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法律保護生前預囑,讓生命安寧謝幕

發布時間:2022-07-05 10:50: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土土絨

  近日,深圳市表決(jue) 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稿。其中,第七十八條在“臨(lin) 終決(jue) 定權”上做出了大膽突破,如果病人立了預囑“不要做無謂搶救”,醫院要尊重其意願,讓病人平靜走完最後時光。深圳市也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實現生前預囑立法的地區。

  生前預囑,與(yu) 我們(men) 一般理解的遺囑並不相同,它特指人們(men) 在意識清楚時簽署的,說明在不可治愈的傷(shang) 病末期或臨(lin) 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稿第七十八條規定:收到患者或者其近親(qin) 屬提供具備下列條件的患者生前預囑的,醫療機構在患者不可治愈的傷(shang) 病末期或者臨(lin) 終時實施醫療措施,應當尊重患者生前預囑的意思,采取或者不采取插管、心肺複蘇等創傷(shang) 性搶救措施,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命支持係統,進行或者不進行原發疾病的延續性治療等。

  死生亦大矣,生與(yu) 死都是人生的必然經曆。在過去,因為(wei) 種種原因,我們(men) 往往對死亡諱莫如深,對如何走向死亡等話題刻意回避。可實際上,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如何麵對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課。

  那麽(me) ,當生命不可避免地走向終點,任何醫療措施都無法挽回時,是不惜一切代價(jia) 地使用各種手段延緩死亡,還是順其自然,安詳、有尊嚴(yan) 地離世?不管是哪一種選擇,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患者本人。但在很多情況下,家屬因為(wei) 不忍心等原因,往往直到最後一刻都不放棄積極治療,不光耗費大量金錢,也讓患者極度痛苦。

  我們(men) 期待生命始於(yu) 安樂(le) ,也希望生命終於(yu) 安寧。如何讓生命有尊嚴(yan) 地謝幕,在全世界範圍內(nei) 都是一門新興(xing) 學科。其中,推廣安寧療護,為(wei) 疾病終末期或老年患者在臨(lin) 終前提供身體(ti) 、心理、精神等方麵的照料和人文關(guan) 懷等服務,控製痛苦和不適症狀,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yan) 地離世,是大勢所趨。今年3月,國家衛健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中就明確提出,發展安寧療護服務,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提高老年人和疾病終末期患者生命質量。

  而開展安寧療護,離不開生前預囑這樣的重要製度支持。實際上,生前預囑在民間已推廣多年。早在2006年,臨(lin) 床從(cong) 醫多年的羅峪平參與(yu) 創建國內(nei) 首個(ge) 推廣“尊嚴(yan) 死”的公益網站。在該網站的基礎上,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hui) 2013年成立,成為(wei) 第一個(ge) 推廣生前預囑的社會(hui) 組織。2021年4月,深圳市生前預囑推廣協會(hui) 成立,成為(wei) 全國第二個(ge) 推廣生前預囑的公益組織。而這一次生前預囑入法,則以法律的權威性保障了生前遺囑的實施。

  支持生前遺囑,除了保障其合法性之外,還需為(wei) 其提供足夠多的社會(hui) 、政策支持。目前,我們(men) 的安寧療護服務還處在起步階段。《“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即指出,我國安寧療護中心數量嚴(yan) 重不足,存在較大的城鄉(xiang) 、區域差距。而安寧療護之所以難推廣,一方麵源於(yu) 社會(hui) 觀念的掣肘,另一方麵,安寧療護追求以最少的醫療幹預減輕患者的痛苦,但卻需要付出大量複雜艱辛的人工服務,這就決(jue) 定了其很難營利。此外,還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醫院要考核死亡率,安寧療護病區死亡率達不到醫院的考核要求,這也是一個(ge) 障礙。

  能否安寧謝幕,也是衡量生命質量的一個(ge) 標尺。那麽(me) ,在醫保製度、醫院考核製度等方麵,相關(guan) 部門是否可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有利於(yu) 安寧療護發展的改革,讓這一服務健康發展,也讓生前遺囑落地生根。(土土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