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老區看新貌丨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北京革命老區融入首都高質量發展全局
北京是一塊紅色熱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chuan) 統,北京門頭溝、房山、昌平是太行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老區發展融入首都高質量發展全局,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革命老區振興(xing) 路。
北京革命老區位於(yu) 城區西北部,以山區為(wei) 主。這兩(liang) 天,門頭溝區的清水花穀迎來盛花期。這片遊客眼中的網紅打卡地,多年前還是一片采礦區,開采礦產(chan) 是這裏粗放式發展的主業(ye) ,環境不好,百姓收入也不高。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率先垂範,連續10年參加首都義(yi) 務植樹活動,多次強調造林綠化、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yi) 。
習(xi) 近平:生態建設綠化是很重要的,你這裏要有屏障,要建立綠色屏障,人們(men) 都應該生活在綠蔭之中,這些是我們(men) 努力的方向。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擼起袖子加油幹。
立足老區生態涵養(yang) 優(you) 勢,構築首都西北部綠色屏障。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北京市革命老區綠色發展的路徑清晰起來:門頭溝堅決(jue) 關(guan) 停煤礦,展開大規模生態修複,結束了千年采煤史;昌平區接續實施了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等一大批重點生態工程;房山區修複廢棄礦山超過1000公頃。在持續不斷的努力下,老區綠色生態屏障的作用日益顯現。2021年,北京的空氣質量全麵達標,優(you) 良天數接近八成。
北京市門頭溝齋堂鎮柏峪村村民 譚天生:水也清了,山也綠了。現在的日子都紅火了,來我們(men) 這裏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
因地製宜,綠色發展。北京市一方麵支持老區發展精品民宿、紅色旅遊,盤活產(chan) 業(ye) ;同時,努力探索綜合性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2018年以來,北京市向革命老區發放補償(chang) 資金44.3億(yi) 元,讓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老區百姓吃上了生態飯,過上了好日子。
北京市門頭溝區下清水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王進生:這個(ge) 芍藥已經是三年了,今年秋天就可以采了,估計這塊收入也得幾萬(wan) 塊錢吧。原來靠山吃山是挖煤,現在我們(men) 靠的是綠水青山。
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北京市努力挖掘紅色資源,以紅色文化激勵老區人民創造新業(ye) 績。在房山區霞雲(yun) 嶺鄉(xiang) ,1943年,晉察冀邊區抗日宣傳(chuan) 小分隊隊員曹火星在這裏創作了傳(chuan) 唱至今的《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
近些年,霞雲(yun) 嶺鄉(xiang) 依托紅色資源,聯合相鄰的蒲窪鄉(xiang) 和十渡鎮,成立了紅色文旅聯盟,整合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資源共享、抱團發展。2021年,三個(ge) 鄉(xiang) 鎮的村集體(ti) 收入超過了3000萬(wan) 元。
北京市房山區霞雲(yun) 嶺鄉(xiang) 黨(dang) 委委員 付麗(li) :依托革命老區豐(feng) 厚的紅色曆史文化和優(you) 良的綠色生態資源,紅色文旅融合產(chan) 業(ye) 生態基本形成,切切實實老百姓享受到了紅色資源的紅利。
老區添活力,百姓有奔頭。2018年以來,北京市累計安排市政府固定資產(chan) 投資263.7億(yi) 元,重點支持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實現了老區區區通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城市三甲醫院與(yu) 老區鄉(xiang) 鎮衛生院實現資源共享。
如今的北京革命老區,不僅(jin) 生態宜人,環境優(you) 美,高端產(chan) 業(ye) 、高端製造業(ye) 也蓬勃發展:門頭溝區著力打造高精尖產(chan) 業(ye) 集群,構建首都西部發展新的增長極;昌平區布局建設“兩(liang) 穀一園”創新格局,未來科學城已成為(wei) 首都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主平台;房山區以創新為(wei) 引領,打造科技金融創新城。北京革命老區對支撐首都發展、服務首都功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 來現餘(yu)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北京堅持以首都發展為(wei) 統領,繼續保持對革命老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補短板的投資支持力度,推動革命老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把革命老區發展更好融入首都高質量發展全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