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民網評:護航大學生就業,要精準、精細、精心

發布時間:2022-06-15 10:20: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百日千萬(wan) 網絡招聘專(zhuan) 項行動,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ye) 行動,“三支一扶”計劃,人民網“大學生就業(ye) 護航計劃”……正值畢業(ye) 季,一係列就業(ye) 招聘計劃、行動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千方百計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擇業(ye) 提供機會(hui) 、創造條件。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ye) 生預計達1076萬(wan) 人,同比增加167萬(wan) 人,創曆史新高。當前正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關(guan) 鍵階段,多措並舉(ju) 、做實做細就業(ye) 服務工作,促進高校畢業(ye) 生有業(ye) 擇、擇好業(ye) ,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這就需要立足當前、著眼實際、對接需求,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學校、企業(ye) 和有關(guan) 部門要抓好學生就業(ye) 簽約落實工作,全力護航畢業(ye) 季大學生就業(ye) 。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壓力大客觀存在,必須正視且重視。部分地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學生在外出實習(xi) 、求職等方麵有所不便,用人單位進校宣講、招聘也受到限製。此外,受多重因素影響,人才市場的有效需求也有所減少。整體(ti) 看,“就業(ye) 難”與(yu) “招聘難”並存,使得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任務更為(wei) 繁重、更加艱巨。

  即便在多重因素影響下的就業(ye) 形勢麵臨(lin) 不小挑戰,但穩就業(ye) 仍具備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特別是一些高校主動作為(wei) ,以實地走訪、視頻會(hui) 議等形式,與(yu) 相關(guan) 用人單位溝通,拓寬了就業(ye) 渠道,增加了實習(xi) 崗位;一些企業(ye) 通過“雲(yun) 端招聘”,在線與(yu) 求職者對接需求,發揮線上與(yu) 線下“雙重優(you) 勢”,挖掘出雙向選擇的潛力,找到企業(ye) 需求的與(yu) 青睞企業(ye) 的人才;一些地方拿出“真金白銀”,積極穩崗擴崗,發放相關(guan) 補助……凡此種種,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著力支持穩崗,推動複工複產(chan) ,擴大就業(ye) 需求,拓展就業(ye) 崗位,有助於(yu) 讓更多企業(ye) 挺過難關(guan) 、留住崗位,也為(wei) 更多畢業(ye) 生創造崗位、穩住就業(ye) 。

  紓解就業(ye) “痛點”,打通就業(ye) “堵點”,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比如,針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ye) 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ye) 的高校畢業(ye) 生,要作為(wei) 重點幫扶對象,加強摸排,動態管理;又如,針對一些專(zhuan) 業(ye) 技能要求較高的崗位,要鼓勵有基礎、有條件的畢業(ye) 生參與(yu) ,該提供技能培訓的應強化支持,該給予補貼支持的務必落實;再如,針對高校畢業(ye) 生自主創業(ye) ,要全力支持,在創業(ye) 補貼、擔保貸款、稅費減免等方麵予以傾(qing) 斜。無論從(cong) 實習(xi) 、應聘到入職、創業(ye) ,還是從(cong) 高校、企業(ye) 到政府,應在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過程中,努力做到政策精準、落實精細、服務精心。隻有多渠道開發就業(ye) 崗位、加強就業(ye) 幫扶、協同就業(ye) 服務,才能更好調動、發揮各類就業(ye) 服務力量,匯聚穩就業(ye) 的強大合力。

  高校畢業(ye) 生應保持平實之心,客觀看待個(ge) 人條件和社會(hui) 需求,從(cong) 實際出發,選擇職業(ye) 和發展方向。麵向未來,要與(yu) 時俱進調整擇業(ye) 觀、就業(ye) 觀、創業(ye) 觀,自覺把職業(ye) 選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相信隨著各方共同努力,高校畢業(ye) 生們(men) 找準定位、明確方向,立足現實、腳踏實地,一定能把握時代機遇、發現職業(ye) 理想,在實踐中成長成熟,在奮鬥中實現人生價(jia) 值。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