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抓實“三夏”工作 夯實全年糧食生產基礎
央視網消息:目前,我國北方地區春播處於(yu) 掃尾階段,南方春播已於(yu) 4月底結束,進入夏收夏種時期。眼下,小麥陸續進入成熟期,我國從(cong) 南到北陸續開鐮。各地抓實抓細夏收夏種夏管各項工作,確保夏糧顆粒歸倉(cang) ,夯實全年糧食生產(chan) 基礎。此外,陝西、新疆、山東(dong) 等多省區陸續開啟大規模海水稻插秧。
目前,各地正努力組織好跨區機收作業(ye) ,全力保障小麥機收順利開展。在浙江金華,小麥農(nong) 場搶抓晴好天氣,紛紛開鐮收割。
河南是我國小麥主產(chan) 區,這兩(liang) 天,南陽的小麥已陸續成熟,迎來收割“第一鐮”。雖然播種較晚,但因為(wei) 今年雨水充足墒情較好,中後期管理到位,畝(mu) 產(chan) 能達到約800斤。今年陝西小麥播種麵積1440萬(wan) 畝(mu) ,主要集中在關(guan) 中平原。農(nong) 業(ye) 部門近千名幹部包鎮進村,提供技術幫扶。
全國多地開啟大規模“海水稻”插秧
耐鹽堿水稻俗稱“海水稻”。從(cong) 2012年開始,“海水稻”在全國得到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大麵積推廣。日前,陝西、新疆、山東(dong) 等地陸續開啟大規模“海水稻”插秧。
在陝西延安南泥灣,今年海水稻擴種到1000畝(mu) ;新疆喀什帕哈太克裏鄉(xiang) 通過改良鹽堿地,種上了1.3萬(wan) 畝(mu) 海水稻;山東(dong) 濰坊海水稻的種植麵積上升到5.8萬(wan) 畝(mu) ,比去年擴大了一倍多;而山東(dong) 東(dong) 營今年預計實現種植海水稻31萬(wan) 畝(mu) 。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有8個(ge) 耐鹽堿水稻品種已通過國家耐鹽堿區域試驗審定,推廣種植麵積達到60萬(wan) 畝(mu) ,分布於(yu) 黑龍江、遼寧、內(nei) 蒙古、新疆、陝西、山東(dong) 、江蘇、浙江等10多個(ge) 省區市,覆蓋全國主要鹽堿地類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