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消費視窗)
核心閱讀
市場是全球最稀缺的資源。我國目前擁有14億(yi) 多人口、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ti) 。我國已形成超大規模市場,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獨特優(you) 勢和必要條件。《“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是“十四五”國家級專(zhuan) 項規劃,為(wei) 如何圍繞“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一體(ti) 推進市場監管體(ti) 係完善和效能提升擘畫了藍圖。
激發市場活力
今年以來,我國新設市場主體(ti) 增速保持正增長,截至5月底,全國登記在冊(ce) 市場主體(ti) 1.59億(yi) 戶
《“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加快推進反壟斷法修訂”“加強市場秩序綜合治理,營造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環境”。
6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五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決(jue) 定》。這是反壟斷法自2008年實施以來的首次修改,對維護市場公平競爭(zheng) 秩序,建設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體(ti) 係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在幾家互聯網平台上都有自己的小店,可以覆蓋不同習(xi) 慣的消費者。”遼寧沈陽市個(ge) 體(ti) 工商戶楊榮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發布的《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21)》顯示,平台經濟領域“二選一”行為(wei) 基本叫停,市場競爭(zheng) 秩序明顯好轉,平台內(nei) 商家特別是中小經營者獲得更廣闊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強了發展活力。
“公開、公平、公正是市場活動的生命線和活力源。堅持依法行政、公正監管,加快推動市場監管領域法律法規製度完善和統一,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製度環境,是激發市場活力和維護市場主體(ti) 合法權益的根本要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章政說。
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說:“廣大中小從(cong) 業(ye) 者、消費者密切關(guan) 注和期待反壟斷為(wei) 行業(ye) 帶來的新生機。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執法,讓部分企圖通過參股、持股、輿論戰等手段進行變相壟斷、隱形壟斷的企業(ye) 無處可逃,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秩序,避免部分中小企業(ye) 因惡性競爭(zheng) 被迫出局。這將充分激發整個(ge) 市場的活力和創造力。”
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持續優(you) 化,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市場主體(ti) 的活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盡管今年以來各類市場主體(ti) 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困難,我國新設市場主體(ti) 增速仍保持正增長,截至5月底,全國登記在冊(ce) 市場主體(ti) 1.59億(yi) 戶,比2021年底增長3.6%。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泉紅認為(wei) ,為(wei) 了更好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必須堅持以企業(ye) 和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推動營商環境改革不斷深入,“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正如《規劃》所指出的,深化商事製度改革,提升公正監管水平,完善市場主體(ti) 支持政策,有效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和發展內(nei) 生動力,為(wei) 暢通經濟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挖掘消費潛力
“十三五”期間,我國消費環境持續優(you) 化,百城消費者滿意度從(cong) 71.8分提高到79.3分
近日,安徽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接某品牌國內(nei) 代理商報案,稱某網店在網上大量售賣假冒其公司的品牌服飾。合肥高新警方立即成立專(zhuan) 案組,開展調查取證工作,最終打掉一個(ge) 售賣假冒知名品牌服飾的犯罪團夥(huo) ,現場查獲假冒品牌服飾、化妝品等3000餘(yu) 件,涉案金額110餘(yu) 萬(wan) 元。
今年一季度,市場監管部門組織開展知識產(chan) 權執法等專(zhuan) 項行動,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重點商品、重點市場治理,積極發揮行政執法震懾力,切實保護權利人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各類專(zhuan) 項行動共查處相關(guan) 案件約9.2萬(wan) 件。其中,商標侵權案件約7300件,針對侵權假冒高發多發的重點實體(ti) 市場開展執法行動1.2萬(wan) 人次。
消費環境是影響國內(nei) 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期間,我國消費環境持續優(you) 化。重要民生商品假冒偽(wei) 劣違法行為(wei) 得到有力遏製,百城消費者滿意度從(cong) 71.8分提高到79.3分,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從(cong) 72.38分提高到80.05分。《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堅守安全底線,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在保障消費安全方麵,《規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貫徹“四個(ge) 最嚴(yan) ”要求,對涉及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財產(chan) 安全、公共安全的特殊行業(ye) 、重點領域,加強全覆蓋重點監管,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構建和完善產(chan) 品設施安全可靠、人民群眾(zhong) 放心消費的安全大市場。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鵬說:“這突出了‘嚴(yan) ’字當頭。包括嚴(yan) 密防範、嚴(yan) 格落實、嚴(yan) 厲查處等具體(ti) 要求,並強調‘推動嚴(yan) 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製假售假行為(wei) 直接入刑’,體(ti) 現了堅守安全底線必須嚴(yan) 字當頭的原則。”
在保護知識產(chan) 權方麵,《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知識產(chan) 權大保護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標。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chan) 權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易繼明認為(wei) ,《規劃》提出持續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chan) 權和製售假冒偽(wei) 劣商品行動。同時,完善藥品專(zhuan) 利保護、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chan) 權保護規則,加強反不正當競爭(zheng) 執法,堅決(jue) 查處侵犯商業(ye) 秘密違法行為(wei) 。通過聚焦反不正當競爭(zheng) 、商業(ye) 秘密、藥品、跨境電商等重點難點領域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實行“重點突破”。
在提升優(you) 質供給方麵,《規劃》提出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擴大中高端產(chan) 品供給。實施優(you) 質製造工程,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製造業(ye) 產(chan) 品質量合格率提高到94%左右。
“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質量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消費密切相關(guan) ,直接關(guan) 係到建設強大國內(nei) 市場,關(guan) 係到構建新發展格局。”清華大學質量與(yu) 可靠性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李彥夫認為(wei) ,《規劃》對“質量提升”進行全麵部署,有助於(yu) 解決(jue) 國內(nei) 中高端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的現狀。
提高監管能力
針對不同的違法情節情形,選用不同的監管工具,采取不同的監管方式
6月22日早上一到崗,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維多利摩爾城超市工作人員趙利君就打開“查安康”APP,上麵顯示的“待辦工作”有5項,包括食品質量風險檢查、食品進貨風險追溯檢查、銷售環境汙染風險檢查等。
內(nei) 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處處長孫磐介紹,這是自治區打造的市場主體(ti) 監管重點領域風險管控係統,實現了“靶向監管、企業(ye) 自律”的創新監管格局。
《規劃》提出“完善階梯式監管工具”,針對不同的違法情節情形,選用不同的監管工具,采取不同的監管方式,比如普法宣傳(chuan) 、合規指南、行政指導、行業(ye) 公約、公開承諾、約談、警告、檢查執法等監管手段。
“麵對超大規模市場和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僅(jin) 靠單一的監管工具,是難以監管好市場的,必須創新和豐(feng) 富監管工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yu) 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張國山說。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yu) 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戚聿東(dong) 認為(wei) ,要加快推進智慧監管。當下,數字經濟在全球範圍內(nei) 蓬勃興(xing) 起,線上市場交易日益活躍,如何完善線上市場監管,已成為(wei) 我國市場監管部門麵臨(lin) 的迫切任務。監管部門必須充分利用數字平台的“技術裝備”,才能適應數字經濟下市場監管現代化的要求。
當前,我國市場監管工作麵臨(lin) 諸多新形勢、新特點、新挑戰。比如,隨著經濟總量和各類市場主體(ti) 快速增長,合作和競爭(zheng) 、優(you) 勝和劣汰格局深刻演化;商品和服務市場在相互滲透中加快融合,線上和線下市場在並行交織中形成複雜生態,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效率和公平、創新和保護的需求更趨多元。
“不斷完善市場監管體(ti) 係,提升市場監管效能,有利於(yu)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通製約國民經濟循環的市場梗阻,推動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yu) 價(jia) 格研究所研究員臧躍茹認為(wei) ,要深刻認識我國“大市場”基本特征和發展趨勢,準確把握“大監管”內(nei) 在規律,不斷提升市場監管的統一性和協同性,推動國內(nei) 市場成為(wei) 一個(ge) 有機銜接、相互協同的整體(ti) ,強化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