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服務小微質效提升
為(wei) 破解小微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銀保監會(hui) 推動各家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從(cong) 發展戰略上更加重視小微業(ye) 務,不斷健全專(zhuan) 營體(ti) 製機製,加大產(chan) 品模式的研發力度,在增量、擴麵、降本、控險多維度平衡發展上進行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
製定“兩(liang) 增兩(liang) 控”考核目標,構建係統化監管政策體(ti) 係。在國標小微企業(ye) 貸款投放連年穩定增長基礎上,從(cong) 2018年起,針對單戶授信1000萬(wan) 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提出“兩(liang) 增兩(liang) 控”考核目標,即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增速不低於(yu) 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餘(yu) 額的戶數不低於(yu) 年初水平,合理控製小微企業(ye) 貸款資產(chan) 質量水平和貸款綜合成本水平。整合近年來銀保監會(hui) 關(guan) 於(yu) 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的一係列監管政策要求,形成“一張清單、差別權重”的多維度綜合化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對商業(ye) 銀行小微企業(ye) 信貸投放情況、體(ti) 製機製建設情況、重點監管政策落實情況、產(chan) 品及服務創新情況等方麵進行綜合評價(jia) 。
推進普惠金融服務體(ti) 係建設,打造專(zhuan) 業(ye) 化體(ti) 製機製。按照商業(ye) 化運作、條線化管理、專(zhuan) 業(ye) 化經營、差異化發展、分步驟實施、配套政策支持的原則,銀保監會(hui) 穩步推進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設立普惠金融事業(ye) 部、小微專(zhuan) 業(ye) 支行等,按照商業(ye) 可持續原則,建立專(zhuan) 門的綜合服務、統計核算、風險管理、資源配置和考核評價(jia) 等機製。通過逐步建立完善事業(ye) 部體(ti) 製機製,進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和能力。
聯動相關(guan) 部門協同發力,形成較為(wei) 全麵的差異化監管、貨幣、財稅支持政策體(ti) 係。差異化監管政策方麵,銀保監會(hui) 提高小微企業(ye) 貸款享受優(you) 惠風險權重的單戶額度上限,放寬普惠型小微企業(ye) 不良貸款容忍度,對小微企業(ye) 續貸業(ye) 務的風險分類作出差異化安排;貨幣政策方麵,推動人民銀行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及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財稅政策方麵,推動財政部對金融機構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ye) 貸款免征增值稅、印花稅,延續有關(guan) 準備金稅前扣除,設立普惠金融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等。
加強小微企業(ye) 信用信息整合,搭建政銀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銀保監會(hui) 與(yu) 多部門開展合作,聯合稅務總局深化“銀稅互動”,聯合市場監管總局開展“銀商合作”,聯合發展改革委開展“信易貸”,指導銀行將企業(ye) 納稅信用評價(jia) 結果、納稅信息、工商年檢、行政處罰等信息作為(wei) 授信審批、風險預警、貸後管理依據。在地方,銀保監會(hui) 各派出機構積極推動地方政府進一步整合小微企業(ye) 信用信息,建設區域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綜合金融服務平台。
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打造小微企業(ye) 特色服務體(ti) 係。督促銀行業(ye) 金融機構針對小微企業(ye) 特點,深入了解小微企業(ye) 融資需求,不斷優(you) 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chan) 品,全方位構建小微企業(ye) 特色金融服務體(ti) 係。
一係列有力舉(ju) 措取得了積極成效。2022年4月末,全國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20.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3.4%,連續36個(ge) 月保持20%以上的增速;普惠小微授信戶數5132萬(wan) 戶,同比增長41.5%,是2019年末的1.9倍;4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利率5.24%,處於(yu) 曆史較低水平。 (經濟日報記者 陸 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