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方保障添信心 重大項目頻落地 外資在華布局按下“快進鍵”

發布時間:2022-06-14 10:00: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第五屆進博會(hui) 又傳(chuan) 喜訊,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熱情不減,簽約數量已超過250家;江蘇舉(ju) 行外資項目雲(yun) 簽約、外資總部企業(ye) “雲(yun) 授牌”等活動,千萬(wan) 美元以上重大項目頻頻亮相……《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以來,外資企業(ye) 進一步加快了在華投資的腳步,重大項目簽約落地消息不斷。

  分析認為(wei) ,外資看好中國市場背後是中國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超大規模市場引力和配套能力等方麵的長期綜合優(you) 勢,也離不開疫情之下各方積極主動回應外資訴求帶來的信心。接下來,隨著複工複產(chan) 的加快推進,係列穩外資舉(ju) 措落地顯效,以及更大力度市場開放政策的推出,中國市場引力還將進一步增強。

  商務部此前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ge) 月我國吸收外資4786.1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高達20.5%。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成績是在世界投資預期不斷下滑情況下取得的。6月9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UNCTAD)發布的《2022年世界投資報告》提出,2022年,國際商業(ye) 和跨境投資的全球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可能會(hui) 進入下降軌道,最多保持平穩。

  當前形勢下,外資在華布局為(wei) 何跑出了“加速度”?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指出,中國市場引力不減。“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國內(nei) 市場規模超大,外資企業(ye) 看好在華長期發展前景。”

  束玨婷表示,中國在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產(chan) 業(ye) 配套等方麵依然擁有較強的綜合比較優(you) 勢,為(wei) 外資企業(ye) 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不斷推出的穩外資舉(ju) 措,進一步堅定了外資企業(ye) 在華發展的信心。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郝紅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各部門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視在華外資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情況,積極回應外資企業(ye) 訴求,加強服務保障,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出台一係列政策措施,包括保障內(nei) 外資平等參與(yu) 政府采購、延長外籍人士所得稅減免政策等,穩定了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

  係列利好疊加,外資企業(ye) 按下了在華布局的“快進鍵”。

  6月3日,優(you) 衣庫在浙江、湖北、安徽、黑龍江等10地“一口氣”開出了12家門店。

  迅銷集團全球執行董事、優(you) 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吳品慧介紹,複商複市第一周,優(you) 衣庫在上海銷售同比是去年的1.75倍,帶動長三角地區銷售強勢攀升,企業(ye) 看好中國市場,“每年新開80到100家的開店計劃不變”。

  德國馬誇特是全球開關(guan) 及電子控製係統領域的隱形冠軍(jun) ,早在2018年,企業(ye) 一期項目落戶威海臨(lin) 港區。馬誇特二期項目於(yu) 近期在威海簽約,投資額達4000萬(wan) 歐元,將在威海建設新工廠,產(chan) 品涵蓋汽車解決(jue) 方案、智能係統等。二期項目產(chan) 能將是一期的兩(liang) 倍,2023年達產(chan) 後,項目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0億(yi) 元。

  不僅(jin) 規模擴張,還有更多外資企業(ye) 計劃將研發中心等核心項目放在中國。雅詩蘭(lan) 黛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樊嘉煜表示,雅詩蘭(lan) 黛集團全新的中國物流中心即將開工,落成後將成為(wei) 亞(ya) 太地區最具標杆性的物流倉(cang) 儲(chu) 中心,同時,耗資數億(yi) 的世界級研發中心將於(yu) 今年在滬建成投用。

  科技公司默克日前宣布將在張家港投資建設先進半導體(ti) 一體(ti) 化基地,包含半導體(ti) 材料生產(chan) 基地、倉(cang) 庫和運營中心,進一步優(you) 化升級公司在地化能力。根據公司的“向上進擊”中國投資倍增計劃,預計於(yu) 2025年前向其電子科技業(ye) 務新增在華投資至少10億(yi) 元人民幣(約1.3億(yi) 歐元),新增投資將聚焦芯片製造領域。

  分析同時指出,當前,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利用外資麵臨(lin) 諸多挑戰。應對這一形勢,5月底以來,從(cong) 國務院33條穩經濟措施到各地密集發布的加快經濟恢複和重振行動方案,都對進一步穩住和擴大外商投資進行了部署,提出發揮好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zhuan) 班作用,積極回應外資企業(ye) 營商便利等訴求,協調解決(jue) 外資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等舉(ju) 措。

  更多長期舉(ju) 措也已排上日程。梳理1億(yi) 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加大招商和要素保障力度,推動項目早落地、早投產(chan) 、早達產(chan) ;加快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擴大鼓勵範圍;加快完善重點外貿企業(ye) 服務保障製度,幫助企業(ye) 用好RCEP等自貿協定優(you) 惠政策;加大製造業(ye) 、研發中心等領域引資政策支持力度,優(you) 化引資結構等係列安排將加速推進。

  “穩外資的壓力依然前所未有,但一些利好的因素也在積聚。”郝紅梅說。她表示,從(cong) 國際看,今年各主要經濟體(ti) 複蘇步伐有望加快,助力全球宏觀經濟基本麵企穩回升;從(cong) 國內(nei) 看,我國經濟發展有很多有利條件,經濟韌性強、潛力大,主要宏觀指標總體(ti) 處於(yu) 合理區間,擁有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豐(feng) 富的人力資源,便利的基礎設施,強大的國內(nei) 市場和足夠的政策空間,對外資仍然有較大的吸引力。

  展望全年,郝紅梅認為(wei) ,一係列政策措施和超大規模市場吸引力等因素,將會(hui) 繼續加大我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吸收外資流量將保持穩中向好趨勢。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