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調研:積極作為 助力中小外貿企業“集體出海”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一些地方的中小外貿企業(ye) 遭遇訂單減少、出口不暢的情況,濟南高新區同樣遭遇這樣的困難,而前四個(ge) 月,這裏的進出口總額實現了70.2%的超高速增長,他們(men) 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山東(dong) 濟南高新區,一場特殊的會(hui) 商正在進行。會(hui) 商的一方是當地的龍頭物流企業(ye) ,另一方是30多家中小外貿企業(ye) 。讓他們(men) 坐在一起的是高新區的外貿服務專(zhuan) 班,核心議題就是“中小微企業(ye) 集體(ti) 出海”。
四月中旬以來,受疫情影響,山東(dong) 多地港口不僅(jin) 一艙難求,運費更是高企。中小微企業(ye) 因為(wei) 訂單較為(wei) 零散,發貨更是困難,好不容易拿到外貿訂單,貨物卻無法“出海”。
山東(dong) 這家生產(chan) 電子測溫設備等產(chan) 品的外貿企業(ye) 接到了德國客戶定製的貨值10萬(wan) 美元的一筆訂單,本該高興(xing) 的他們(men) 卻犯了難。
山東(dong) 中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戈:對方要求三到四個(ge) 周就要收到貨,我們(men) 聯係了多家貨運公司,由於(yu) 發貨數量較少,艙位得等,多的要等一個(ge) 多月,我們(men) 非常著急。
當時這樣的情況在濟南高新區裏並不少見。
濟南高新區發展改革和科技經濟部服務業(ye) 辦公室工作人員張莉:我們(men) 經過摸排,大約有30多家企業(ye) 遇到了相類似的困難,貨物發不出去,大家都很著急,我們(men) 嚐試了很多辦法,後來,就想看能不能把這些中小企業(ye) 的貨一起打包發運試一試。
這個(ge) 設想得到了30多家中小企業(ye) 的積極響應,於(yu) 是政府作為(wei) 代表,出麵和國際貨運企業(ye) 進行談判。零散的需求形成規模之後,企業(ye) 拿到了議價(jia) 權。而物流公司也通過整船發貨降低了成本,獲得了穩定的貨源。
山東(dong) 濟南萬(wan) 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韋輝:這種方式呢,能給客戶大概降低15%的運輸成本,最快的方式大概能實現三個(ge) 多周這麽(me) 一個(ge) 周期。
打通了外貿堵點,新的問題又來了。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ye) 無法外出拜訪客戶,吃了上頓愁下頓。
高新區外貿服務專(zhuan) 班找到轄區裏的外貿綜合服務機構,利用他們(men) 平台渠道多、海外員工多的優(you) 勢,幫著企業(ye) 找出路。山左集團就是首批參與(yu) 進來的外貿服務機構,利用他們(men) 在海外的網絡,幫助辰亞(ya) 機械順利找到了來自海外的訂單。
山左集團白俄羅斯代表處負責人迪瑪:其中一個(ge) 客戶非常好,有了合作意向,他準備進你們(men) 的5台總價(jia) 值為(wei) 12萬(wan) 美金左右的設備。
山東(dong) 濟南高新區發展改革和科技經濟部服務業(ye) 辦公室主任張海鵬:我們(men) 累計組織300餘(yu) 家中小微外貿企業(ye) 、組織50餘(yu) 次線上的各類洽談會(hui) ,累計成交的外貿意向金額超過一億(yi) 美元。
主動作為(wei) ,今年1—4月,濟南高新區在去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破千億(yi) 的基礎上,進出口總額進一步實現了70.2%的高速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