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南安司法局複議為民“五部曲”

發布時間:2022-06-29 13:47: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為(wei) 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在行政爭(zheng) 議領域“急難愁盼”的問題,打造“行政複議”南安品牌,南安市司法局緊扣複議體(ti) 製改革主線,深耕踐行“以人為(wei) 本、複議為(wei) 民”的宗旨理念,著力守正創新,把為(wei) 民、便民、利民貫穿行政複議全過程,用力書(shu) 寫(xie) 南安行政複議工作新答卷。

  “建”字開路

  將行政爭(zheng) 議調處納入“大調解”格局,落實多方力量聯合調處的創新舉(ju) 措,全麵推行市鎮村三級調解組織聯動、行政調解與(yu) 人民調解相結合的多元化解辦法。自行政複議機構收到申請人行政複議申請後,司法局分管領導第一時間組織相關(guan) 工作人員對案件進行研究。根據案情需要,及時與(yu) 市行政爭(zheng) 議調解中心對接。因案製宜,成立由行政複議機構、行政爭(zheng) 議調解中心、鎮級調解中心、村級調解員以及基層司法所負責人等組成的行政爭(zheng) 議聯合調解小組,負責行政爭(zheng) 議案件協調、調解、法律谘詢等相關(guan) 事宜,為(wei) 行政爭(zheng) 議化解提供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

  “核”字當先

  為(wei) 依法妥善化解行政爭(zheng) 議,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實際問題,率先建立複議應訴案件現場勘驗機製。行政複議機構的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貼近群眾(zhong) 、服務一線的優(you) 勢,深入案件發生地。通過查看現場、拍照記錄、聽取申請人陳述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為(wei) 行政複議案件的後續開展收集原始數據。複議應訴案件現場勘驗機製的有效運作,把便民複議的做法踐行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有效保障申請人合法權益,發揮行政複議層級監督作用,提高行政複議公信力。

  “析”字為(wei) 要

  對於(yu) 重大疑難、爭(zheng) 議較大的行政複議案件,行政爭(zheng) 議聯合調解小組及時組織集中研討,明晰案件疑點。重點圍繞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適用及執法程序等爭(zheng) 議焦點進行分析、交流和探討,複盤整個(ge) 執法工作流程,對行政爭(zheng) 議糾紛全麵評估和研判,並就行政爭(zheng) 議糾紛的化解提出合理可行的化解方案。

  同時,對需作出複議決(jue) 定的案件,通過增強析法釋明的力度,對申請人的請求和疑惑予以充分說理,爭(zheng) 取獲得申請人的認可,促進糾紛的實質性化解,真正做到“案結事了”。

  “調”字貫穿

  堅持案前調解,把調解工作貫穿於(yu) 受理、審理全過程。以“法、理、情”相融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明法理,為(wei) 申請人答疑解惑。確實做到從(cong) 法律、政策上詳細解讀,從(cong) 法理上厘清法律規定,從(cong) 事理上提出最佳處理方案,力爭(zheng) 行政爭(zheng) 議中端化解。

  “紓”字為(wei) 重

  秉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理念,主動擔當作為(wei) ,解決(jue) 申請人急難愁盼等問題,切實將複議為(wei) 民落實在行動上。對申請人的相關(guan) 賠償(chang) 訴求,在無法得到賠償(chang) 的情況,針對申請人的生活困難,積極協調、落實相應的幫扶幫困措施,呼籲社會(hui) 組織主動幫扶,引導其恢複正常生產(chan) 生活,從(cong) 而擺脫困境。

  “為(wei) 民、利民、便民”的原則,貫穿在“複議為(wei) 民”的全過程。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茶水解渴、一句好話暖心,進一步“拉近了”政府與(yu) 群眾(zhong) 的距離。南安市司法局切實做到“以人為(wei) 本、複議為(wei) 民”,聚焦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續。

  一紙複議書(shu) ,為(wei) 民解憂愁。今年來南安市司法局共成功化解10件行政爭(zheng) 議案件,充分發揮行政複議抒民困、解民憂、公正高效、便民為(wei) 民的製度優(you) 勢。南安市司法局將持續積極探索行政複議工作新思路、新辦法、新舉(ju) 措,堅持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辦好事、辦實事,力求真正做到“定分止爭(zheng) ,案結事了”,努力讓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行政複議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