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少年拒絕溝通 家長應該如何做?
微信公眾(zhong) 號提問
孩子今年上6年級,最近這半年來,我發現我家孩子老是沉迷於(yu) 網絡,拒絕跟我們(men) 溝通,問起來還跟我們(men) 著急。作為(wei) 家長,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跟孩子溝通呢?
專(zhuan) 家觀點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er) 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紅豔:網絡已經成為(wei) 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有人都離不開網絡。無論是購物、點餐、娛樂(le) ,還是上網課、居家學習(xi) 等,網絡都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
在網絡環境下如何跟孩子溝通呢?很多家長都表達了強烈的困惑。一般來講,孩子沉迷網絡拒絕溝通有很多種情況,可能是因為(wei) 家長忙而沒時間跟孩子溝通,無法滿足孩子情感溝通的需求;也有可能因為(wei) 家長的溝通方式過於(yu) 粗暴,而讓孩子產(chan) 生抵觸情緒,拒絕溝通;還有一種可能是家長與(yu) 孩子溝通的內(nei) 容與(yu) 孩子想要溝通的內(nei) 容不相通等。綜合這些情況,孩子就會(hui) 在與(yu) 家長的溝通中無法得到滿足,進而將溝通轉向網絡,通過網絡與(yu) 陌生人交流分享。因為(wei) 網絡可以滿足孩子情感溝通的需要和宣泄情緒的需求,在網上和熟悉或陌生人溝通,能夠肆無忌憚地表達情感。同時,網絡是24小時全天候在線的,孩子隨時上線都有人陪伴,且有人願意陪伴交流。此外,網絡還給了孩子滿足自尊的需要,孩子們(men) 在網上可以“重新做人”,在網絡上創造一個(ge) 嶄新的自己,並不斷滿足了他們(men) 無限大的好奇心。
俗話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孩子們(men) 其實都非常渴望情感交流。家長要根據自己家庭的情況找到情感交流的時間。比如,家長可以利用晚飯的時間、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以及跟孩子一起看電視、做飯的時間等與(yu) 孩子交流。家長不僅(jin) 可以麵對麵與(yu) 孩子交談,還可以通過平台進行,比如通過手機信息,肢體(ti) 接觸、一起做遊戲等形式進行。交流的內(nei) 容也要注意“重德輕智”,家長要減少跟孩子聊課文內(nei) 容背沒背下來,知識點掌握了沒有等知識類的信息,而是要多重視一些孩子身體(ti) 、心理的變化,多跟孩子交心。此外,家長在跟孩子溝通時還要注重態度,不要話中帶“刺”。比如,家長看到孩子沒有收拾房間,就要用指責的方式溝通,雖然初衷是希望給孩子建議和指點,但結果卻變成批判。家長本意是好的,但卻可能導致孩子們(men) 反感,關(guan) 起門來不再跟家長說話。(武文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