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頻繁頭痛 竟與飼養鸚鵡有關
江門一女性近半年來頻繁頭痛,起初她以為(wei) 是“月子病”,後來陸續被告知可能是壓力大、更年期甚至是心理疾病。直到近日,才在廣州被確診為(wei) 隱球菌腦膜炎,而罪魁禍首竟與(yu) 其曾飼養(yang) 鸚鵡有關(guan) 。
田阿姨(化姓)今年49歲。大約從(cong) 去年11月開始,田阿姨就時不時頭痛。起初,頭痛並不明顯,開始以為(wei) 是當年生產(chan) 後沒有照顧好遺留下來的“月子病”,所以也就沒有過多留意。直到今年2月份,因為(wei) 頭痛得厲害,田阿姨才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才緩解了幾天,頭痛又加劇了。”田阿姨的丈夫張先生說。輾轉當地多家醫院,田阿姨被告知可能是因為(wei) 壓力大、更年期甚至是心理疾病,但對症藥物治療後,頭痛還是沒有緩解。為(wei) 尋求進一步診療,田阿姨來到廣東(dong) 三九腦科醫院。
該院接診的神經內(nei) 一科主任助理匡祖穎主治醫師根據患者的症狀體(ti) 征,認為(wei) 是腦膜炎的可能性較大。最終通過腰穿檢查在患者的腦脊液塗片中發現了隱球菌,從(cong) 而確診為(wei) 隱球菌腦膜炎。經過抗真菌等對因治療,脫水降顱壓、維持內(nei) 環境平衡等對症治療後,田阿姨的症狀逐漸好轉,於(yu) 近日出院。
追蹤溯源發現,田阿姨在去年10月曾養(yang) 過一對鸚鵡。廣東(dong) 三九腦科醫院副院長、神經內(nei) 科專(zhuan) 家王展航介紹,隱球菌屬於(yu) 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尤其在鳥類和禽類的糞便中大量存在。“而患者在給鸚鵡清潔糞便時沒有戴口罩和手套。”王展航進一步解釋,正常情況下,隱球菌極少致病,但人在長期勞累、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就可能受到真菌的機會(hui) 性感染。
“如果有鳥類、禽類接觸史並出現發燒、頭痛、嘔吐等症狀,一定要及時排除隱球菌感染的可能。”王展航提醒,日常飼養(yang) 或接觸鳥類、家禽及動物,要定期打掃保持環境衛生;清潔糞便時要戴上口罩和手套,采用“濕式作業(ye) ”,防止粉塵飛揚,以免致病微生物擴散到空氣中,被吸入人體(ti) 。(全媒體(ti) 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鄭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