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土得掉渣”校園宣傳片走紅背後的情懷
【新聞隨筆】
作者:封壽炎(媒體(ti) 評論員)
在大學畢業(ye) 季和招生季的“流量大賽”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和雲(yun) 南農(nong) 業(ye) 大學脫穎而出,成為(wei) 當下“頂流”。前者憑借一張“麥田裏的畢業(ye) 照”,後者憑借一則“招生簡章”走紅出圈。兩(liang) 者一莊一諧,但都擁有一個(ge) 共同的特征——“土得掉渣”。
當別人都在比誰更美、誰更洋氣、誰更時尚,畢業(ye) 照的濾鏡重到“親(qin) 媽都認不出”,校園形象宣傳(chuan) 片也像青春偶像電影一般精美的時候,“土得掉渣”反而擁有了很高的識別度。一招劍走偏鋒扣緊了傳(chuan) 播學的客觀規律,成就了網絡上的流量奇觀。
“土得掉渣”固然讓人眼前一亮,但國科大和雲(yun) 南農(nong) 大被人記住的原因,還在於(yu) 它們(men) 喚起了人們(men) 心底的一種情懷。風華正茂的莘莘學子在田野裏耕作、播種、拔草、施肥,在金黃的麥田裏收獲,像土地一樣樸素,也像土地一樣厚實深沉。這種情懷不但喚起人們(men) 對曆史的追憶,也觸動當下的憂思。農(nong) 業(ye) 不但關(guan) 乎我們(men) 民族的來路,也關(guan) 乎一個(ge) 14億(yi) 人口大國生存發展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在農(nong) 耕文明長期的熏陶之下,農(nong) 業(ye) 早就融入了我們(men) 民族的精神底色和情感基調。
但輿論的一時熱鬧,終究難掩“農(nong) 字號”大學和專(zhuan) 業(ye) 的窘境。在成為(wei) 網絡“頂流”之後,國科大和雲(yun) 南農(nong) 大的農(nong) 業(ye) 類專(zhuan) 業(ye) 能否吸引更多考生關(guan) 注,目前還不得而知。在現實生活中,光是一個(ge) “農(nong) ”字,就讓不少家長和考生退避三舍。每年填報大學誌願的時節,在坊間流傳(chuan) 的“避坑指南”裏,農(nong) 林畜牧礦等專(zhuan) 業(ye) 也都是榜上常客。
在商業(ye) 社會(hui) 裏,影響職業(ye) 選擇、人才流動的主要因素都不外乎這幾種——收入水平、工作環境、職業(ye) 前景、職業(ye) 聲望和社會(hui) 地位。以這些指標來衡量,“農(nong) 字號”專(zhuan) 業(ye) 都難說占據優(you) 勢。在這種職業(ye) 格局下,投身基礎產(chan) 業(ye) 甚至需要一種理想主義(yi) 色彩,出於(yu) 理想和精神的召喚,把這種職業(ye) 當成一種“誌業(ye) ”、一種無私奉獻和默默犧牲,這顯然是不夠的。要從(cong) 整體(ti) 上改變基礎產(chan) 業(ye) 發展不夠充分的現狀,還有賴於(yu) 國家在宏觀層麵上優(you) 化頂層設計,使行業(ye) 產(chan) 業(ye) 的結構布局更加合理,使人才和資源的流動配置更加優(you) 化。隻有持續引導優(you) 秀人才和優(you) 質資源流向基礎產(chan) 業(ye) ,才能促進產(chan) 業(ye) 實現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轉型和行業(ye) 升級。
在傳(chuan) 統觀念中,農(nong) 業(ye) 等基礎產(chan) 業(ye) 確實給人“黑粗笨”的感覺。但在先進科學技術賦能之下,現代農(nong) 業(ye) 早已脫胎換骨。在日本、以色列等國家,農(nong) 業(ye) 部門已經成為(wei) 高科技、高效率、高質量、高收益的經濟部門,持續吸引著大量優(you) 秀人才和優(you) 質資源流入。我國不少地區也已經證明,注重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農(nong) 業(ye) 不但能為(wei) 從(cong) 業(ye) 者提供體(ti) 麵的經濟生活條件,也可以成為(wei) 獲得科技突破、實現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憑借其經濟效益和科研潛力,農(nong) 業(ye) 正在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驅動產(chan) 業(ye) 。
農(nong) 業(ye) 要從(cong) “黑粗笨”變身為(wei) “綠富美”,關(guan) 鍵還在於(yu) 科學技術。“農(nong) 字號”大學和科研院所無疑是農(nong) 業(ye) 科技研發的中堅力量。一樣是耕作、播種、拔草、施肥,由於(yu) 沒有現代科技賦能,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千年如一日,始終在低水平的生產(chan) 力上徘徊不前。有了現代科技賦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能讓田野結出千層稻浪,國科大現代農(nong) 學院的師生們(men) 就能在大地上書(shu) 寫(xie) 高深的學術論文,讓麥田收獲金黃色的希望。當科學研究持續實現突破、科學技術持續得到應用推廣,農(nong) 業(ye) 部門就可以釋放出巨大的經濟能量。它不但能很好地解決(jue) 我們(men) 手裏的飯碗問題,還將成為(wei) 推動科技、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巨大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