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存錢意願不減,前5月居民存款累計增加7.86萬億

發布時間:2022-06-13 10:04:00來源: 央視網

  預防性儲(chu) 蓄意願不減,近期居民存款大增,消費恢複則稍顯緩慢。

  近日,央行公布了前5月人民幣存款數據。2022年5月,人民幣存款增加3.04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4750億(yi) 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393億(yi) 元,非金融企業(ye) 存款增加1.1萬(wan) 億(yi) 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592億(yi) 元,非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568億(yi) 元。

  值得注意的是,前5個(ge) 月,居民存款累計增加7.8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0.6%,增加額也超過疫情首年(2020年前5個(ge) 月居民存款累計增加6.15萬(wan) 億(yi) 元)。

  與(yu) 此同時,人民幣貸款結構仍待改善。5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了3379億(yi) 元,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977億(yi) 元。

  存貸款市場格局的變化引起了業(ye) 內(nei) 多位專(zhuan) 家的注意。綜合來看,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私人部門風險偏好的下降。對於(yu) 金融機構而言,將加劇資產(chan) 端與(yu) 負債(zhai) 端不匹配的問題。

  消費意願下降,存錢意願上升

  疫情反複背景下,居民存款大增。央行數據顯示,5月,人民幣存款增加3.04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4750億(yi) 元。

  人民幣存款多增背後,是老百姓存錢意願的上升。5月,住戶存款增加7393億(yi) 元,前5個(ge) 月,居民存款累計增加7.86萬(wan) 億(yi) 元,其中1月、3月增幅最大,分別為(wei) 5.41萬(wan) 億(yi) 元、2.7萬(wan) 億(yi) 元。

  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前5個(ge) 月居民存款同比增長50.6%,增加額甚至超過疫情首年(2020年前5個(ge) 月居民存款累計增加6.15萬(wan) 億(yi) 元)同期水平。

  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研報中表示,2020年的經驗顯示,疫情會(hui) 導致居民存款同比增速上升,而且存款同比增速會(hui) 在較高水平上保持一段時間。

  國民更愛儲(chu) 蓄,這從(cong) 央行發布的相關(guan) 報告中可以得到印證。

  2022年一季度城鎮儲(chu) 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在消費、儲(chu) 蓄和投資意願方麵,傾(qing) 向於(yu) “更多儲(chu) 蓄”的居民占54.7%,比上季增加2.9個(ge) 百分點;傾(qing) 向於(yu) “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3.7%,比上季減少1.0個(ge) 百分點;傾(qing) 向於(yu) “更多投資”的居民占21.6%,比上季減少1.9個(ge) 百分點。

  不同於(yu) 居民存款大增,消費意願則在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1~4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2%。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第一財經表示,居民存款大增和消費表現低迷有一定的關(guan) 聯,居民支出減少,自然會(hui) 有一部分收入沉澱為(wei) 儲(chu) 蓄,但除此以外還有幾點原因:一是,受到疫情影響,部分居民收入下滑,且失業(ye) 率上升等,導致居民預防性儲(chu) 蓄意願增強;二是,上半年權益市場波動加劇,部分基金理財等產(chan) 品出現了淨值下滑,導致有資金從(cong) 金融產(chan) 品退出,轉為(wei) 普通存款。

  存款長期化,貸款短期化

  除了住戶存款增加外,央行數據顯示,5月,非金融企業(ye) 存款增加1.1萬(wan) 億(yi) 元。

  貸款端,5月份住戶貸款增加2888億(yi) 元,同比少增3344億(yi) 元;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增加1.53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7243億(yi) 元,但主要由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貢獻。

  從(cong) 貸款期限來看,5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3379億(yi) 元,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977億(yi) 元。

  魯政委認為(wei) ,由於(yu) 樓市交易清淡、企業(ye) 投資意願弱,貸款在短期化。此外,對於(yu) 企業(ye) 而言,經營預期的不穩定使其投資意願不足,活躍度下降,導致企業(ye) 存款期限長期化但融資期限短期化。數據顯示,無論是企業(ye) 部門還是居民部門的定期存款增速都高於(yu) 該部門的活期存款增速,反映出企業(ye) 與(yu) 居民的存款期限在拉長。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也認為(wei) ,企業(ye) 活期存款增長慢於(yu) 定期存款增長,5月擴大投資意願仍未恢複。疫情、能源及原材料成本高企、需求較弱等因素影響仍在持續,5月企業(ye) 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e) 經營狀況未出現大幅改善。

  上述現象也引發了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的擔憂。魯政委認為(wei) ,存款長期化、貸款短期化,加劇了資產(chan) 端與(yu) 負債(zhai) 端不匹配的問題。對於(yu) 金融機構而言,私人部門存款意願更高、貸款意願更低,意味著貸存比監測指標的壓力將減輕,但金融機構不僅(jin) 要麵對“資產(chan) 荒”的挑戰,也要麵對平衡負債(zhai) 成本與(yu) 資產(chan) 收益的挑戰。

  明明表示,中長期貸款作為(wei) 銀行重要的資產(chan) ,同比少增顯然對其盈利會(hui) 有較為(wei) 負麵的影響,特別是在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的指導下,預計實際貸款利率還將繼續下行,導致銀行淨息差繼續壓縮。對於(yu) 負債(zhai) 成本而言,中長貸減少可能會(hui) 導致存款派生下降,但總體(ti) 來看對於(yu) 負債(zhai) 端的影響並不明顯,在存款利率改革的引導下,未來負債(zhai) 成本可能還將繼續有序降低。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