然,一起養(yang) 雞、鴨等小動物。有時她還帶著孩子們(men) 走出去,關(guan) 愛環衛工人,教孩子們(men) “美麗(li) 廈門,從(cong) 我做起”,讓他們(men) 懂得去保護環境。
提供文化教育平台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廈門公益圖書(shu) 館不僅(jin) 是一個(ge) 閱覽圖書(shu) 的公共空間,同時也是一個(ge) 組織和舉(ju) 辦主題講座、心理輔導、誌願服務等活動的公益開放平台。
新廈門人圖書(shu) 館由思明區城市義(yi) 工協會(hui) 創辦。思明區城市義(yi) 工協會(hui) 秘書(shu) 長陳偉(wei) 說:“截至目前,新廈門人圖書(shu) 館已開展315場主題活動,參加誌願者3000人次。”
據介紹,新廈門人圖書(shu) 館公益課堂內(nei) 容分為(wei) 兩(liang) 大塊:一是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wei) 主題的品質修養(yang) 課;二是豐(feng) 富精神生活,涵蓋書(shu) 法傳(chuan) 承、音樂(le) 素養(yang) 、溝通技巧、文明禮儀(yi) 、閩南文化、弘揚非遺、垃圾分類等方麵。圖書(shu) 館還專(zhuan) 門設置心理谘詢室,每周固定時間由專(zhuan) 業(ye) 心理谘詢師為(wei) 孩子提供心理健康谘詢,多層次、多維度培養(yang) 孩子良好的行為(wei) 習(xi) 慣和正確價(jia) 值觀。圖書(shu) 館為(wei) 附近城中村的未成年人及家長提供了豐(feng) 富的精神食糧。
“每一個(ge) 人內(nei) 心都有美好的力量,世界就會(hui) 變得越來越美好。”陳偉(wei) 說,經過圖書(shu) 館的不懈努力,孩子、家長都進步了不少。孩子隨意丟(diu) 垃圾等不文明現象少了,如今,幾乎所有孩子都會(hui) 主動打招呼問好,遵守館內(nei) 的規章製度。與(yu) 此同時,家長打著赤膊大著嗓門接孩子的現象也沒再出現過,許多家長還逐漸形成了誌願服務意識,參與(yu) 到圖書(shu) 館的日常管理中,定期在圖書(shu) 館裏提供誌願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