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 農旅融合 走進縣城看發展
原標題:城鄉(xiang) 統籌 農(nong) 旅融合(走進縣城看發展)
又到周末,安徽省合肥市市民劉先生帶著家人,驅車出發了。不過一小時車程,就到了廬江縣長衝(chong) 村安凹村民組。滿目蔥蘢,澄澈的河水潺潺流過,一處民宿掩映在村莊之中,這便是此行的目的地——雲(yun) 裏安凹。
“這裏離市區近,風景也好,附近還有生態有機農(nong) 場,可以釣魚、采摘,家人都很喜歡。”劉先生經常帶家人來這裏散心。
廬江縣北瀕巢湖、南近長江、西依大別山餘(yu) 脈,境內(nei) 有碧波濕地、險峻奇峰,更有享譽華東(dong) 的溫泉度假區,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家、國家3A級旅遊景區8家。“十三五”以來,廬江縣推進“自然山水遊、民俗風情遊、鄉(xiang) 村體(ti) 驗遊”,走城鄉(xiang) 統籌、農(nong) 旅融合的發展新路。2020年,廬江縣組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全縣鄉(xiang) 村閑置資產(chan) 、資源收儲(chu) 或租賃,由政府統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資金進行旅遊民宿項目開發建設,雲(yun) 裏安凹等一批優(you) 質民宿由此誕生。
“廬江民宿作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的新業(ye) 態,在帶動村民就業(ye) 、反哺鄉(xiang) 村經濟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廬江縣文化和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蘇榮介紹,發展民宿產(chan) 業(ye) 有效盤活了鄉(xiang) 村閑置資產(chan) ,帶動了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吸引更多人才向鄉(xiang) 村匯聚。
今年34歲的湯池鎮村民淩彩虹,很早就外出闖蕩。2020年,她憑借多年酒店工作經驗,回到家鄉(xiang) 在雲(yun) 裏安凹民宿找到了新工作。“收入跟在外麵打工差不多,還能兼顧家庭。”淩彩虹說。
長衝(chong) 村第一書(shu) 記趙明坤告訴記者,長衝(chong) 村戶籍人口5000多人,十幾年前,全村常住人口最少的時候,不到1000人,幾乎都是老人小孩。近年來,隨著鄉(xiang) 村旅遊的發展,不斷有年輕人返鄉(xiang) ,如今常住人口已超過2000人,有勞動能力的村民超過半數吃上“旅遊飯”。“目前村裏在建的民宿就有8家。”趙明坤說。
離雲(yun) 裏安凹民宿不過10分鍾車程,就是占地50畝(mu) 的安凹有機農(nong) 場,主要生產(chan) 各種有機蔬菜。不隻供給民宿,還通過電商銷售到江浙滬等地。
“農(nong) 場一般中午接單,下午采摘,晚上發貨,第二天就能送到客戶手中。遊客還可以在這裏體(ti) 驗蔬菜采摘。”安凹有機農(nong) 場負責人王曉明說,農(nong) 場平均每天用工10人次,都是本地人。附近村民自家生產(chan) 的優(you) 質農(nong) 副產(chan) 品,農(nong) 場認真檢測後也收購銷售。
近年來,廬江縣逐漸吸引外地資本投資興(xing) 建民宿。十裏長衝(chong) 、三衝(chong) 村等民宿集聚區正在興(xing) 起,全縣精品民宿總數達26家,雲(yun) 裏安凹民宿被評為(wei) 全國首批甲級旅遊民宿。
循著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廬江縣改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全縣開通城鄉(xiang) 旅遊客運公交、環巢湖觀光巴士,配套生態停車位1024個(ge) ,實現所有鄉(xiang) 鎮二級公路鎮鎮通,融入合肥30分鍾、長三角3小時交通圈;新建18個(ge) 景點遊客中心、3處旅遊谘詢中心,建設旅遊廁所65個(ge) ;建成全縣旅遊大數據中心,啟動建設智慧旅遊服務係統。
截至目前,廬江縣民宿項目已整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資金1.5億(yi) 元,預計實現村集體(ti) 增收900萬(wan) 元,解決(jue) 村民就業(ye) 500餘(yu) 人,帶動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售800餘(yu) 萬(wan) 元。廬江縣年遊客接待量由2016年的450萬(wan) 人次增長到2021年的818.4萬(wan) 人次,旅遊總收入由2016年的37億(yi) 元增長到2021年的66.8億(yi) 元。(本報記者 徐 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