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整牙熱” 該降降溫了
● 有醫生認為(wei) ,兒(er) 童在8至10歲時,上頜骨發育最活躍,是做前方牽引治療骨性反頜的最佳時機,此時矯正事半功倍
● 目前市麵上的商業(ye) 性兒(er) 童口腔機構,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商家為(wei) 了吸引客戶,刻意製造焦慮,拿越早矯治越好的營銷話術來誤導家長,不僅(jin) 導致牙齒矯正日益低齡化,還導致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屢屢出現
● 對於(yu) 部分虛假宣傳(chuan) 、兜售“牙齒矯正焦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商家,監管部門應采取嚴(yan) 厲措施予以整頓,打擊社交媒體(ti) 上的虛假文案,督促醫療機構規範經營,禁止違規操作。可以探索製定兒(er) 童牙齒矯正治療標準,厘定適合矯治的年齡段,除非特殊情況,嚴(yan) 禁違規實施牙齒矯正治療手術
發現寶寶有些“地包天”,福建福州居民梅女士在當地一家連鎖口腔診所矯正科醫生的建議下,給3歲的孩子戴上了活動矯正器。
隨著口腔正畸風靡一時,梅女士此舉(ju) 並不奇怪。《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谘詢了北京、天津等地6家連鎖口腔診所得知,為(wei) 兩(liang) 三歲孩童谘詢和做口腔正畸的家長近年來越來越多,幼童矯治療程報價(jia) 一般在3500元至六七千元,如果治療周期長並采用隱形矯正器等,所需費用可能達數萬(wan) 元。有的口腔診所甚至建議一歲半的兒(er) 童佩戴矯正器。
這一現象背後,是家長的“顏值焦慮”和商家的營銷話術。比如,有的商家宣稱,牙頜畸形越早治療,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越低,效果好、不複發。
事實果真如此嗎?兒(er) 童牙齒正畸過早矯正會(hui) 產(chan) 生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兒(er) 童矯治增多
辯證看待需求
見寶寶戴著矯正器很不舒服,梅女士心疼不已,縮短了佩戴時間。一個(ge) 月後複查結果顯示,沒有一點效果。醫生見狀,便要求孩子必須一天24小時佩戴矯正器,並解釋說“剛開始戴,吃東(dong) 西肯定會(hui) 痛,會(hui) 有些困難,適應了就好了”,同時建議先佩戴矯正器半年,每個(ge) 月複診一次。
某口腔診所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早期矯治可以預防孩子變成骨性包天,幫助麵部正常成長,一般來說3至5歲就可以進行治療,而且效果比較好。如果是先天性反頜,孩子在6至8歲和12至17歲還要繼續進行兩(liang) 個(ge) 周期的治療。”
那麽(me) ,兩(liang) 三歲的孩子到底能否進行口腔正畸?低齡幼兒(er) 進行口腔正畸是否安全呢?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徐寶華結合國外調查結果研究發現,兒(er) 童在8至10歲時,上頜骨發育最活躍,是做前方牽引治療骨性反頜的最佳時機,此時矯正事半功倍。
也有醫生認為(wei) ,對於(yu) 不良習(xi) 慣以及發育性畸形,如小下巴、麵部左右不對稱、嚴(yan) 重的齙牙和嚴(yan) 重的牙齒擁擠不齊、麵部肌肉功能異常,這些均影響麵部骨骼的正常發育和口腔功能,隻要孩子配合,越早矯正效果越好,但一般還是要在3歲之後。
安徽省宿州市王標口腔門診口腔正畸科醫生王林向記者介紹,口腔問題因患者個(ge) 體(ti) 差異、症狀不同而異,牙齒矯正的時間往往在幾個(ge) 月甚至一年以上。家長應當從(cong) 小定期帶孩子做口腔檢查,或者在發覺孩子牙齒生長有問題時及時向醫生了解情況和最佳治療時機。過早矯正可能會(hui) 直接影響乳牙的發育、恒牙的替換,過晚矯正可能導致麵部明顯畸形,影響口腔功能和健康。
“如果孩子的牙齒隻是輕微錯頜,一般而言沒太大影響,讓其自然生長就會(hui) 變得正常。如果孩子是因為(wei) 不良習(xi) 慣,比如咬筆頭、啃手指甲等導致牙齒錯頜,家長需要糾正並監督孩子改掉這些不良習(xi) 慣;如果難以改變習(xi) 慣,一般建議家長選擇功能性矯正進行早期預防性矯正。”王林說,這種功能性矯正不會(hui) 采用鋼絲(si) 牙套,能減少對兒(er) 童牙齒的損傷(shang) ,佩戴時也比較舒適,不會(hui) 有強烈的口腔異物感。
營造焦慮氛圍
水平參差不齊
天津市河東(dong) 區居民李女士有一個(ge) 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er) 。今年4月,李女士發現孩子所在班級有不少學生都戴著牙套,便琢磨著給女兒(er) 也買(mai) 個(ge) 矯正器讓她“變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家長關(guan) 注牙齒正畸的動力不僅(jin) 是讓口腔更健康,還會(hui) 考慮美觀。在“顏值經濟”的影響下,再加上各類App內(nei) 種草筆記、商家宣傳(chuan) 等,容貌焦慮已經“卷”到了牙齒上,一口整齊的大白牙成了當下高顏值的標配。
一些商家抓住家長的這種心理,鼓吹“牙頜畸形越早治療,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越低”“基本不複發”“長得好看才會(hui) 被人喜歡”等。
在中國衛生法學會(hui) 常務理事、北京華衛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鄧利強看來,商家的這些營銷話術是導致口腔正畸市場過度低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兒(er) 童的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過度追求所謂的‘美’,未來可能會(hui) 形成畸形審美觀,這不利於(yu) 孩子的成長。另外,考慮到對幼兒(er) 的人道關(guan) 懷和正畸過程可能對幼兒(er) 產(chan) 生的心理影響,也不倡導一味進行過早矯治。”鄧利強說。
此外,王林提醒,牙齒正畸和整形是兩(liang) 碼事,正畸是醫療行為(wei) 。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矯正後,一個(ge) 人的麵部形態往往會(hui) 得到改善,正麵和側(ce) 麵、下巴線條等較之前可能都有所不同。
據艾媒網數據,過去5年,中國口腔醫療行業(ye) 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為(wei) 16%,至2020年,市場規模已超過一千億(yi) 元,同比增長7.8%,預計到2035年,口腔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wan) 億(yi) 元。
但在口腔醫療行業(ye) 高速發展的同時,目前國內(nei) 牙齒正畸市場上的專(zhuan) 業(ye) 正畸醫生數量非常稀少,缺口極大。
灼識谘詢今年4月11日發布的《2022年全球及中國隱形矯治行業(ye) 藍皮書(shu) 》指出,以2020年的數據為(wei) 例,美國約有158400名全科牙醫及10800名正畸醫生,相當於(yu) 每10萬(wan) 人中有47.8名全科牙醫及3.3名正畸醫生。
對比來看,中國約有277500名全科牙醫與(yu) 6100名正畸醫生,相當於(yu) 每10萬(wan) 人中僅(jin) 有19.5名全科牙醫及0.4名正畸醫生,顯著低於(yu) 口腔醫學較為(wei) 發達的國家,缺口極大。
記者采訪發現,口腔正畸市場中還存在機構虛假宣傳(chuan) 、低價(jia) 誘導消費等問題。
記者在某社交平台發表“想要為(wei) 孩子進行口腔正畸”的評論後,很快便收到某口腔診所客服助理免費矯正牙齒的私信,稱凡是有牙齒不齊、齙牙、“地包天”、牙齒稀疏等問題,都可以來店參加免費體(ti) 驗矯正方案活動,包含口腔全景側(ce) 位拍片和口腔CT,數字化口掃分析,提前預知矯正後效果,還有正畸專(zhuan) 家一對一麵診。
但記者進一步谘詢後得知,需要通過分期付款才能參加這項活動。還有多位網友在第三方監督平台投訴稱,該診所還有很多沒聽過的項目需要收費。
在一些社交平台,記者發現還有些機構通過招募流量博主宣傳(chuan) 推廣隱形牙套產(chan) 品,發布使用體(ti) 驗和正麵評價(jia) 來吸引顧客。其中一些博主發布的圖文內(nei) 容最後被證實是根據宣傳(chuan) 文案虛假編撰的。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20年12月16日,上海趣摩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與(yu) 正雅齒科簽訂了《服務訂單》,約定於(yu) 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2月10日,正雅齒科通過上海趣摩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隨機招募400名流量博主在某電商平台App上宣傳(chuan) 推廣其銷售的隱形牙套產(chan) 品。
多位受訪的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隨著口腔正畸低齡化趨勢日盛,一些資質有問題、涉嫌虛假宣傳(chuan) 的口腔診所很可能成為(wei) 兒(er) 童正畸時選擇的機構,如此將會(hui) 給兒(er) 童帶來極大風險。
“目前市麵上的商業(ye) 性兒(er) 童口腔機構,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商家為(wei) 了吸引客戶,刻意製造焦慮,拿越早矯治越好的營銷話術來誤導家長,不僅(jin) 導致牙齒矯正日益低齡化,還導致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屢屢出現。”鄧利強說。
樹立正確觀念
協力解決(jue) 問題
如何給過度低齡化的口腔市場降溫?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嶽向記者介紹,兒(er) 童正畸的低齡化和之前國家整頓的生長激素濫用問題類似,這兩(liang) 類醫療亂(luan) 象的本質都是過度醫療,即違反診療規範對患者實施不必要的治療行為(wei) 。
“對於(yu) 過度醫療行為(wei) ,一方麵要對違法者進行相應懲戒;另一方麵,醫療行業(ye) 協會(hui) 有關(guan) 專(zhuan) 家要對這種醫療亂(luan) 象及時反饋,通過社會(hui) 傳(chuan) 媒進行正麵反映和宣教,讓公眾(zhong) 意識到過早或過度對兒(er) 童進行正畸治療,可能對孩子產(chan) 生副作用和不利後果。”王嶽說。
2021年8月1日,中華口腔醫學會(hui) 發布聲明稱,強烈反對和抵製無醫療資質的人員從(cong) 事口腔美容活動,明確指出對牙齒的處置屬於(yu) 醫療行為(wei) ,不存在“非醫療美牙”的概念,直指口腔美容的合規性,引起廣泛關(guan) 注。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guan) 於(yu) 開展2022年度全國民營醫院專(zhuan) 項巡查行動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3月起,組織開展為(wei) 期1年的全國民營醫院專(zhuan) 項巡查行動。江蘇省也出台了《商業(ye) 廣告代言行為(wei) 監管執法指南》,禁止以“種草”變相發布廣告。
鄧利強認為(wei) ,醫療機構應該遵循醫療標準和規範,將患者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嚴(yan) 格遵守科學治療原則。對於(yu) 部分虛假宣傳(chuan) 、兜售“牙齒矯正焦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商家,監管部門應采取嚴(yan) 厲措施予以整頓,打擊社交媒體(ti) 上的虛假文案,督促醫療機構規範經營,禁止違規操作。可以探索製定兒(er) 童牙齒矯正治療標準,厘定適合矯治的年齡段,除非特殊情況,嚴(yan) 禁違規實施牙齒矯正治療手術。
“隻有消費者、經營者、監管者共同努力,才能解決(jue) 口腔正畸市場過度低齡化的問題。”鄧利強說。(見習(xi) 記者 張守坤 記者陳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