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從黨的百年奮鬥中汲取智慧力量

發布時間:2022-05-24 10: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撰寫(xie) 書(shu) 評心得、開展讀書(shu) 分享、融入思政課堂……通俗理論讀物《百年大黨(dang) 麵對麵》一經出版發行,便引發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該書(shu) 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清新簡潔的文風、活潑多樣的形式寓教於(yu) 樂(le) ,幫助大眾(zhong) 全麵了解黨(dang) 史,不斷增強曆史自信和曆史自覺。

  作為(wei) “理論熱點麵對麵”係列叢(cong) 書(shu) 最新“成員”,這部著作由中宣部理論局組織撰寫(xie) ,對“為(wei) 什麽(me) 建黨(dang) 百年之際我們(men) 黨(dang) 要作出第三個(ge) 曆史決(jue) 議”“為(wei) 什麽(me) 說‘兩(liang) 個(ge) 確立’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等13個(ge) 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答,引導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增強理論學習(xi) ,從(cong) 百年黨(dang) 史中重溫初心使命、汲取智慧力量。

  “這部理論著作用‘身邊事’講‘天下事’,用‘家常話’講‘大道理’,成為(wei) 理論激活時代熱點的一把‘金鑰匙’。”

  “通覽全書(shu) ,百年黨(dang) 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清晰呈現,躍然於(yu) 字裏行間。”

  “該書(shu) 借事言理、托物立論,對百年大黨(dang) 和黨(dang) 的百年曆史進行立體(ti) 化闡述,形成了‘沉浸式閱讀’的創新風格。”

  ……

  讀罷《百年大黨(dang) 麵對麵》,許多專(zhuan) 家學者紛紛點讚。

  理論讀物“火”起來,讓專(zhuan) 家學者不覺得淺,更要普通群眾(zhong) 不覺得深。

  走進重慶市重慶書(shu) 城,黨(dang) 政讀書(shu) 專(zhuan) 區前,《百年大黨(dang) 麵對麵》被擺放在顯眼位置,吸引不少讀者駐足瀏覽。

  “這本書(shu) 讓學習(xi) 黨(dang) 史變得如此有溫度,讓人感覺眼前一亮。”翻閱此書(shu) ,家住重慶市渝北區的羅先生手不釋卷。他買(mai) 了兩(liang) 本,一本送給正讀大學的孩子,一本留給自己。

  該書(shu) 緊密結合幹部群眾(zhong) 思想實際,堅持寓事於(yu) 論、寓深於(yu) 淺、寓情於(yu) 理,對重大問題講得實、講得清、講得透,不僅(jin) 信息量大,而且可讀性強,受到群眾(zhong) 好評。

  深入基層,基層百姓充分感受黨(dang) 史學習(xi) 熱潮;走進學校,用百年奮鬥啟迪莘莘學子。

  5月19日,山西太原,中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裏,一場以“提升思政課程教學質量”為(wei) 主題的學術研討會(hui) 線上線下結合如期舉(ju) 行,現場思想交流不斷、氣氛十分熱烈。

  研討會(hui) 上,大家紛紛將目光聚焦於(yu) 《百年大黨(dang) 麵對麵》,分享了將這本書(shu) 納入思政課及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發展教學的心得體(ti) 會(hui) 。

  “闡釋百年黨(dang) 史、聚焦立德樹人,這是我們(men) 教學的重要任務。”中北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趙笑蕾說,“我們(men) 將繼續探索讓黨(dang) 的創新理論成果進入思政課堂,充分發揮《百年大黨(dang) 麵對麵》育人成效,讓學生在深化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過程中提高認識、學有所得。”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院的楊瀾潔表示,回望曆史,我們(men) 要從(cong) 曆史深處汲取那些曆經歲月洗練的智慧,以便把握現在、啟迪未來。“掩卷而思,《百年大黨(dang) 麵對麵》使我們(men) 在重溫黨(dang) 的曆史、領悟黨(dang) 的經驗中,強烈感受到內(nei) 心的無比澎湃和腳下的無窮力量。”楊瀾潔說。

  作為(wei) 黨(dang) 史學習(xi) 的生動教材,其“生動”不但體(ti) 現在通俗耐讀的語言表達,更體(ti) 現在豐(feng) 富多樣的閱讀載體(ti) 。

  編者精心編製了“知識通鑒”“史海鉤沉”“今日史記”“黨(dang) 史一頁”“問與(yu) 答”“深度閱讀”等資料欄目,既有大量的生動圖說,又有深度閱讀的掃碼鏈接,圖文結合、線上線下結合的立體(ti) 呈現,相得益彰、引人入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趙義(yi) 良表示,本書(shu) 延續以往的風格,在載體(ti) 多樣化方麵做了進一步探索,如此多元化的呈現方式也為(wei) 黨(dang) 的創新理論成果落地生根提供了新的土壤和窗口。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王子銘、劉揚濤)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