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林下生“金”

發布時間:2022-05-26 10:05:00來源: 經濟日報

  陣雨過後,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高田鎮遙嶺村的崇山峻嶺間,彌漫著一股中草藥的芳香,種植基地負責人吳南昌正在查看七葉一枝花的長勢。

  “這裏空氣清新、土壤肥沃,種出來的七葉一枝花品質上等。當地政府還按國家政策給我們(men) 資金補助哩。”吳南昌介紹,他曾經從(cong) 事木材生意,後來,石城縣出台商品林木零砍伐政策,他響應生態治理、綠色發展的號召,決(jue) 定另尋出路。吳南昌陸續投資700萬(wan) 元建成800餘(yu) 畝(mu) 七葉一枝花種植基地,采取“基地+合作社+農(nong) 戶”經營模式。現在,一片片鬱鬱蔥蔥的七葉一枝花儼(yan) 然成了增收的“綠色銀行”。

  石城縣是贛江源頭,被列為(wei)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生態綜合補償(chang) 試點縣。近年來,石城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wei) 前提,依托獨特的氣候條件和“高山、淨土、生態”的資源優(you) 勢,大力推行林下經濟,近3年累計發放補助資金141.7萬(wan) 元,鼓勵百姓在生態林、鬆樹林和柏樹林等地套種七葉一枝花,林下(養(yang) 殖)種植、森林康養(yang) 等林下經濟產(chan) 業(ye) 達5000餘(yu) 畝(mu) ,實現了生態環境優(you) 化、百姓致富增收雙贏。

  成功脫貧的村民範紹傳(chuan) 家住贛江源自然保護區,他有300多畝(mu) 林地都在核心生態保護區內(nei) ,以前半農(nong) 半山,依靠合理伐木來換點錢,收入比較低。現在禁止砍伐,每年可獲公益林補貼5000餘(yu) 元,比之前伐木收入更好。據悉,石城縣目前有國家公益林59萬(wan) 畝(mu) 、省級公益林20萬(wan) 畝(mu) ,通過科學劃定林地保護等級,實行生態公益林差異化補償(chang) ,近3年來累計發放公益林補償(chang) 資金5225.65萬(wan) 元。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積極開展林權收益權質押融資貸款,撬動金融資本、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生態補償(chang) ,近兩(liang) 年來發放林權抵押貸款5292萬(wan) 元,讓百姓共享綠色發展成果。

  與(yu) 此同時,石城縣還積極拓寬“兩(liang) 山”轉換通道,大膽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綠色發展新路,依托生態優(you) 勢發展生態鄉(xiang) 村旅遊,帶動周邊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綜合發展水域旅遊夜經濟、溫泉康養(yang) 熱經濟、生態農(nong) 旅綠經濟,依托豐(feng) 富的溫泉資源,構建形成城北國際溫泉康養(yang) 度假區、城南溫泉文化休閑旅遊區兩(liang) 大核心板塊,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獲評“中國溫泉之城”。 (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xing)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