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實施近3個月 小商戶緣何仍熱衷個人收款碼?
“微信收款14.9元”“支付寶到賬8.5元”……5月22日,和往常一樣,郭師傅在位於(yu) 北京市一家菜市場內(nei) 的糕點攤忙碌著。每當有客人掃碼付款時,郭師傅手機的語音播報便會(hui) 響起。他說,自己經營這家糕點攤近20年,從(cong) 知道二維碼收款時就申請了個(ge) 人收款碼。然而,近段時間“要不要換碼”成了一度困擾郭師傅的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關(guan) 於(yu) 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guan) 業(ye) 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對於(yu) 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ge) 人,應當為(wei) 其提供特約商戶收款條碼,不得通過個(ge) 人收款條碼為(wei) 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guan) 收款服務”。《通知》自今年3月1日起生效實施。
看著媒體(ti) 有關(guan) “個(ge) 人收款條碼不得用於(yu) 經營性收款”的報道,郭師傅感到很無奈:“我的個(ge) 人收款碼用了這麽(me) 多年了,挺方便的,手續費隻有0.1%,而且收到的錢通常會(hui) 再拿來進貨和日常消費、轉賬用,不提現就不用花手續費。”所以郭師傅目前沒有換收款碼的打算:“如果不換就不能繼續用二維碼收款了,那沒有別的辦法也不得不換,要不咋收錢?”
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很多使用個(ge) 人收款碼的個(ge) 體(ti) 工商戶業(ye) 主、小微商戶、流動攤販都曾有和郭師傅一樣的擔憂。好在新規實行前夕,中國支付清算協會(hui) 發布公告明確用戶可自由選擇使用“個(ge) 人經營收款碼”,現行個(ge) 人收款碼不關(guan) 閉、不停用、功能不變。
“既然不是必須要換,那能不換就不換。”不少商戶表示,對收款碼沒什麽(me) 過多的功能要求,方便、安全、手續費便宜就行,用慣了現在的收款碼後,不想再麻煩。新規實行已近3個(ge) 月,記者采訪了解到,多數商戶仍在沿用原來的收款碼。
老裁縫田師傅認為(wei) ,“換碼”最讓他擔心的就是費率問題:“聽說商家收款碼收到的每一筆錢都會(hui) 自動轉到銀行卡,要收比原來提現更高的手續費,對於(yu) 我們(men) 這種做小生意的攤位而言,自然是不願意換。”
為(wei) 了吸引用戶升級,個(ge) 人經營收款碼和商戶收款碼進一步提供賬務管理、交易對賬、特定營銷等增值服務。
然而,對於(yu) 這些功能,50多歲的郭師傅說,自己沒關(guan) 注過也不知道怎麽(me) 用。“連現在用的個(ge) 人收款碼都是孩子幫忙申請的,太複雜的我不懂,簡簡單單就挺好。再說,多了這些功能,以後萬(wan) 一多收錢呢?”
不過,僅(jin) 能實現顧客掃碼支付而不能完成商家主掃、不支持信用卡方式付款等限製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個(ge) 人收款碼的“硬傷(shang) ”。一些商戶已經趁著新規出台之際將個(ge) 人收款碼升級成商戶收款碼。
“以前用個(ge) 人收款碼,市場裏信號不好,經常有顧客很久掃不出來,還偶爾有顧客假裝掃一下就走了,有時候太忙注意不到就會(hui) ‘丟(diu) 菜’。”在市場裏賣菜的盧大姐說,現在用了商戶收款碼,可以直接連無線網掃顧客,這些問題都解決(jue) 了。
事實上,央行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在此前答記者問時已經表示,《通知》主要為(wei) 有效提升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guan) 業(ye) 務風險管理水平,有力斬斷跨境賭博等犯罪“資金鏈”。
對此,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認為(wei) ,小商戶主要是擔心受到政策的連帶影響,而這部分人是我國就業(ye) 的重點群體(ti) ,怎麽(me) 打消他們(men) 的顧慮是政策應該考慮的。
“比如說一個(ge) 農(nong) 民將自留地種的少量蔬菜拿出去賣,要求他必須使用商戶收款碼恐怕是不恰當的。”呂本富建議,通過衡量交易頻次和金額等指標,對個(ge) 人收款碼和商戶收款碼的使用設置較為(wei) 明確的界限,避免苛責小微商戶繳納過高的手續費。
此外,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作為(wei) 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離線狀態可用、零費率、實時到賬的數字人民幣相比其他支付方式有更強的場景適應性。數字人民幣的逐步推廣應用,將給商戶更大的支付工具選擇空間。
時斕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