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寧夏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真菌新種“藍灰小菇”

發布時間:2022-06-20 09:50:00來源: 科技日報

  閩寧科技協作結新果,寧夏發現首個(ge) 小菇屬新物種——藍灰小菇!6月19日,記者從(cong) 福建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獲悉,該院聯合魯東(dong) 大學、江西農(nong) 業(ye) 大學、寧夏農(nong) 林科學院和北方民族大學等單位,在有黃土高原中“濕島”之稱的寧夏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菌物資源本底聯合科考中,發現一種大型真菌新物種。經研究,確認為(wei) “小菇屬”的新物種,因其菌蓋從(cong) 幼時純藍色過渡到成熟後的藍灰色,最終被命名為(wei) “藍灰小菇”,相關(guan) 成果日前發表於(yu) 國際真菌分類學權威雜誌《菌物秘鑰》上。

  “目前,全世界僅(jin) 記載8個(ge) 藍色的小菇屬物種,2019年我國報道了2種藍色小菇,這是我國第3個(ge) 藍色小菇物種,也是新物種。”據閩江科學傳(chuan) 播學者、福建省農(nong) 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曾輝介紹,小菇屬隸屬於(yu) 擔子菌門、蘑菇綱、蘑菇目、小菇科,全世界共記錄超過600種,分布廣泛,2022年前中國僅(jin) 報道不足100個(ge) 物種。

  2019年起,隨著閩寧科技協作深入開展,寧夏構建食用菌種質資源庫應運而生,團隊成員聯合寧夏多家單位在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展了大型真菌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2020年7月19日,調查隊在六盤山1片楊樹、鬆樹、櫟樹、槭樹林中腐殖質上,發現了2個(ge) 灰色帶有藍色的小蘑菇,團隊中從(cong) 事小型菌多樣性研究的娜琴博士和蓋宇鵬博士立即判斷這是小菇屬的疑似新物種。經查閱相關(guan) 文獻和分子鑒定後,確認這些小小的藍色蘑菇是小菇屬新物種,模式標本作為(wei) 福建省農(nong) 科院菌物標本館第一號標本正式定名並發表。

  據悉,擔子體(ti) 藍色是小菇屬中較少見的類群,早期的文獻資料記載中藍色小菇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20世紀後北半球才陸續報道了5個(ge) 藍色小菇物種。2019年以前,國內(nei) 藍色小菇僅(jin) 報道來自南方亞(ya) 熱帶地區,團隊以此為(wei) 線索,在此次調查過程中有了新發現,將世界藍色小菇物種增加至9個(ge) 。

  相關(guan) 專(zhuan) 家認為(wei) ,來自我國北方中溫帶的藍色小菇新種,是藍色小菇類群及小菇屬的關(guan) 鍵物種,極大地豐(feng) 富了小菇屬的物種多樣性,為(wei) 揭示小菇屬真菌物種分布格局、生物地理、自然演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目前,已知小菇屬物種是天麻萌發菌,更多物種的發現,尤其是分布在六盤山等特殊生境的關(guan) 鍵物種,為(wei) 未來開發利用小菇屬的食藥價(jia) 值、菌物種質資源建設等領域提供基礎支撐。(記者 謝開飛 通訊員 柯斌榕 劉碧雲(yun)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