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尋求產業突圍

發布時間:2022-06-20 09:38:00來源: 經濟日報

  我國快遞業(ye) 務量已突破千億(yi) 件、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位。當然,數量大並不意味著產(chan) 業(ye) 強,在快遞行業(ye) 集體(ti) 迎來高速發展的機遇下,如何實現產(chan) 業(ye) 突圍,並不僅(jin) 僅(jin) 是桐廬遇到的考題。

  首先,實現產(chan) 業(ye) 突圍,要有創新思維,敢於(yu) 善於(yu) “無中生有”。我國快遞業(ye) 的發展經曆了從(cong) 無到有。“桐廬幫”的創業(ye) 者們(men) ,早年走出大山討生活,搶抓外貿紅利、運送報關(guan) 單往來於(yu) 滬杭之間。桐廬快遞之鄉(xiang) 的發展路徑,本身就是突圍之路。原本資源要素不足、區位優(you) 勢不顯,卻成為(wei) 國內(nei) 快遞業(ye) 發展的熱土,靠的就是一種變不利為(wei) 有利、變被動為(wei) 主動、敢想敢幹的創新精神。

  其次,實現產(chan) 業(ye) 突圍,唯有思想“破冰”,才能發展破局。在快遞產(chan) 業(ye) 這條“賽道”上,上海青浦區已經脫穎而出,“三通一達”、順豐(feng) 、德邦等10多家快遞總部紮根於(yu) 此。桐廬想從(cong) “快遞人之鄉(xiang) ”變成“快遞產(chan) 業(ye) 之鄉(xiang) ”,並非易事,需要在差異化布局錯位發展的同時,加緊開辟“全鏈路競爭(zheng) ”新賽道。比如,通過強化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做大經濟體(ti) 量,形成較為(wei) 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通過自主創新做優(you) 經濟質量,謀求快遞科技衍生的可能性;通過革新物流體(ti) 係暢通經濟循環,率先試點快遞進村、進廠、出海“兩(liang) 進一出”工程。

  再次,實現產(chan) 業(ye) 突圍,要有係統思維。隨著快遞業(ye) 站上“千億(yi) ”新起點,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生態不斷延伸,正從(cong) 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型升級。未來的“布點織網”,更需要全行業(ye) 攜手,像建高鐵網一樣建設智能物流骨幹網,把所有物流要素連接起來,打通上下遊、共建生態圈。眼下的桐廬,正在成為(wei) 快遞物流業(ye) 的集聚新平台,日漸強大的虹吸效應為(wei) 行業(ye) 龍頭和上下遊企業(ye) 提供了合作共贏的機會(hui) 與(yu) 拓展提升的空間,未來要真正“借圈出圈”,還要不懈領先。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黃 平)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