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冰淇淋市場“消費升級”,貴有所值嗎?

發布時間:2022-05-31 10:13:00來源: 工人日報

  原標題:成為(wei) 品牌創新“試驗田” 開啟新一輪爭(zheng) “鮮”賽

  冰淇淋市場“消費升級”,貴有所值嗎?

  閱讀提示

  小小的冰淇淋背後,涉及到匠心研發、優(you) 質原料、先進工藝、智慧倉(cang) 儲(chu) 、冷鏈配送等環節,想要贏得市場,單憑口味造型方麵的噱頭及營銷是行不通的。待消費者回歸理智,產(chan) 品回歸本身,那些真正能滿足消費需求的品牌才能在市場中間立足。

  5月29日,蒙牛與(yu) 茅台舉(ju) 辦茅台冰淇淋首發推介會(hui) ,雙方跨界合作聯手推出三種口味的預包裝產(chan) 品“茅台冰淇淋”,並在線上線下同步上市。

  近兩(liang) 三年,冰淇淋賽道成為(wei) 各品牌創新的“試驗田”,從(cong) 口味到原材料再到造型,不斷推陳出新,價(jia) 格更是一路上漲,並逐漸與(yu) 健康、愉悅、高品質生活方式等標簽建立聯係。迎著初夏的熱浪,今年的冰淇淋市場開始了新一輪的爭(zheng) “鮮”賽。

  消費升級價(jia) 格上漲

  夏日已到,天氣越來越炎熱,冰淇淋作為(wei) 清涼解暑的必需品又一次迎來熱銷,伴隨而來的還有各種關(guan) 於(yu) 冰淇淋價(jia) 格的吐槽。“想吃冰淇淋去去火,但一看價(jia) 格‘透心涼’”“不認識的冰淇淋不要拿”等頻頻成為(wei) 熱門的話題,不少消費者感歎失去了“冰淇淋自由”。

  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作為(wei) 冰淇淋主要銷售渠道的便利店裏,3元以下的冰淇淋已經難覓蹤跡,3元至10元的中端冰淇淋最為(wei) 常見,10元以上的高端產(chan) 品則越來越多。

  與(yu) 此同時,在某線上平台開設的“冰淇淋”專(zhuan) 區,記者統計發現,大部分冰淇淋單支價(jia) 格都在6元以上,還有一些品牌單支售價(jia) 在20元以上。

  事實上,冰淇淋價(jia) 格不是一下子漲起來的。據一家便利店的商家介紹,“近10年來冰淇淋的價(jia) 格漲了3倍以上。每漲一次基本都是5角、1元地漲,供應商說是原材料漲價(jia) 所致。”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除成本上漲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yu) ,近年來諸多品牌追求“網紅化”,無形中帶動了冰淇淋行業(ye) 消費升級,各品牌開始追求和強調低脂、低糖、高蛋白的健康新風尚。消費者更加注重健康的產(chan) 品體(ti) 驗,這些因素進一步帶動了冰淇淋價(jia) 格上漲。

  創新爭(zheng) “鮮”賽

  “無論口味、配料,還是造型,與(yu) 眾(zhong) 不同的冰淇淋更容易吸引我購買(mai) 嚐鮮。”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消費者不僅(jin) 喜歡吃冰淇淋,還要吃出“花樣”來。

  從(cong) 口味上來看,相比於(yu) 以前主要以牛奶、巧克力等經典口味為(wei) 主,近兩(liang) 三年冰淇淋市場新增了許多新奇的口味,與(yu) 果仁果幹、烘焙、糯米、水果等元素融合,實現產(chan) 品的跨界。貓山王榴蓮、白桃、葡萄、荔枝、椰子、奶茶、海鹽、粽子等跨領域的成分進入原料表,激起了消費者想要品嚐的興(xing) 趣。

  同時,各品牌紛紛把目光聚焦於(yu) 低脂、低糖、低卡和零添加等細分領域,打起了“健康”牌。0蔗糖、純正牛乳,“不添加一滴水”以及標榜原材料源於(yu) 世界各地的高端品牌應運而生。以鍾薛高為(wei) 例,其產(chan) 品配料表前列基本是牛奶、稀奶油等,不額外添加香精,通過原料風味來打造雪糕口感。蒙牛、伊利冰品也在加緊對產(chan) 品原料、營養(yang) 做優(you) 化升級,打造旗下高端定位子品牌。

  此外,新老品牌還不斷深挖冰淇淋的文化內(nei) 涵,引入文化創意等元素,並結合標誌性景觀或者動物,通過網絡營銷引來更高的市場熱度,讓“網紅”冰淇淋迅速“出圈”。新造型、新口味的冰淇淋“有顏有料”,拍照打卡後發布在社交平台上,被賦予了社交屬性、情感需求等附加值,符合新生代消費思維。

  冰淇淋市場展現出十足的創新活力,通過成分升級、口感改善來實現健康作用,帶來了新穎的口味和體(ti) 驗,在這個(ge) 過程中也逐步建立起品牌或產(chan) 品線的高品質印象。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作為(wei) 食品界的“頂流”網紅,冰淇淋擁有與(yu) 各種文化、概念碰撞出新產(chan) 品的潛力。未來,口味、形態、品類上的創新,仍將是冰淇淋打造爆品、營造消費新鮮感的途徑。

  貴有所值嗎?

  近日,中國綠色食品協會(hui) 綠色農(nong) 業(ye) 與(yu) 食物營養(yang) 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聯合多家機構發布了《中國冰淇淋/雪糕行業(ye) 趨勢報告》。《趨勢報告》顯示,我國冰淇淋市場保持增長態勢,2020年達到1470億(yi) 元,2021年超過1600億(yi) 元,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一。但從(cong) 人均年消費量來看,與(yu) 西歐國家相比仍有較大上漲空間。

  冰淇淋市場的擴容,給了品牌們(men) 更多發展機會(hui)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近4.5萬(wan) 家冰淇淋企業(ye) ,今年以來已新增1700餘(yu) 家。

  從(cong) 市場份額來看,乳業(ye) 巨頭伊利和蒙牛以及國外品牌聯合利華和路雪、雀巢,仍然在國內(nei) 冰淇淋線下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鍾薛高等新銳國產(chan) 品牌結合新零售發力,在冰淇淋線上市場一馬當先。馬迭爾、東(dong) 北大板、中街等品牌也加速從(cong) 外資和乳企盤踞的市場突圍,成為(wei) 冰淇淋市場新的領軍(jun) 品牌。現在的中國冰淇淋市場,已呈現本土品牌、國際品牌平分天下的局麵。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冰淇淋市場在品質升級、健康化方麵的創新趨勢毋庸置疑,但口味和價(jia) 格仍然是冰淇淋產(chan) 品吸引消費者的決(jue) 定因素。有網友吐槽:“現在似乎是隻要產(chan) 品足夠有噱頭,廠商便能心安理得定下高價(jia) 。”其實,每年新品的迭代率超過50%,大批網紅新品熱度隻能維持幾個(ge) 月。此外,高價(jia) 的產(chan) 品就一定安全、好吃嗎?也不見得。此前某網紅雙蛋黃雪糕,就曾幾次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還有某網紅品牌一直被指產(chan) 品勝在營銷,還曾因誇大宣傳(chuan) 被罰款。

  小小的冰淇淋背後,涉及匠心研發、優(you) 質原料、先進工藝、智慧倉(cang) 儲(chu) 、冷鏈配送等環節,想要贏得市場,單憑口味造型方麵的噱頭及營銷是行不通的。待消費者回歸理智,產(chan) 品回歸本身,那些真正能滿足消費需求的品牌才能在市場中立足。(記者 楊冉冉)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