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春天的故事|多地增強縣城產業支撐能力
天津薊州區:農(nong) 家老院改出特色
初夏雨後,山裏的空氣格外清新。作為(wei) 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區,薊州區著眼於(yu) 傳(chuan) 統農(nong) 家院升級改造,通過配套實施於(yu) 橋水庫水源保護、國家生態儲(chu) 備林基地、礦山創麵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改造項目,一批老舊農(nong) 家院變身為(wei) 特色民宿,為(wei) 當地鄉(xiang) 村旅遊注入新動力。
郭家溝村位於(yu) 薊州最北的下營鎮,2012年由政府主導整體(ti) 打造,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旅遊村,家家戶戶經營農(nong) 家院。2021年10月份,該村突然閉門謝客、改造升級。不愁客源的郭家溝村為(wei) 何整體(ti) 改造?“我們(men) 需要觀念的更新。”郭家溝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胡金領說,郭家溝發展旅遊10年,已到瓶頸期,如不提質升級,坐吃山空隻會(hui) 砸了招牌、被市場淘汰。
經過策劃設計,郭家溝正式閉園升級改造。今年“五一”小長假,經曆7個(ge) 月蓄力的郭家溝再次與(yu) 遊客見麵:寬敞明亮的遊客中心,貫穿南北的環村水係,以及新打造的萌寵樂(le) 園、磨盤過水橋、水上樂(le) 園都讓遊客連連稱讚。
村裏的環境大變樣,經營農(nong) 家院的村民也自發開始提升改造。改善外觀、更新家具、改變布局,如今的郭家溝村內(nei) 仍能見到提升改造的場景。“提升改造前,郭家溝村每年能接待遊客15萬(wan) 到20萬(wan) 人次,提升改造後預計將吸引30萬(wan) 人次遊客,郭家溝村會(hui) 越來越好。”胡金領說。
有了硬件,如何發掘特色民宿設計?在穿芳峪鎮東(dong) 水廠村,今年33歲的劉小靜過去是一家老舊農(nong) 家院的經營者,遊客每人每天100元還包三餐,她忙碌一年收入平平。2021年,聽聞薊州區正舉(ju) 辦民宿設計大賽,劉小靜動心了。
“開始家人不同意,認為(wei) 花這麽(me) 多錢去翻建農(nong) 家院劃不來。”劉小靜說,在薊州區文旅局幫助下,她爭(zheng) 取到商業(ye) 銀行貼息貸款,2021年6月改造工程啟動,房間數由8間改成6間,房間內(nei) 部空間擴大,家具全換成精品。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劉小靜的特色民宿每天都爆滿,收入明顯增加。
薊州區文旅局局長張文軍(jun) 說,經過自2020年以來,以高端精品化、中端舒適化、低端規範化為(wei) 目標,全區大力實施的農(nong) 家院提升改造三年行動工程,高端民宿已成為(wei) 薊州新亮點。今年,“薊州梨園情踏青賞花親(qin) 子休閑之旅”和“薊州遇見春天·一如‘薊’往之旅”兩(liang) 條線路入選全國鄉(xiang) 村旅遊精品線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琳)
寧夏賀蘭(lan) 縣:產(chan) 城一體(ti) 融合發展
5月的寧夏平原滿目翠綠。清晨,緊挨農(nong) 田的賀蘭(lan) 縣城熱鬧起來。一車車農(nong) 產(chan) 品進入城南的德勝工業(ye) 園區,在這裏加工後,經京藏高速公路、青銀高速公路、109國道運往各地。
賀蘭(lan) 縣在寧夏頗具名氣,不僅(jin) 集聚了寧夏最多的汽車4S店,也集聚了寧夏最多的知名食品加工企業(ye) 。德勝工業(ye) 園區建於(yu) 2002年,目標是建成新型工業(ye) 城。多年來,賀蘭(lan) 縣堅定不移地走產(chan) 業(ye) 引領城鎮化道路,將食品加工、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列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並實現長足發展。“以二產(chan) 帶動一產(chan) 和三產(chan) 發展,賀蘭(lan) 縣發揮了縣城集聚產(chan) 業(ye) 、縣城帶動鄉(xiang) 村的重要作用。”賀蘭(lan) 縣發改局副局長範芮說。
走進德勝工業(ye) 園區,商鋪林立,招牌耀眼。最初,這裏與(yu) 縣城屬於(yu) “兩(liang) 張皮”。伴隨著城鎮化進程,這裏已與(yu) 縣城融為(wei) 一體(ti) ,產(chan) 業(ye) 遍地開花,“產(chan) 城一體(ti) ”的特點日漸凸顯。
在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工人們(men) 正在忙著作業(ye) 。該公司目前已經上市的產(chan) 品有枸杞幹果、枸杞保健品、枸杞休閑食品、枸杞飲品四大係列70多款產(chan) 品,年產(chan) 值3.2億(yi) 元。
城裏忙加工,鄉(xiang) 下忙種植。在賀蘭(lan) 縣洪廣鎮,該公司1500畝(mu) 的枸杞種植基地生機勃勃。這個(ge) 基地為(wei) 縣城的工廠提供原料,季節性吸納農(nong) 民工1200多人,帶動農(nong) 民工收入1800多萬(wan) 元,有力帶動了洪廣鎮鄉(xiang) 村經濟發展。“目前,我們(men) 正在種植基地建設枸杞小鎮,目標是發展旅遊業(ye) ,讓枸杞產(chan) 品、枸杞文化和生態旅遊相輝映,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姚衛鶴說。
近年來,以枸杞企業(ye) 為(wei) 基礎,賀蘭(lan) 縣大力推進枸杞科技研發、基地種植、生產(chan) 加工、市場營銷、文化旅遊“五位一體(ti) ”發展。2021年,全縣枸杞及枸杞芽菜種植麵積2460畝(mu) ,產(chan) 值5023萬(wan) 元。園區枸杞相關(guan) 企業(ye) 共實現二三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7.05億(yi) 元。
為(wei) 滿足個(ge) 性化、高檔化、時尚化消費需求,2021年以來,賀蘭(lan) 縣發力新食品產(chan) 業(ye) ,提出了打造百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目標,加快推進綠色食品加工產(chan) 業(ye) 園建設,通過龍頭企業(ye) 帶動,產(chan) 業(ye) 鏈延伸,實現更高附加值。目前,賀蘭(lan) 工業(ye) 園區擁有食品企業(ye) 46家,涵蓋乳製品、糧油、烘焙食品、釀酒等門類,規模以上企業(ye) 有15家,占賀蘭(lan) 工業(ye) 園區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38.9%,全縣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轉換率達68%。2021年,全縣綠色食品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50.9億(yi) 元。
加工業(ye) 帶動了產(chan) 業(ye) 的前延後伸。目前,賀蘭(lan) 縣基本形成了優(you) 質大米、綠色蔬菜、水產(chan) 、奶產(chan) 業(ye) 、釀酒葡萄五大區域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特色農(nong) 業(ye) 占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達94.5%。“按照‘一產(chan) 是基點,二產(chan) 是重點,三產(chan) 是亮點’的發展思路,通過緊密的利益聯結機製,賀蘭(lan) 縣強力推動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力促一二三產(chan) 業(ye) 高質量融合發展,助推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賀蘭(lan) 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吳雪玲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拓兆兵)
黑龍江青岡(gang) 縣:鮮食玉米成了“金棒棒”
5月中旬,在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gang) 縣隨處能看到玉米播種的繁忙景象。在青岡(gang) ,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集群加速崛起,一穗穗鮮食玉米成為(wei) 撬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金棒棒”。
“綏化鮮食玉米”是全國首例以鮮食玉米命名的地理標誌產(chan) 品,青岡(gang) 則是綏化鮮食玉米的主產(chan) 區。青岡(gang) 地處鬆嫩平原腹地寒地黑土核心區,適宜的氣候條件造就了鮮食玉米甜糯品質。作為(wei) “全國鮮食玉米新品種示範基地”,青岡(gang) 著力打造“青岡(gang) 玉米糯又甜”區域公共品牌。
近年來,青岡(gang) 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集群不斷壯大,已經形成區域化發展、產(chan) 業(ye) 化經營、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的新型生產(chan) 加工體(ti) 係。青岡(gang) 縣蔬菜(鮮食玉米)協會(hui) 會(hui) 長高文祥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今年,青岡(gang) 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迎來新發展,全縣鮮食玉米種植麵積增長至17萬(wan) 畝(mu) ,總產(chan) 量將達3.74億(yi) 穗,預計產(chan) 值6億(yi) 元。鮮食玉米加工企業(ye) 23家,鮮食玉米年加工能力4億(yi) 穗,新增產(chan) 能0.5億(yi) 穗。
青岡(gang) 縣萬(wan) 德福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阮萬(wan) 超告訴記者,要想保證鮮食玉米品質,離不開標準化規範化種植和加工,在品種選擇、播期確定、機械耕作、隔離種植、綠色防治、配方施肥、采摘收獲、加工速凍、冷藏、包裝運輸等環節,形成一整套適宜鮮食玉米生產(chan) 加工的技術模式。
“青岡(gang) 鮮食玉米全部采用綠色生產(chan) 技術規程,從(cong) 采摘到加工冷凍存儲(chu) ,6個(ge) 小時內(nei) 即可完成,保證了鮮食玉米的新鮮口感。”大董黑土地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尹德才說,通過“互聯網+”可追溯體(ti) 係建設,實現了鮮食玉米全程質量監控,由青岡(gang) 鮮食玉米製成的玉米粒、玉米餅等產(chan) 品,豐(feng) 富了百姓餐桌。
大董黑土地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是目前黑龍江省生產(chan) 規模最大、技術工藝先進的速凍玉米生產(chan) 基地。今年,該公司種植的黏玉米超過1萬(wan) 畝(mu) ,生產(chan) 加工速凍玉米將達1億(yi) 穗。為(wei) 延伸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還將投資新建紫玉米花青素提取加工項目。“2023年,花青素提取加工項目總產(chan) 值預計可實現2.1億(yi) 元,實現利潤1.05億(yi) 元。”尹德才說。
為(wei) 推動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發展,青岡(gang) 縣人民政府還專(zhuan) 門製定了《黑龍江(綏化·青岡(gang) )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2—2024)》,提出要在普通速凍玉米棒的低端產(chan) 品基礎上,逐步向真空保鮮玉米、真空保鮮水果玉米、玉米漿包、鮮食玉米花青素酒及茶等多個(ge) 係列拓展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鏈,實現產(chan) 業(ye) 發展提檔升級。到2024年,青岡(gang) 鮮食玉米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要發展到55家,引進建設鮮食玉米精深加工企業(ye) 30家,鮮食玉米精深加工能力達到4.5億(yi) 穗,冷藏能力發展到15.4萬(wan) 噸,推動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
“我們(men) 將積極支持現有龍頭企業(ye) 技改升級,開發新技術、新產(chan) 品,不斷拉長產(chan) 業(ye) 鏈條、做大冷庫倉(cang) 儲(chu) 、做強精深加工,推動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同時,引進具有一定產(chan) 業(ye) 規模、行業(ye) 影響力的鮮食玉米加工企業(ye) ,壯大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加工企業(ye) 群體(ti) ,打造全省最大的鮮食玉米精深加工基地。通過鮮食玉米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縣域經濟發展。”青岡(gang) 縣縣長孫國文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