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政策破解畢業生大城市就業租房難租房貴問題
“除掉房租,工資已經所剩無幾”
多地出台政策破解畢業(ye) 生大城市就業(ye) 租房難租房貴問題
□ 本報見習(xi) 記者 張守坤
□ 本報記者 趙 麗(li)
來自安徽宿州的李晨即將大學畢業(ye) ,前不久,他過五關(guan) 斬六將獲得了一份來自上海企業(ye) 的錄用通知,沒料到煩惱隨之而來——他準備在入職企業(ye) 附近合租一間房,原本和房東(dong) 討價(jia) 還價(jia) 後確定租金為(wei) 每月3000多元,可沒幾天房東(dong) 突然通知他要漲價(jia) 600元。
“我想重新找房子,結果找了一圈,發現差不多的房子最近租房價(jia) 格普遍漲了500元至800元。”這讓李晨頗為(wei) 頭疼,因為(wei) 他入職後見習(xi) 期每月工資為(wei) 5000多元,除掉房租,工資已經所剩無幾。
在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像李晨這樣為(wei) 租房而發愁的高校畢業(ye) 生還有很多。他們(men) 為(wei) 了謀得一份體(ti) 麵的工作或實現理想和自我價(jia) 值,想方設法留在大城市工作,同時又不得不麵對大城市高昂的房租。這對於(yu) 一些即將踏入職場、收入相對有限的高校畢業(ye) 生而言,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
如何解決(jue) 高校畢業(ye) 生在大城市租房難、租房貴等問題?近日,多位專(zhuan) 家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提出,要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製度、加強廉租房建設,確保城市有持續的、可循環的廉租房供應,保障勞動者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獲得適足的住房權。
擁有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畢業(ye) 選擇留大城市
是留在讀了4年書(shu) 的安徽合肥還是回到老家淮北?這個(ge) 問題對於(yu) 高校畢業(ye) 生劉洋來說,無需多想。“當然是繼續留在大城市,這裏不僅(jin) 讓人的視野更廣闊,最重要的是就業(ye) 機會(hui) 多,有更好的薪資酬勞和更公平的競爭(zheng) 環境。”劉洋說,為(wei) 了留在大城市,她正在準備考公務員,不行就繼續考研。
來自山東(dong) 濱州的高校畢業(ye) 生李雨選擇留在大城市的原因,也是看中了這裏多元的就業(ye) 機會(hui) 。他在大學期間主修編程專(zhuan) 業(ye) ,這類專(zhuan) 業(ye) 在小城市既沒需求也沒有相應的職位,“畢業(ye) 後想辦法留在大城市是唯一的選擇”。
和劉洋、李雨有一樣想法的畢業(ye) 生不在少數。根據58同城、趕集直招統計數據,深圳、廣州是很大一部分畢業(ye) 生工作首選的就業(ye) 城市,其中深圳畢業(ye) 生淨流入率達3.5%;此外長沙、北京、上海、天津也頗受畢業(ye) 生青睞,均呈淨流入態勢。對於(yu) “00後”畢業(ye) 生而言,為(wei) 了個(ge) 人發展,他們(men) 更傾(qing) 向於(yu) 去杭州、西安、長沙、成都、青島等新一線城市就業(ye) 。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李海明說,人才向大城市集中是一個(ge) 世界性的趨勢,多數國家都存在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傾(qing) 向。
“大城市的高校多,高校學生在這裏完成學業(ye) 乃至實習(xi) ,對這個(ge) 城市很熟悉,加上大城市的就業(ye) 機會(hui) 相對更多,就業(ye) 環境、法治環境相對更好,留下就業(ye) 成為(wei) 第一選擇。還有些畢業(ye) 生在‘回不去的鄉(xiang) 村’和‘留不下的城市’之間被動就業(ye) ,最終往往降低要求留在了大城市。”李海明說。
房租居高糾紛頻現
留在城市工作不易
想留在大城市工作,有機遇也有難題。其中一個(ge) 大難題就是租房難。
在北京某高校就讀的河南南陽人趙萍畢業(ye) 前收到了兩(liang) 家律師事務所的錄用通知,一家在北京朝陽,一家在河南鄭州。權衡再三後,趙萍決(jue) 定入職鄭州的律所。
“主要是北京房租太高了,我承受不起。”趙萍告訴記者,在上述北京律所附近租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臥室每月租金要3000多元,如果想把月租金壓縮到2000元以內(nei) ,每天的通勤時間單程就得超過1小時。“律所的工作強度本來就挺高,如果還得每天長時間擠公交、地鐵,我感覺自己堅持不下來。”
根據貝殼研究院最近一期的北京市房產(chan) 租賃市場月報數據,2022年,北京市新增掛牌房源均價(jia) 較去年有明顯上漲趨勢,在高校畢業(ye) 季來臨(lin) 之前,4月的租金掛牌價(jia) 已逼近2021年的峰值水平。克而瑞數據顯示,上海等城市於(yu) 今年5月開啟小幅上漲模式。
除了租房貴,租到稱心如意的房子也非易事。大學畢業(ye) 生遭遇“黑中介”、房東(dong) 突然要求漲價(jia) 、虛假宣傳(chuan) 等問題也屢見報端。
今年畢業(ye) 的天津大學生吳迪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他在河北區找到一間月租金較低的房間,一切準備就緒,房東(dong) 卻臨(lin) 時提出讓他購買(mai) 一些電器和家具,退房後還不得帶走。而這些要求此前並沒有在合同上呈現。沒有退路的吳迪無奈之下隻能接受。
有媒體(ti) 近日麵向全國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表示本人或親(qin) 友遇到續租時房東(dong) 不合理抬價(jia) 、退房時不退還押金、入住期間需支付額外費用的情況;此外,未簽合同、裝修汙染、二房東(dong) 賺差價(jia) 、房東(dong) 或房屋管理者不按照合同履行維修義(yi) 務等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有使用租金貸後中介跑路的情況。
多地出台相關(guan) 政策
合力解決(jue) 租房問題
為(wei) 解決(jue) 高校畢業(ye) 生租房問題,目前多地出台畢業(ye) 生租房補貼、減少或免除租房押金等政策,做好畢業(ye) 季住房租賃服務。
6月8日,湖北省武漢市政府網發布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ye) 生留漢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取得普通高校全日製大專(zhuan) 以上學曆、畢業(ye) 6年以內(nei) 、本通知公布之日起在漢就業(ye) 創業(ye) 並正常繳納社會(hui) 保險、家庭在漢無自有住房的高校畢業(ye) 生,在資格有效期內(nei) ,租住人才租賃房的,按照不高於(yu) 市場租金的70%繳納租金,累計減免期限不超過3年。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人社局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ye) 生求職實習(xi) 免費住宿的通知》,稱畢業(ye) 三年內(nei) (含畢業(ye) 年度)有意在榕求職、創業(ye) 和實習(xi) 、見習(xi) 的全日製高校外地生源畢業(ye) 生,均可申請最長不超過一年的免費住宿,每人僅(jin) 限享受一次。
規範住房租賃市場,保護承租人合法權益,需進一步彰顯立法的作用。近日審議通過、將於(yu) 今年9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規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門應當加強住房租賃價(jia) 格監測,住房租金明顯上漲或者有可能明顯上漲時,北京市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漲價(jia) 申報、限定租金或者租金漲幅等價(jia) 格幹預措施,穩定租金水平。如果出租人拒不執行,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處理。
李海明認為(wei) ,直接的減補免都是臨(lin) 時手段,也是直接的幹預行為(wei) 。運用得好,可以緩解一時之急。但從(cong) 中長期適用的效果來看,最終還是由承租房屋的就業(ye) 者承擔成本,減補免的租金最終會(hui) 轉移給承租房屋者。畢業(ye) 生租房困難問題要靠住房保障製度的完善和勞動者獲得適足住房權的實現來解決(jue) 。
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法學院教師李靜建議各地政府加強廉租房建設,確保城市有持續的、可循環的廉租房供應;有關(guan) 部門規範租賃市場,定期進行檢查,確保出租屋無隱患、租房信息真實;學校等開展租房方麵的防騙科普及法律宣傳(chuan) 。
除了解決(jue) 租房問題,在李海明看來,大城市要留住、留好高校畢業(ye) 生,還應做好多方麵的配套工作,如加強勞動與(yu) 社會(hui) 保障法律製度的落實,確保剛進入就業(ye) 市場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完善勞動人事檔案管理製度,確保高校畢業(ye) 生的檔案不成為(wei) 負累;加強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管理,加強行業(ye) 規範中的職業(ye) 發展規範,使高校畢業(ye) 生能夠在就業(ye) 後獲得良好的職業(ye) 培訓和職業(ye) 發展等。
(文中高校畢業(ye) 生均為(wei) 化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