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近視不可治愈,兒童近視治療為何還有市場

發布時間:2022-05-31 09:58: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土土絨

  兒(er) 童近視是許多家長心目中的“心頭大患”。近年來,隨著兒(er) 童的近視率越來越高,一些商家抓住家長的焦慮心理,推出各種各樣的治療近視產(chan) 品和療法。據媒體(ti) 調查,目前兒(er) 童近視康複治療市場亂(luan) 象叢(cong) 生,治療近視的偏方盛行,價(jia) 格昂貴卻收效甚微,一些使用過的家長直言被“坑”了。

  “孩子的近視一貼就好”“用了這款近視矯正儀(yi) ,孩子視力提升了”“不用做手術迅速摘掉眼鏡”,不得不說,這些治療近視的廣告,對於(yu) 心急如焚的家長來說,是充滿誘惑力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呢?問題在於(yu) ,目前醫學界的主流觀點仍然是:近視可防可控但不可治愈。近視手術雖然可以改善視力,但許多眼科專(zhuan) 家仍認為(wei) 這不是治愈。換句話說,近視是不可逆的。

  這個(ge) 觀點雖然是醫學界的專(zhuan) 業(ye) 判斷,但對於(yu) 渴望治療近視的人們(men) 來說卻難以接受。而青少年因為(wei) 身體(ti) 發育尚不成熟,不適合用手術的方式來矯治視力,於(yu) 是,一些不願放棄的家長就四處尋找“偏方”,試圖改善孩子的視力。另一方麵,一些機構瞄準了家長的這種急切心理,打出各種廣告,宣稱能夠治愈近視。許多家長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踏上了治療之路,“萬(wan) 一真的有效呢?”

  “我們(men) 也知道很可能沒用,但抱著寧願試錯100次也不願放過1次機會(hui) 的心態,沒想到做完幾次後,孩子的度數反而上升了。”這位家長的心態和經曆都很有代表性。正是這種僥(jiao) 幸心理,給一些商家帶來了“商機”。苗醫、針灸、按摩、眼貼、治療儀(yi) ……各種技術手法齊上陣。然而,這些宣稱能夠不用手術治療近視的方法,往往是商家誇大治療效果,虛假宣傳(chuan) 的結果。這些產(chan) 品中甚至不乏“三無”產(chan) 品。此外,兒(er) 童近視治療市場還存在運用話術誘導加盟的現象,不少“微商”聲稱自己通過某種方式提高了視力,之後便開始推薦自己使用過的眼貼、眼藥水、護眼藥片等產(chan) 品。許多“保健師”積極發展“代理商”“加盟商”,而加盟竟沒有任何技術門檻。

  了解了這些,你還敢讓自己的孩子去這些機構治療近視嗎?這就難怪許多孩子治療之後,近視度數不降反升了。

  因此,要根治兒(er) 童近視治療市場亂(luan) 象,家長首先要破除僥(jiao) 幸心理,用科學心態對待近視。教育部近日發布《全國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經驗做法推廣清單》,介紹了142個(ge) 試點縣的做法。其中值得推廣的經驗做法包括:增加學生戶外活動、課外活動和體(ti) 育活動時間,落實每天校內(nei) 、校外各一小時、陽光體(ti) 育一小時等體(ti) 育活動要求;山區學校開展“遠山行”課程,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等。這些才是緩解近視的有效途徑,也是家長應該積極學習(xi) 的方法。

  此外,這些明確宣稱可以治療近視的廣告,是否涉嫌虛假宣傳(chuan) ?生產(chan) 近視治療產(chan) 品的商家,是否擁有相關(guan) 藥品或醫療器械生產(chan) 資質?實施近視治療的機構,是否也應該納入醫療機構的監管?工商、藥監等部門應當看到日益凸顯的市場亂(luan) 象,嚴(yan) 肅查處企業(ye) 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減少消費者被“坑”的機會(hui) 。

  歸根結底,降低近視率,提升青少年的視力健康水平,是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的心願。但是,無論願望有多迫切,也不能病急亂(luan) 投醫。否則,不但浪費了錢,還很可能加劇孩子的近視程度,那就真的得不償(chang) 失了。(土土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