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
作者:曹江秋(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們(men) 黨(dang) 努力建設體(ti) 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ti) 係,對第三次分配的認識不斷深化,並將其作為(wei) 調節收入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提出,“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大稅收、社會(hui) 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發揮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十次會(hui) 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guan) 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在新征程上,更加重視並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對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具有深遠意義(yi) 。
收入分配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大問題,關(guan) 係人民群眾(zhong) 切實利益。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其內(nei) 涵不同,側(ce) 重點也不同。第三次分配是社會(hui) 力量自願通過民間捐贈、慈善事業(ye) 、誌願行動等方式濟困扶弱的行為(wei) 。相對於(yu)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言,第三次分配具有五個(ge) 顯著特點:一是主體(ti) 的自願性。第三次分配是社會(hui) 組織或個(ge) 人自願捐贈行為(wei) 。二是主體(ti) 的多元性。參與(yu) 第三次分配的主體(ti) 包括社會(hui) 組織和個(ge) 人等。三是客體(ti) 的多樣性。第三次分配不僅(jin) 包括社會(hui) 力量捐贈的財產(chan) ,也包括社會(hui) 力量通過奉獻時間、技能或專(zhuan) 業(ye) 知識等提供誌願服務。四是目標的無償(chang) 性。第三次分配不以營利為(wei) 目的,是貨幣與(yu) 實物的單向流動,得到分配的對象不承擔相應代價(jia) 或回報。五是行為(wei) 發生次序的不確定性。第三次分配並非一定發生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後,有的誌願勞動與(yu) 初次分配同時發生,有的捐贈發生在二次分配之前而獲得稅收減免。而且,第三次分配也更能體(ti) 現關(guan) 愛精神和道德力量。
在收入分配格局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補充。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可以更好發揮市場、政府、社會(hui) 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形成體(ti) 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ti) 係。
第三次分配體(ti) 現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的價(jia) 值導向。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和社會(hui) 習(xi) 俗作用下進行的,慈善義(yi) 舉(ju) 植根於(yu) 傳(chuan) 統文化,也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發揚光大的重要途徑。鼓勵社會(hui) 組織和個(ge) 人等參與(yu) 第三次分配,以實際行動傳(chuan) 遞真善美,有利於(yu) 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為(wei) 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強大動力。
第三次分配能夠增強社會(hui) 活力和促進社會(hui) 和諧。第三次分配是基於(yu) 自願和愛心驅動實現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其參與(yu) 主體(ti) 是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家庭和個(ge) 人等,形式豐(feng) 富多樣,可以滲透到社會(hui) 的方方麵麵。當前,區域、城鄉(xiang) 、行業(ye) 、群體(ti) 間的收入差距仍客觀存在,社會(hui) 上也還存在一些困難群體(ti) 。第三次分配是增強社會(hui) 活力和促進社會(hui) 和諧的有效形式。
還要看到,我們(men) 已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社會(hui) 財富的“蛋糕”不斷做大,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為(wei) 第三次分配奠定了雄厚經濟基礎;與(yu) 慈善相關(guan) 的配套法規製度不斷完善,為(wei) 第三次分配提供了法治保障;各地結合實際對慈善事業(ye) 發展進行有益探索,出現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為(wei) 第三次分配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社會(hui) 組織、個(ge) 人等投身於(yu) 公益慈善事業(ye) 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形成了有利環境和良好氛圍。所有這些,為(wei) 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創造了條件。
發揮好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分配製度,根據第三次分配的特點完善相關(guan) 製度性安排,促進其健康發展。
一要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堅持黨(dang) 對公益慈善事業(ye) 的領導,是確保我國公益慈善事業(ye) 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確保第三次分配成為(wei)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有益補充的重要保證。
二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完善的法規製度是第三次分配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應根據現實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相關(guan) 法律法規,細化配套規定,為(wei) 第三次分配提供法規製度保障。
三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探索建立政府與(yu) 慈善組織溝通和服務的機製;增強慈善組織信息透明度,提高慈善組織的資源使用效率;加強對慈善組織的監督,提高慈善機構的公信度;及時總結第三次分配探索創新中的經驗,進一步發現規律,完善相關(guan) 政策和體(ti) 製機製。
四要健全完善稅收製度。通過完善稅收製度,合理調節城鄉(xiang) 、區域、不同群體(ti) 間分配關(guan) 係,有效發揮慈善財產(chan) 在扶老、救孤、助殘等方麵的作用。應製定具體(ti) 配套稅收政策,健全鼓勵第三次分配的稅收製度,激發各類組織、人士參與(yu) 社會(hui) 捐贈的積極性。
同時,還要加強慈善組織的能力建設,培育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圍。要創造更加有利於(yu) 慈善事業(ye) 發展的環境,進一步發展社會(hui) 工作和社會(hui) 服務,健全誌願服務體(ti) 係,提高慈善機構的知名度,創新募捐方式,加大慈善事業(ye) 宣傳(chuan) 力度,弘揚中華民族樂(le) 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傳(chuan) 統美德,努力營造支持慈善事業(ye) 發展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推動慈善事業(ye) 走上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