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持證上崗”新規落地 規範專業類網絡直播

發布時間:2022-07-12 10:26: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印發《網絡主播行為(wei) 規範》。其中,對於(yu) 專(zhuan) 業(ye) 類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ye) 資質的要求引發關(guan) 注。

  這個(ge) 行為(wei) 規範明確,對於(yu) 需要較高專(zhuan) 業(ye) 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nei) 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ye) 資質,並向直播平台進行資質報備,直播平台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目前專(zhuan) 業(ye) 主播“持證”情況如何?這一規定對主播、平台及行業(ye) 又有哪些影響?

  專(zhuan) 業(ye) 類主播為(wei) 何需“持證上崗”?

  過去幾年在線直播行業(ye) 增長迅猛。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年2月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03億(yi) ,占網民整體(ti) 的68.2%。

  同時,良莠不齊的主播隊伍、質量參差的內(nei) 容信息,也給行業(ye) 秩序與(yu) 長遠發展帶來隱憂。其中,法律、財經、醫療等內(nei) 容因貼近民生,直接關(guan) 聯公眾(zhong) 認知、個(ge) 體(ti) 安全,亟待提升專(zhuan) 業(ye) 門檻。

  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鄧佩律師介紹,一些非專(zhuan) 業(ye) 法律人士開設賬號,對法律內(nei) 容解讀有誤,造成公眾(zhong) 對法律認識的偏差。“術業(ye) 有專(zhuan) 攻,專(zhuan) 業(ye) 人士更具信服力。”她認為(wei) ,法律類主播“持證上崗”,可有效避免對專(zhuan) 業(ye) 性信息的誤讀、不合法信息的傳(chuan) 播。

  記者在某平台搜索“財經”關(guan) 鍵詞,用戶列表中排在前列的多為(wei) 帶認證標識的個(ge) 人賬號和企業(ye) 賬號。不過,也有一些沒有認證的賬號在進行投資和財經內(nei) 容直播。

  業(ye) 內(nei) 人士介紹,有的個(ge) 人或機構會(hui) 偽(wei) 裝成專(zhuan) 業(ye) 人士在一些平台直播,進行誘導性交易、非法薦股甚至詐騙等違法活動。

  北京某公立三甲醫院一名醫生告訴記者,一些開展虛假宣傳(chuan) 的網絡主播可能是私人門診醫生、護士,也可能是銷售人員。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人事司負責人表示,這個(ge) 行為(wei) 規範出台的目的是引導網絡主播規範從(cong) 業(ye) 行為(wei) ,強化社會(hui) 責任,樹立良好形象;規範出台,有利於(yu) 提高網絡主播隊伍整體(ti) 素質,治理行業(ye) 亂(luan) 象,規範行業(ye) 秩序,推動網絡表演、網絡視聽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平台如何監管?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大平台對於(yu) 專(zhuan) 業(ye) 認證已有相關(guan) 要求。

  抖音規定,金融從(cong) 業(ye) 人員需要滿足“證券、基金、期貨、信托等普通從(cong) 業(ye) 人員(監管備案)”條件,提供對應自律監管組織官網備案截圖和執業(ye) 資格編號等材料。執業(ye) 律師需提供屬地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律師執業(ye) 證首頁照片和本年度考核備案頁照片。

  快手要求,除身份證信息外,律師需提供律師職業(ye) 資格證、在職證明等;投資經理需提供在職證明和從(cong) 業(ye) 資格證;醫生需提供醫師執業(ye) 證、醫師資格證、在職相關(guan) 證明等;教師需提供教師資格證、在職證明等。

  微信視頻號團隊稱,平台對於(yu) 需要較高專(zhuan) 業(ye) 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等類型)的賬號要求完成認證並提供相關(guan) 資質證明,如果沒有相關(guan) 資質,平台將根據違規程度作出封號、掐斷直播、限製推薦、扣除信用分等處置。此外,平台還會(hui) 結合用戶舉(ju) 報、平台巡查等方式加強直播內(nei) 容管理。

  鄧佩認為(wei) ,行為(wei) 規範給網絡主播提供了初步的行為(wei) 方式指引。在執行過程中,建議網絡直播平台更好地發揮審核和備案作用,並與(yu) 其他官方認證平台建立機製化的核實渠道,防止主播資質材料弄虛作假。

  未來影響幾何?

  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wei) ,現實生活中,金融、醫療、教育、法律等領域從(cong) 業(ye) 者需取得相關(guan) 資質,在互聯網平台上也應如此。門檻的提升將會(hui) 過濾掉一些“冒牌”主播,強化從(cong) 業(ye) 者的紅線意識。

  短視頻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常曉辰說,一些網紅經紀公司會(hui) 集中“培育”“孵化”一批法律、教育、醫療類賬號,其中一部分賬號是與(yu) 真人合作,一部分則是全權代理代運營。此次規定要求主播取得相應執業(ye) 資質,並在平台報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有“養(yang) 號”行為(wei) 的經紀公司。

  “目前,用戶審美在提高,對主播的人格魅力、知識積累和專(zhuan) 業(ye) 程度都提出更高要求。經過多年洗禮,用戶、行業(ye) 都到了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階段。”上海申倫(lun) 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海龍認為(wei) ,內(nei) 容市場或將迎來一次專(zhuan) 業(ye) 升級,進入更加規範的軌道。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li) 麗(li) 認為(wei) ,這一規定進一步強調了在涉及民生的重要領域發聲的專(zhuan) 業(ye) 性,總體(ti) 上有利於(yu) 內(nei) 容的提質升級。

  濟南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網絡直播行業(ye) 規範化、專(zhuan) 業(ye) 化是行業(ye) 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