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完成既定科學探測任務
從(cong)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yu) 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2022年6月29日,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已正常飛行706天,獲取了覆蓋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數據,各科學載荷均實現火星全球探測。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和火星車均完成既定科學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任務於(yu) 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2021年2月10日與(yu) 火星交會(hui) ,成功實施捕獲製動進入環繞火星軌道。對預選著陸區進行了3個(ge) 月的詳查後,於(yu) 2021年5月15日成功實施火星著陸。2021年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上火星表麵,開始巡視探測。2021年8月15日,“祝融號”火星車順利完成90個(ge) 火星日既定科學探測任務,繼續實施拓展探測任務。受著陸區冬季嚴(yan) 寒和沙塵天氣影響,火星車按設計狀態於(yu) 2022年5月18日進入冬季休眠模式,2022年12月前後將恢複正常工作。環繞器環繞火星1344圈,實現了全球覆蓋,目前狀態正常。後續將繼續開展全球遙感探測,並擇機開展拓展技術試驗,為(wei) 相關(guan) 任務開展先期技術驗證。
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yu) 航天工程中心介紹,天問一號任務經過近兩(liang) 年的飛行和探測,火星車和環繞器配置的13台科學載荷共獲得約1040GB的原始科學數據,經過地麵接收處理,形成的標準科學數據產(chan) 品,按月滾動提交給科學家團隊進行分析、解譯,有關(guan) 科學成果已在國內(nei) 外知名學術刊物陸續發表。這些科學數據將擇機向全球科學家開放,歡迎全球科學家積極申請研究,共同推進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事業(ye) 。
此外,本著開放共享的合作精神,國家航天局積極推進與(yu) 各國航天機構和科學界的合作:與(yu)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空間局共享所屬火星軌道器軌道數據,開展碰撞預警合作;“祝融號”火星車與(yu) 歐洲空間局“火星快車”軌道器開展數據中繼通信試驗,實現中歐火星科學數據中繼合作。(記者陳海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