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打造鄉村旅遊新業態
鄉(xiang) 味鄉(xiang) 景需求旺
貼近大自然的近郊遊、鄉(xiang) 村遊市場火爆。重慶市銅梁區在傳(chuan) 統農(nong) 家樂(le) 基礎上提檔升級,建成了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鄉(xiang) 村旅遊民宿,吸引眾(zhong) 多消費者前來體(ti) 驗。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重慶市銅梁區的鄉(xiang) 村民宿火了一把,全區59家鄉(xiang) 村民宿入住率達到100%,成為(wei) 假期旅遊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
銅梁的鄉(xiang) 村民宿靠什麽(me) 吸引消費者?記者近日來到銅梁,走訪了幾家鄉(xiang) 村民宿。
保留田園特色
銅梁區土橋鎮有著“蓮藕之鄉(xiang) ”的美譽,當地種有蓮荷1萬(wan) 多畝(mu) 。在土橋鎮六贏村,荷塘之畔坐落著8幢青磚黛瓦、古色古香的民宿小院,它們(men) 有一個(ge) 共同的名字:原鄉(xiang) 藕寓。
“五一”假期,重慶市民陳曦帶著家人在原鄉(xiang) 藕寓民宿裏住了3天。“這裏交通便利,環境優(you) 美,既能欣賞田園風光、采摘果蔬、體(ti) 驗農(nong) 耕樂(le) 趣,還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鄉(xiang) 土文化,回歸自然,釋放身心。”陳曦說。
“鄉(xiang) 土味”是鄉(xiang) 村民宿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原鄉(xiang) 藕寓民宿群不僅(jin) 最大程度保留了古舊民居的建築風貌,還把當地農(nong) 耕文化和“荷文化”元素植入其中。這裏的民宿依山傍水,院落裏有序擺放著石磨、水缸等農(nong) 家物件,房間內(nei) 部則用蓮蓬、荷葉、荷花等物品進行裝潢,營造出沉浸式體(ti) 驗鄉(xiang) 村文化的居住環境。
原鄉(xiang) 藕寓民宿負責人唐韻秋介紹,2020年,土橋鎮六贏村和慶林村共同成立了原鄉(xiang) 藕寓旅遊民宿經營公司,采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統籌、管理公司出資、農(nong) 戶房屋入股的方式建設運營原鄉(xiang) 藕寓民宿。“民宿不僅(jin) 盤活了鄉(xiang) 村閑置資源,也讓村民們(men) 的腰包鼓了起來。”唐韻秋說,原鄉(xiang) 藕寓民宿共有30多個(ge) 房間,去年住宿和餐飲營業(ye) 收入超過50萬(wan) 元,還帶動了當地土特產(chan) 銷售30多萬(wan) 元。
在銅梁,像原鄉(xiang) 藕寓這樣保留原汁原味鄉(xiang) 土風情的民宿還有不少。記者在巴川街道玉皇村采訪時看到,幾戶閑置農(nong) 房也被改造成了民宿,每戶民宿由青石步道相連,空閑的土地上種起花草,靠牆處擺放著風車、石磨、對窩、石碾等老物件。
“近年來,銅梁區在傳(chuan) 統農(nong) 家樂(le) 基礎上提檔升級,打造特色農(nong) 家樂(le) 及旅遊民宿59家、房間700餘(yu) 個(ge) ,涵蓋高中低各檔次,有效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遊客的多樣需求。”銅梁區文化旅遊委副主任李亞(ya) 告訴記者,目前,該區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安居示範片、西郊示範片、淮遠示範片內(nei) ,建成了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鄉(xiang) 村特色的旅遊民宿,推動旅遊民宿從(cong) 傳(chuan) 統住宿功能向休閑體(ti) 驗、康養(yang) 度假等功能延伸。
提升服務品質
亭台樓閣、曲徑回廊、小橋流水、花木扶疏……走進位於(yu) 銅梁區南城街道西來村的西郊雅社民宿,一幅如詩如畫的江南庭院圖景呈現在眼前。“這是一個(ge) 主打園林景觀的鄉(xiang) 村民宿,總景觀麵積8000平方米,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民宿負責人朱子涵說。
今年30歲的朱子涵從(cong) 事民宿管理工作已有6個(ge) 年頭。2019年,他從(cong) 成都來到銅梁,加入重慶玄天湖文化旅遊開發公司,負責公司旗下西郊雅社等5家鄉(xiang) 村民宿的日常管理。在他看來,當前,民宿消費呈現群體(ti) 年輕化、需求多樣化等特征,隻有不斷創新提升民宿品質,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ge) 性化需求,提升市場競爭(zheng) 力。
摒棄以往統一化的風格,重慶玄天湖文化旅遊開發公司打造出的5家鄉(xiang) 村民宿風格迥異,特色鮮明。比如,黃門小築民宿主打書(shu) 香文化體(ti) 驗,在房屋設計中融入了銅梁龍文化和書(shu) 畫藝術,文藝氣息濃鬱;荷和原鄉(xiang) 民宿依托毗鄰愛蓮湖的地理優(you) 勢,突出湖景主題,每個(ge) 房間均設立了獨立的觀景陽台,並以蓮或荷相關(guan) 的文字命名,給遊客“觀名即見景”之感。
為(wei) 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民宿產(chan) 品多元化、個(ge) 性化需求,朱子涵經常向遊客發放問卷調查。“主要是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動機和滿意度,比如對民宿的硬件設施要求、用餐要求,希望購買(mai) 到哪些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等,通過調研掌握的情況,對住宿和餐飲服務進行產(chan) 品創新優(you) 化。”朱子涵說。
值得一提的是,銅梁區還不斷加大鄉(xiang) 村民宿市場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建立起統一宣傳(chuan) 營銷、統一登記分配、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收費結賬的“四統一”標準化管理運營機製。目前,銅梁區月色雅築、原鄉(xiang) 小憩、荷和原鄉(xiang) 等5家鄉(xiang) 村民宿已實現預訂客戶統一登記,根據遊客需求和房源配置進行統一推介和調配,促進資源優(you) 化配置。
融合多種業(ye) 態
銅梁區土橋鎮愛蓮湖畔,蓮鄉(xiang) 茶宿民宿的主人劉曉妍正坐在椅子上縫製手工包,不時起身招呼前來住宿的客人。自2017年開業(ye) 以來,她和丈夫創業(ye) 打造的這家民宿生意一直很好。“還有不少遊客喜歡我製作的文創手工包,一買(mai) 就是好幾個(ge) 。”劉曉妍說。
蓮鄉(xiang) 茶宿門外是荷和印象文創街。長約300米的街道上遍布陶器、竹編、龍燈彩紮等多家店鋪和展館,琳琅滿目的文創產(chan) 品與(yu) 土特產(chan) 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來購買(mai) 。“遊客除了注重民宿住宿品質外,也更加看好地方民俗文化、藝術教育等在地化體(ti) 驗。”土橋鎮宣傳(chuan) 委員黃萍告訴記者,當地通過“民宿+文創”的方式,為(wei) 遊客創造出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民宿體(ti) 驗場景,豐(feng) 富遊客對鄉(xiang) 村旅遊的消費體(ti) 驗。
圍繞民宿產(chan) 業(ye) ,銅梁區近年來積極引導戶外運動、生態觀光、養(yang) 生度假、懷舊體(ti) 驗等旅居要素與(yu) 鄉(xiang) 村民宿發展有效融合,探索出了“民宿+非遺”“民宿+藝術”“民宿+書(shu) 屋”等融合發展方式,形成了以民宿帶動多業(ye) 聯動、多業(ye) 融合的鄉(xiang) 村旅遊新業(ye) 態,促進了鄉(xiang) 村旅遊消費市場蓬勃發展。
“經過多年建設發展,目前銅梁區打造了多個(ge) 非遺遊、古城遊、鄉(xiang) 村遊、紅色遊等不同主題的鄉(xiang) 村民宿,鄉(xiang) 村民宿產(chan) 品體(ti) 係較為(wei) 完善,能滿足遊客觀光遊、休閑遊、度假遊、研學遊等多種消費需求。”李亞(ya) 說,下一步,該區將在民宿集聚區常態化開展各種主題節會(hui) 和非遺展演,同時建設完善遊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打通鄉(xiang) 村旅遊民宿目的地“最後一公裏”。(吳陸牧 冉瑞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