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辦好縣中,還有什麽招?
【閱讀提示】教育部:嚴(yan) 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域高中搶挖優(you) 秀校長和老師
光明網評論員:7月5日,教育部舉(ju) 辦第七場“教育這十年”“1+1”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在發布會(hui) 的答問環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必須把縣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從(cong) 而整體(ti) 提升我國普通高中發展水平。
除了積極改善縣域普通高中(以下簡稱“縣中”)辦學條件、加大縣中對口幫扶力度的措施外,呂玉剛司長特別提出要加快提升縣中的發展,首先要加強招生統籌管理,堅決(jue) 遏製縣中優(you) 質生源過度流失;其次,健全教師補充機製,不僅(jin) 要及時補充教師,也嚴(yan) 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域高中搶挖優(you) 秀校長和老師。
中國曆史與(yu) 現實中,“縣”不僅(jin) 是確保社會(hui) 穩定的基本治理單元,也是多數人實現階層躍升與(yu) 人生目標的起點。在一個(ge) 縣裏,縣中是連接城鄉(xiang) 教育的樞紐,肩負著為(wei) 國家輸送培養(yang) 優(you) 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又牽引著縣域內(nei) 的義(yi) 務教育。縣域高中作為(wei) 縣域基礎教育的龍頭,對於(yu) 引導和促進縣域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和推進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據媒體(ti) 報道,中國2020年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2485.92萬(wan) 人,縣鎮高中在校生1168.32萬(wan) 人,農(nong) 村高中在校生90.24萬(wan) 人,縣中在校生占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的50.63%。縣中在中國教育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發展不僅(jin) 有關(guan) 教育公平,也有關(guan) 整體(ti) 生態。然而近年來,因為(wei) 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進程、公共教育政策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不少地方縣域普通高中優(you) 秀教師和學生出現流失,形成了以優(you) 質教育資源流失和教育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為(wei) 表現的“縣中發展困境”。
當一個(ge) 問題的聲音被放大,很大程度上也意味著更多部門、更多資源將參與(yu) 到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中來。去年12月16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九部門公布《“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縣中整體(ti) 辦學水平顯著提升的整體(ti) 目標。在具體(ti) 措施中,不僅(jin) 要提高縣中經費投入水平、嚴(yan) 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中高級教師崗位設置適當向縣中傾(qing) 斜,而且還組織縣中校長和教師骨幹示範培訓,開展縣中托管幫扶工程等。這個(ge) 計劃有態度有措施,一些學校跨區域特別是跨市域、跨縣域爭(zheng) 搶生源、搶挖優(you) 秀教師的問題,相信將得到有效遏製。
教育資源是有限的,也是寶貴的。中國始終是一個(ge) 幅員遼闊、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國家,這是我們(men) 麵臨(lin) 的基本現實。這樣的不均衡體(ti) 現在教育這個(ge) 民生大問題上,更有急迫改變的動力與(yu) 需要,因為(wei) 經濟越落後的地方,教育越給人以希望。在教育部的這次新聞發布會(hui) 中,呂玉剛司長強調要“想盡一切辦法,加大工作力度”來提升縣域普通高中辦學水平。“一切辦法”就包括了教育部門持續實施的“特崗計劃”“國培計劃”“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zhuan) 項計劃、銀齡講學計劃,這些辦法優(you) 化了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為(wei) 欠發達地區學校多渠道補充優(you) 秀師資起到了積極作用。
當然,留住優(you) 秀生源和師資,要借助合理的行政調控,但不能一味依賴行政力量。教育做的是人的工作,不管在師生管理還是教學工作中,“軟”才能體(ti) 現教育的活力與(yu) 價(jia) 值。改變教育評價(jia) 體(ti) 製,提高縣中教師的待遇,留住優(you) 秀生源與(yu) 師資才真正有柔性的落地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