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廈門海滄:厚植為民情懷 培育文明新風

發布時間:2022-07-08 10: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日前,在廈門市海滄區的市民廣場上,上百幅“最美誌願服務”主題攝影作品依次排開,向人們(men) 講述著一個(ge) 個(ge) 湧動著愛心的溫暖故事。

  為(wei) 了讓鄰居們(men) 能坐上幹淨的椅子,76歲的黃亞(ya) 麗(li) 身體(ti) 殘疾,卻堅持每天早晨擦拭小區內(nei) 廣場上的桌椅,一擦就是13年;市民李梓俊家隔壁住著一對行動不便的老年夫婦,李梓俊不僅(jin) 幫老人拎菜、搬東(dong) 西,還每天幫老人把垃圾提下樓,一提就是近10年……

  善意不分大小,廈門海滄市民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不斷散發出向上向善的力量。

  海滄區堅持問計於(yu) 民,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了解群眾(zhong) 需求、征集群眾(zhong) 意見,與(yu) 群眾(zhong) 共謀破解問題之道;堅持惠民利民,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通過文明創建給群眾(zhong) 帶來獲得感;堅持全民參與(yu) ,積極調動廣大誌願者參與(yu) 文明創建的熱情,使參與(yu) 創建的過程同時成為(wei) 文明自覺養(yang) 成的過程,實現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雙提升。

  堅持為(wei) 民宗旨

  “書(shu) 記,這棵樹太高了,風一吹樹葉飄得到處都是,如果來了台風也有危險,移走更安全。”“書(shu) 記,這裏石凳太少了,可以加一些,我們(men) 這兩(liang) 棟樓住了好多老人,大家‘話仙’(閩南話聊天的意思)都坐不下喲!”近日,海滄北附小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周小秋帶著記者采訪京口岩小區,一路上被熱心居民叫住好幾回,改造提升的建議一個(ge) 接一個(ge) 。

  京口岩小區是一個(ge) 拆遷安置小區,37棟樓裏生活著2000多戶居民。一段時間來,京口岩小區以文明創建為(wei) 抓手,不斷提升小區品質。以前,居民不願意走出小家參與(yu) 小區治理服務,如今文明創建為(wei) 小區帶來看得見的改變,也讓大家的觀念改變不少,越來越多居民願意為(wei) 文明創建出一份力。

  時代在進步,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標準也在不斷提升,海滄區要求全區上下在城市文明創建上不能再走老路、彈老調,一定要從(cong) 真正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出發,謀新求變,在思想認識和方式方法上實現徹底轉變。

  在機製上,海滄區通過建強基層創建隊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銜接、全麵覆蓋”的責任機製,強化街道統一指揮調度,引導網格員發揮好“哨兵”作用,形成“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的有效合力。強化“曬、比、問”工作機製,引入第三方專(zhuan) 業(ye) 考評隊伍,建立健全評價(jia) 體(ti) 係,實行“日督辦、周通報、月排名、季點評”,建立正負麵單位和存在問題“兩(liang) 張清單”,對先進單位給予表揚、鼓勵,對失分嚴(yan) 重、問題突出的單位進行約談。今年以來,海滄區創建辦下發督查通報109期、推動8000個(ge) 問題整改。

  此外,海滄區城管局還充分發揮智慧城管平台作用,用實用細用深“非接觸性執法”,對道路沿街店麵、校園市場周邊等重點部位、關(guan) 鍵節點進行實時監控,加強與(yu) 市區係統的數據對接,大力解決(jue) 城市管理難點、痛點。

  補齊民生短板

  當下,錦裏村排洪渠正在發生“蝶變”。排洪渠內(nei) 的水草和雜物已被清理,海滄街道組織專(zhuan) 業(ye) 人員正開展全流域消毒。據介紹,該工程可有效解決(jue) 排洪渠雨汙混流現象,生活汙水直接泵送至海滄汙水處理廠,渠內(nei) 水體(ti) 發臭的問題將得到解決(jue) 。

  機製、隊伍、市容市貌、公共設施、交通秩序、農(nong) 貿市場和周邊環境、小區管理、城中村和農(nong) 村治理提升、公益廣告以及共享單車、電動車和摩托車治理……今年以來,廈門海滄圍繞十大整治提升行動,按照“近期攻堅、中期鞏固、遠期常態”的目標全麵鋪開。

  海滄專(zhuan) 項整治提升行動,旨在推動解決(jue) 問題、補足短板,打造一批精品工程,讓城鄉(xiang) 麵貌發生根本性轉變、公共設施進一步完善提升,各項秩序進一步規範有序,讓群眾(zhong) 在文明創建過程中得到實惠、看到變化、感到溫暖,讓文明創建更加深入人心。

  其中,嵩嶼街道以群眾(zhong) 需求為(wei) 導向,生成項目為(wei) 著力點,精準高效地破解了一項項難題。走進海翔社區,銘仕花園小區與(yu) 天乙廣場小區之間的破損路麵已經完成了“白改黑”,平整的路麵方便了出行,兩(liang) 側(ce) 新增的停車位也為(wei) 周邊居民提供了便利。水雲(yun) 灣小區人口多,籃球場是重要的活動區域,社區網格員發現籃球架生鏽後,上報東(dong) 嶼社區文明創建專(zhuan) 班,立刻生成了籃球場改造項目並快速實施……

   組織群眾(zhong) 參與(yu)

  家住海翔社區的劉湘是社區誌願服務隊的一名誌願者,每天7點,她都會(hui) 和老搭檔曾令妹一起來到馬青路或是鍾林路路口,開始引導交通。她們(men) 一人負責舉(ju) 牌提醒車輛禮讓斑馬線行人、市民文明過馬路,另一人負責舉(ju) 著旗子吹口哨,對不文明行為(wei) 進行勸導。

  日前,海滄區啟動“潔淨家園、共創文明”主題月活動,海滄區直機關(guan) 幹部職工、各街道村(居)幹部群眾(zhong) 和海滄國有企事業(ye) 單位幹部職工走進海滄各個(ge) 村(居),積極開展城鄉(xiang) 環境清潔、落實“門前三包”、文明引導等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

  “暖心守護一起行”“紅色小工匠”“問安行動”“一米陽光”……在海滄,一個(ge) 個(ge) 優(you) 秀誌願項目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在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厚植於(yu) 民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市民加入誌願者隊伍。

  海滄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持續培育群眾(zhong) 急需、特色鮮明、融入生活、常態長效的誌願服務品牌項目。一個(ge) 個(ge) 富有創新性、示範性的誌願服務項目不斷延伸到村居一線,不僅(jin) 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麵,在專(zhuan) 業(ye) 程度上也更加注重精準化,為(wei) 各有所長的誌願者參與(yu) 誌願服務提供了廣闊高效的平台。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