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內蒙古烏蘭浩特:“能人返鄉”產業興

發布時間:2022-06-27 10:2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

  光明日報記者 高平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周亞(ya) 輝

  眼下,位於(yu) 祖國北疆的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烏(wu) 蘭(lan) 浩特市的水稻種植戶們(men) 正抓住當前雨水充足、氣溫適宜的有利時機,栽插秧苗,田間往來穿梭的身影點綴著波光粼粼的廣袤水田。

  今年,烏(wu) 蘭(lan) 浩特市因地製宜,實施能人返鄉(xiang) 、市民下鄉(xiang) 、幹部到鄉(xiang) 、企業(ye) 興(xing) 鄉(xiang) 的“四鄉(xiang) 工程”,加快興(xing) 鄉(xiang) 富農(nong) 步伐,讓希望的田野煥發勃勃生機。

  在烏(wu) 蘭(lan) 浩特市義(yi) 勒力特鎮,有一處綠樹環抱的農(nong) 家小院,花草芳香四溢。茶室、餐吧、東(dong) 北老式火炕、黑膠唱片機……這家名為(wei) “遠方廷園民宿”的每一處細節都凝聚著老板陳愛平的心血。

  2019年8月,陳愛平結束了20年“北漂”生活,回到故鄉(xiang) 義(yi) 勒力特鎮,將父輩的老式平房改造成民宿,每年帶來經濟效益7萬(wan) 餘(yu) 元。

  如今,像陳愛平一樣外出打拚的人才帶著觀念、技術、資金歸來,加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隊伍中。

  據悉,烏(wu) 蘭(lan) 浩特市積極引導“能人返鄉(xiang) ”,並建立能人信息庫,目前,已有246名各類產(chan) 業(ye) 能人“入庫”,其中123人有意向返鄉(xiang) 興(xing) 業(ye) 。烏(wu) 蘭(lan) 浩特市針對各類能人返鄉(xiang) 需要,分級分類儲(chu) 備了項目庫,圍繞綠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精深加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化旅遊等7個(ge) 領域、11條產(chan) 業(ye) 鏈,精心包裝儲(chu) 備了200個(ge) 返鄉(xiang) 創業(ye) 項目,並針對中小投資者,包裝儲(chu) 備了設施養(yang) 殖、循環農(nong) 業(ye) 一體(ti) 化、肉牛養(yang) 殖、民宿等10個(ge) 項目,讓返鄉(xiang) 能人回得來、留得住、幹得好。

  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烏(wu) 蘭(lan) 浩特市葛根廟鎮設施農(nong) 業(ye) 大戶王鳳國的大棚裏熱鬧非凡。葡萄、桃子、小柿子……市民遊客們(men) 正在采摘新鮮果蔬。“每天收入能達到1000多元!”王鳳國高興(xing) 地說。

  觀賞景色、領略民俗、體(ti) 驗民宿、享受美食……近郊鄉(xiang) 村遊正成為(wei) 市民下鄉(xiang) 消費的一股新潮流。

  在烏(wu) 蘭(lan) 浩特市,不僅(jin) 鼓勵市民消費下鄉(xiang) ,還要把更多產(chan) 業(ye) 帶到農(nong) 村去。烏(wu) 蘭(lan) 浩特市已引入市民投資1000萬(wan) 元,分別在高根營子嘎查、三合村建設民宿項目3個(g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此同時,還將針對不同受眾(zhong) 群體(ti) ,大力推進技術下鄉(xiang) 服務,帶動市民智力下鄉(xiang) 。目前已組織勞動模範、工匠、技術能手成立了4個(ge) 服務指導組,赴各鎮對農(nong) 戶農(nong) 機保養(yang) 、畜牧業(ye) 防疫、水稻生產(chan) 進行巡回指導。

  村景因人而變,鄉(xiang) 村因人而興(xi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今年4月初,烏(wu) 蘭(lan) 浩特市明確了幹部到鄉(xiang) 人員範圍,開展了全市各個(ge) 層級的幹部到鄉(xiang) 活動,目前全市已有30位市級領導包聯61個(ge) 嘎查村、1780名幹部結對認親(qin) 1700戶、120名幹部常態化駐村幫扶,幫助村民解決(jue) 實際問題,提升基層幹部鄉(xiang) 村建設和治理工作能力。

  “幹部到鄉(xiang) ”解決(jue) 了村民有事兒(er) 找不著人的問題,這隻是解決(jue) 困難的第一步。而遇到種植養(yang) 殖的專(zhuan) 業(ye) 難題如何解決(jue) ?烏(wu) 蘭(lan) 浩特市還有第二步,讓專(zhuan) 家人才服務到鄉(xiang) ,構建“8+1+3”工作體(ti) 係,圍繞農(nong) 牧、教育、醫療衛生等8類領域,通過搭建1個(ge) 有“專(zhuan) 家人才庫”“專(zhuan) 家服務團”“需求項目庫”的供需平台,完成破解製約基層發展的瓶頸問題、培養(yang) 基層急需緊缺人才、推動科技成果轉化3個(ge) 工作任務。增強專(zhuan) 家人才服務基層的精準度和匹配度,讓專(zhuan) 家人才服務基層抓得更實、更有針對性。目前,已開展服務基層活動130批次、299人次。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我們(men) 國有企業(ye)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雲(yun) 南中煙紅雲(yun) 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烏(wu) 蘭(lan) 浩特卷煙廠黨(dang) 委書(shu) 記、廠長王力家介紹,2018年起,義(yi) 勒力特嘎查成為(wei) 他們(men) 對口幫扶的重點嘎查。企業(ye) 詳細了解嘎查經濟發展現狀和產(chan) 業(ye) 發展所麵臨(lin) 的問題後,確定出“旅遊+產(chan) 業(ye) ”的幫扶方向,並投資100萬(wan) 元,將義(yi) 勒力特鎮打造成為(wei) 特色民俗、遊樂(le) 場、庭院經濟集中發展的“花鄉(xiang) 小鎮”。

  聚合資源,握指成拳,“村企”聯動讓嘎查村發展勢頭更加強勁。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一個(ge) 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落地生金。“企業(ye) 興(xing) 鄉(xiang) ”釋放出不竭的鄉(xiang) 村潛力。

  目前,烏(wu) 蘭(lan) 浩特共有74家企業(ye) 、6家商協會(hui) 與(yu) 嘎查村結對,實現全市61個(ge) 嘎查村結對幫扶全覆蓋。32家企業(ye) (商會(hui) )累計投入幫扶資金、物資198.55萬(wan) 元。烏(wu) 蘭(lan) 浩特市還主動融入京蒙協作,與(yu) 北京市海澱區簽訂5年友好合作框架協議。目前,已有4名興(xing) 安盟籍北京企業(ye) 家響應“回報家鄉(xiang) ”行動,參與(yu) 村企結對幫扶。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