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雙減”一年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22-07-26 09:4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陳 鵬

  “走!約一場羽毛球。”北京海澱家長陳同然的提議,總能得到孩子的積極響應,隻是如果臨(lin) 時起意,連體(ti) 育館的場地都訂不到。

  “馬上二年級的孩子,不再圍著培訓班團團轉啦!”陳同然告訴記者,自從(cong) 2021年7月起“雙減”政策實施後,他終於(yu) 鬆了口氣。

  課外時間多了,校外培訓班少了。孩子得以從(cong) 繁重的校外負擔中解脫,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發展個(ge) 人興(xing) 趣。空出來的時間,“名正言順”地讓位給文體(ti) 活動。

  “雙減”政策落地已一年,記者走訪北京一些曾經校外培訓機構集中的區域發現,昔日門庭若市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難見蹤影,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製。

  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原12.4萬(wan) 個(ge) 義(yi) 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9728個(ge) ,壓減率為(wei) 92.14%,原263個(ge) 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34個(ge) ,壓減率為(wei) 87.07%,“營轉非”“備改審”完成率達100%。

  在安徽合肥小學生家長陳秋萍眼裏,“孩子的變化很直觀”——放學回家後,能有時間玩了,以前真沒時間玩。最近,孩子對電腦編程感興(xing) 趣,總和爸爸“一起搗鼓”。

  “原來作業(ye) 多的時候,要寫(xie) 到晚上9點多。現在在學校裏就能完成作業(ye) ,老師還能當天講解。”陳秋萍說。

  這一年來,學生的校內(nei) 作業(ye) 負擔總量上得以控製,結構上也發生了變化。

  每天放學前,西安高新逸翠園初級中學的學生都會(hui) 收到一張“任務清單”。正麵是全體(ti) 學生必做的基礎性任務,背麵是給學有餘(yu) 力學生的挑戰性任務。挑戰性任務可延續到課後服務時間完成,教師要批改完任務清單。作業(ye) 裏的錯誤,要用雙色筆訂正。

  這一年,作業(ye) 設計更優(you) ,課堂教學錨定提質增效總目標。這意味著,課堂上的黃金45分鍾,變得至關(guan) 重要。

  “‘雙減’推動了學校實施切合實際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改進教學質量上下大功夫。”西安高新逸翠園初級中學校長杜麗(li) 萍介紹,該校每一節課均以“樂(le) 學、會(hui) 學、學會(hui) ”為(wei) 主線來設計,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等方式落實教學任務。

  “‘雙減’成效初顯,這個(ge) 成效是體(ti) 係化和綜合性的,尤其是學校治理體(ti) 係,通過以作業(ye) 改革為(wei) 突破口的教學改革,以及課後服務質量提升等抓手,有了整體(ti) 化重構。”華東(dong) 師範大學教授李政濤認為(wei) ,“作業(ye) 改革”成效尤為(wei) 突出,它撬動了學與(yu) 教方式的變革,在全國產(chan) 生了豐(feng) 富多樣的典範經驗。

  2022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院發起大規模問卷調查,對168.9萬(wan) 個(ge) 有效樣本進行分析後,發布《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顯示,學生作業(ye) 負擔有效減輕。75.3%的學生感受到作業(ye) 量比上學期減少,83.4%的學生基本能在學校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或完成大部分書(shu) 麵作業(ye) 。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薛海平坦言:“‘雙減’的階段性目標已初步實現。但也應該看到,家長對孩子學習(xi) 質量的擔心仍部分存在,一定程度上讓校外學科類培訓有機可乘。”

  2021年9月,教育部明確了7種“隱形變異”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情形,當年全國各地共查處“隱形變異”違規培訓2200多項。2022年寒假,共查處以“一對一”等方式違規開展培訓行為(wei) 1042人次。

  事實上,“雙減”之後,考試評價(jia) 改革趨於(yu) 靈活,“開小灶”難以奏效。

  山東(dong) 青島一名初中學生家長郭峰發現:“‘雙減’後,中考題越來越靈活,更加考查素養(yang) 和能力。如果再一味刷題,恐怕很難應對考試了。”“雙減”下的中考命題導向,是要讓教師善教,學生會(hui) 學。

  雲(yun) 南將於(yu) 2023年迎來體(ti) 育中考滿分提至100分的第一屆考生。內(nei) 蒙古、吉林等省份的多個(ge) 地市已經開始藝術類科目中考。山東(dong) 煙台提出,將“家務勞動”“讀書(shu) ”“誌願服務”納入中考,列為(wei) 綜合素質評價(jia) 獲評A等級的必要條件。

  “為(wei) 了讓學生家長更放心,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薛海平建議,加大查處力度,嚴(yan) 禁培訓機構以個(ge) 人名義(yi) 違規提供學科類培訓;教師充分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做好輔導答疑、拓展提高等工作;積極探索並建立全麵多元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引導學生、家長以及教師正確看待考試分數。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