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南佐遺址:5000年前大型宮殿建築的神秘麵紗期待被揭開

發布時間:2022-06-14 09:57: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梁軍(jun) 、何問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適逢南佐遺址新一輪考古啟動滿一年。記者從(cong) 南佐遺址聯合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繼此前發現大型宮殿式建築和集中出土文物後,近日啟動了對“宮殿區”南邊區域的發掘,新發現部分疑似踩踏麵或道路遺跡現象。

  “新的發現,將有助於(yu) 進一步揭示南佐遺址核心區大型宮殿式建築的布局結構。”南佐遺址聯合考古隊發掘隊員張小寧說。

  位於(yu)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的南佐遺址發現於(yu) 20世紀50年代末,為(wei) 一處距今五千年左右仰韶晚期至廟底溝二期的高等級大型聚落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1年6月該遺址啟動了新一輪考古工作。

  南佐遺址前6次考古發掘顯示,在甘肅省慶陽市境內(nei) 董誌塬上,曾生活著一個(ge) 距今約五千年的人群,他們(men) 掌握了精湛的製陶和建築藝術,食用小米和水稻。

  “新一輪的考古工作表明,南佐遺址等級之高、規模之大、布局之嚴(yan) 整均前所未見,極有可能是具有都邑性質的大型中心聚落。”南佐遺址聯合考古隊領隊、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考古文博係教授韓建業(ye) 說。

  韓建業(ye) 介紹,在遺址核心區,考古隊發現了主次分明的大型夯土建築區和大型宮殿式建築F1,F1周邊圍繞九座同時代的大型夯土台及其外圍兩(liang) 重環壕。經過初步調查勘探,該遺址“外環壕”內(nei) 麵積約有600萬(wan) 平方米,是距今約五千年前最大的聚落遺址之一,F1建築麵積達800多平方米,其中室內(nei) 部分就達到630平方米,體(ti) 量規模也為(wei) 同時期最大。

  “南佐遺址的麵積,是二裏頭遺址的兩(liang) 倍,核心區域與(yu) 另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實證——良渚古城遺址的中心區域莫角山台城一樣大。”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張弛說。

  在新一輪考古中,該遺址還集中出土有大量形製獨特、做工精美的陶器,其中不少為(wei) 黃土高原涇渭流域首次出現或罕見。如出土修複的大型彩陶罐,其最大腹徑為(wei) 78厘米、高68厘米,是該區域同時期出土的最大的彩陶罐;白陶帶蓋圈足簋的陶胎最薄處僅(jin) 一兩(liang) 毫米,也屬首次發現;同時還出土了塗有朱砂的石鏃、骨鏃等,類似於(yu) 後世周天子賞賜諸侯的“彤矢”。

  “南佐遺址價(jia) 值獨特,且體(ti) 現出強大的社會(hui) 公共權力,顯示隴東(dong) 地區當時已進入早期國家或者文明社會(hui) 階段,對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具有重大價(jia) 值。”韓建業(ye) 說。

  新一輪考古發掘工作計劃分五年進行。本輪考古工作不僅(jin) 利用航拍、模擬三維影像等數字化方式進行遺址複原,其考古研究視野也將深入到對當時整個(ge) 社會(hui) 方方麵麵的研究。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